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微軟公布40個即將被AI摧毀的職業 7月31日消息,根據微軟研究院的說法,以下40個職業即將被AI摧毀,編輯不幸中招,你的職業在名單上嗎? 微軟研究部門最近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科學家根據多種數據因素,揭示了最有可能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各類職業。 發表于:8/1/2025 國家網信辦就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約談英偉達 7月31日訊,近日,英偉達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此前,美議員呼吁要求美出口的先進芯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透露,英偉達算力芯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為維護中國用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依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有關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2025年7月31日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后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發表于:7/31/2025 我國大模型應用個人用戶注冊超31億 7 月 31 日消息,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記者從國家網信辦獲悉,當前 AI 正通過網頁、移動應用、API 接口、本地部署、云服務部署等多種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大模型應用的個人用戶注冊總數已超過 31 億,API 調用用戶總數超過 1.59 億。 發表于:7/31/2025 三體計算星座首發星座計算衛星通過在軌交付評審 7 月 31 日消息,7 月 25 日,計算衛星研制和入軌組網試驗服務交付評審會在之江實驗室舉行。會上,由國星宇航發起的“星算”計劃首發星座(暨之江實驗室“三體計算星座”首發星座)計算衛星研制和入軌組網試驗服務順利通過評審,標志著“星算”計劃在太空 AI 領域率先實現從研制發射、在軌測試到用戶交付的完整閉環。 發表于:7/31/2025 《中國人工智能安全承諾框架》發布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院長、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秘書長余曉暉受邀參與對話,牽頭與清華大學、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等單位的代表一起發布《中國人工智能安全承諾框架》。 發表于:7/31/2025 中國兩大AI聯盟成立 7月30日消息,在近日于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期間,多家中國公司宣布合作成立了兩個新的AI產業聯盟,以推動本土標準的AI技術發展,降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據悉,這兩大聯盟分別是“模芯生態創新聯盟”和“上海市工商聯人工智能專委會”。 發表于:7/31/2025 歐盟計劃投資300億歐元建設千兆瓦AI數據中心網絡 7月29日消息,據 CNBC 報道,為了在人工智能(AI)領域追上美國和中國,歐盟正在啟動一項耗資300億美元建設一個可以容納數百萬個AI GPU的高容量數據中心網絡,預計功率將達到數千兆瓦級,性能將與美國領先科技企業擁有的大型數據中心相當。 發表于:7/30/2025 美國正式允許英偉達向華出貨AI芯片 7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美國已經允許英偉達正式向中國出貨AI(H20)芯片。 白宮國家經濟顧問Kevin Hassett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及其團隊已決定允許英偉達對中國出貨芯片,顯然指的是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 人工智能(AI) 芯片。 發表于:7/30/2025 消息稱微軟與OpenAI正進行AGI時代技術合作談判 7 月 29 日消息,據彭博社援引兩位知情人士的話報道,微軟正在就一項交易進行深入談判,該交易將確保其在未來繼續獲得 OpenAI 的關鍵技術支持。消息人士透露,雙方正在討論新的條款,以便即使 OpenAI 宣布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超越人類智能的人工智能),微軟仍能使用其最新模型和技術。 目前,微軟與 OpenAI 的現有合同中包含一項條款,一旦 OpenAI 實現 AGI,微軟將失去使用該公司部分先進技術的權利。 據報道,雙方談判代表一直在定期會面,預計可能在未來幾周內達成協議。 發表于:7/30/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數字政府的數據安全風險及其法律規制 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數字政府意義重大,但其引發的全周期數據安全風險不容忽視。通過解構數據“收集—處理—存儲—輸出”四階段風險,發現收集階段存在安全與質量隱患,處理階段面臨算法歧視與黑箱挑戰,存儲環節有數據泄露與歸責困境,輸出階段則涉及數據失真與侵權風險。借鑒歐盟“先監管后發展”和美國“技術驅動立法”經驗,提出分階規制框架:收集階段實行分類分級與源頭審查,處理階段強化倫理審查與清單管理,存儲階段構建軟硬法協同標準與公私合作責任模式,輸出階段引入沙箱監管與數字確權。以此推動數字政府建設,實現科技、風險治理與安全法治的協同共進。 發表于:7/29/2025 工業大模型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與對策 在全球制造業加速邁向數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工業大模型作為新一代智能技術,正成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通過系統梳理工業大模型的概念、發展脈絡和發展現狀等基礎理論,提出工業大模型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理論框架,并詳細闡述工業大模型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經營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制造業典型應用場景的賦能作用。針對工業大模型在深度應用過程中所面臨的高質量訓練數據匱乏、工業場景分布碎片化、工業應用魯棒性欠缺、關鍵場景風險需警惕和計算與系統能力不足等挑戰,進一步探討其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路徑,并從政策機制、示范引領、標準體系、自主創新、安全韌性和人才培養等多個維度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工業大模型驅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和啟示。 發表于:7/29/2025 傳英偉達已向臺積電追加30萬片H20訂單 7月29日消息,據路透社援引兩位消息人士報道稱,英偉達已經向晶圓代工合約制造商臺積電下達了 30萬片 H20 芯片組的訂單。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補充說,強勁的中國需求已促使這家美國公司改變主意,不再僅僅依賴現有的庫存。 雖然近期美國政府解除了對英偉達H20的限制,使得英偉達可以恢復對中國銷售H20芯片。但是此前的消息顯示,英偉達在今年4月H20被禁之后,英偉達就取消了客戶訂單、并撤消原本向臺積電預定的產能。隨后,臺積電將原定的H20產能轉為供應其他客戶的芯片產品。若臺積電從零開始重新制造H20 芯片,可能需要耗時9個月。 發表于:7/29/2025 傳AMD MI350系列價格暴漲66.7% 7月29日消息,據韓國媒體Newsis引述匯豐銀行(HSBC)一份研究報告指出,AMD已經將其Instinct MI350 AI加速器的售價從15,000美元調高至25,000美元,漲幅高達66.7%,因為AMD認為這款產品的性能足以跟英偉達Blackwell B200競爭。即便如此,這個價格也是要比Blackwell B200更便宜。 發表于:7/29/2025 AI數據中心能耗每三到四年翻一番 Omdia高級研究總監Vladmir Galabov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能耗每三到四年就會翻一番。 發表于:7/29/2025 馬斯克劇透特斯拉最強智駕芯片 特斯拉AI 5芯片還沒量產,馬斯克就開始劇透AI 6了。 ?7月28日消息,就在剛剛,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了特斯拉AI 6芯片將由三星代工,AI 5芯片已經完成初期設計即將投產。寬通信,執行推理服務。從直 發表于:7/29/2025 ?…7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