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人工智能 > 業界動態 > 華為創造AI算力新紀錄

華為創造AI算力新紀錄

萬卡集群訓練98%可用度 秒級恢復
2025-06-11
來源:快科技

大模型的落地能力,核心在于性能的穩定輸出,而性能穩定的底層支撐,是強大的算力集群。其中,構建萬卡級算力集群,已成為全球公認的頂尖技術挑戰。

但是,在華為昇騰萬卡算力集群,已經可以做到近乎“永不罷工”了:

-訓練可用度達98%:這就好比你開著一輛車,全年365天里,有358天無論刮風下雨都能一腳油門就出發,從不掉鏈子,有問題可以隨時檢修,幾乎不會耽誤你的任何行程。

-線性度超95%:比如用1000臺算力卡干活比用100臺快9.5倍以上,疊加更多算力,訓練速度近似等比提升,不浪費資源。

-秒級恢復、分鐘級診斷:不論訓練還是推理,故障后幾秒鐘就可恢復;幾分鐘內定位到具體是哪臺機器、哪個部件出問題。

1.jpg

或許有小伙伴要問了:AI算力需要如此24小時不間斷的運作嗎?

答案是肯定的,需要,且有必要。

因為小到我們用手機導個航,背后都會有幾十個AI模型在發力來分析路況、預測擁堵;再如醫院用AI輔助診斷癌癥,系統得在瞬間處理掉成百上千的CT照片。

這些看似簡單的智能應用,其實都離不開如 “超級大腦” 般的AI算力集群,需要它們全天候不停歇地運轉著。

而要保證有這樣的能力,高訓練可用度、高線性度、快速消除故障,就相當于給AI發動機上了一份強有力的保險。

更嚴格來說,AI推理的可用度甚至還需要達到99.95%的程度。

那么華為又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關于這一切背后的秘密,華為在今天首次把技術給公開了出來。

高可用的核心:三套“智能保險系統”

AI大集群出問題時,定位故障特別麻煩;畢竟系統規模龐大,軟件和硬件組成的技術棧錯綜復雜,而且調用鏈條還很長。

要解決問題,首先得確定故障出在哪個大的領域,接著再在這個領域內部一步步排查,確定具體的故障位置。在整個故障診斷過程中,面臨的挑戰非常大。

以往技術人員進行故障定位時,短則需數小時,長則可能耗時數天。這一過程不僅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頗高,且往往難以快速鎖定故障設備及根本原因。

為此,華為團隊針對AI大集群面臨的復雜挑戰,構建了三大基礎能力。

首先是全棧可觀測能力。

它像是給集群裝了一套“火眼金睛”監控系統(故障感知),主要包含這幾部分:

-集群運行視圖:實時查看集群整體運行狀態,哪里 “卡殼” 一目了然;

-告警視圖:哪里出問題了,系統會主動 “打報告”,快速發出警報;

-網絡鏈路監控:盯著網絡連接的 “血管”,確保數據傳輸順暢;

-告警接入和配置:統一管理各種警報信息,還能根據需求靈活設置提醒規則;

-網絡流可觀測能力:追蹤數據在網絡中的 “流動軌跡”,哪里堵了馬上能發現。

2.png

同時,華為還拿出了一套 “故障診斷組合拳”,包含四大核心能力:

-全棧故障模式庫:就像一本 “故障字典”,收錄了各種可能的問題模式,方便快速對照排查;

-跨域故障診斷:不管故障藏在哪個 “領域”(軟件、硬件、網絡等),都能跨區域 “聯合破案”;

-計算節點故障診斷:精準定位計算單元(比如服務器)的具體問題,揪出 “罷工” 的節點;

-網絡故障診斷:專門對付網絡里的 “疑難雜癥”,比如斷網、延遲高、鏈路異常等。

這套組合拳讓集群故障診斷更高效,就像給工程師配了 “智能偵探工具”,大大縮短了找問題的時間。

最后,是一套“鋼鐵韌帶”自愈系統(容錯設計)。

想要把超平面網絡的厲害之處完全發揮出來,超節點的規模就得足夠大。不過到現在,還沒有哪個團隊能用光鏈路搭建超節點并成功的。

于是,華為團隊就琢磨出一套超節點光鏈路軟件容錯的好辦法。

這套辦法就像給超節點穿上了好幾層 “防護鎧甲”,用上 “超時代答”“綠色通道” 這些關鍵技術后,超節點基本不會出現大故障。

同時,又通過鏈路級重傳、光模塊動態調整Lane、重新執行HCCL算子、借軌通信、雙層路由快速恢復、Step級重新調度等技術,讓超節點對光模塊突然中斷這類故障的承受能力變得超強,能容忍超過99%的光模塊閃斷情況。

哪怕超節點里的光模塊數量一下子增加了10倍還多,依靠軟件提升可靠性的手段,再配合光鏈路壓力測試技術,光模塊閃斷的概率能降低到和傳統電鏈路差不多的水平,穩穩保障超平面網絡不出問題。

而且,華為團隊還打造出Step級重調度能力,以前遇到頻繁的 HBM 多比特 ECC 故障,修復可能要花很長時間,現在1分鐘內就能搞定,用戶因為故障損失的算力也減少了5%,實實在在地省下了不少 “計算力”。

計算卡再多,也不影響效率

線性度指標,簡單來說就是看算力卡數量增加后,訓練任務的速度或效率能提高多少(比如完成時間縮短的比例)。

舉個例子:如果算力卡增加2倍,訓練速度也能接近2倍,說明線性度高;如果速度只提高1.2倍,就說明線性度差,資源沒被充分利用。

為了讓訓練效率隨著算力卡增多而 “更成正比地提升”,華為團隊研發了四項關鍵技術:

TACO(拓撲感知的協同編排技術):就像給算力卡 “排兵布陣”,根據硬件連接結構(比如網絡拓撲)智能分配任務,避免 “通信堵車”。

NSF(網絡級網存算融合技術):把網絡傳輸、數據存儲和計算能力 “打包優化”,讓數據在算力卡之間流動更順暢,減少等待時間。

NB(拓撲感知的層次化集合通信技術):針對大規模集群設計 “分層通信策略”,比如讓同一區域的算力卡先快速協作,再跨區域同步,提升整體通信效率。

AICT(無侵入通信跨層測量與診斷技術):不干擾正常訓練的前提下,實時 “監控” 通信鏈路,快速發現哪里 “卡頓” 并修復,確保數據傳輸穩定。

通過這四項技術,華為讓Pangu大模型的訓練線性度(即效率隨算力卡增加的提升比例)明顯提高。

整體方案的思路大概如下圖所示:

3.png

實驗及理論分析結果顯示,訓練Pangu Ultra 135B稠密模型時,4K卡Atlas 800T A2集群相比256卡基線,線性度為96%。

訓練Pangu Ultra MoE 718B稀疏模型時,8K卡Atlas 800T A2集群相比512卡基線,線性度95.05%;4K卡CloudMatrix 集群相比256卡基線,線性度96.48%。

具備秒級恢復的能力

在大規模AI集群運行時,經常會因為各種硬件或軟件故障,導致訓練任務突然中斷。

目前行業里常用的辦法是,在訓練過程中定期保存 “進度存檔”(CKPT),等故障修復后從存檔點繼續訓練。

華為則憑借軟硬件全方面的技術創新,打造了一套 “分層分級” 的訓練任務故障快速恢復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故障,制定了對應的 “快速重啟方案”,讓訓練任務能更快 “續上”。

不同層級的故障恢復能力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4.png

除此之外,華為采用了一系列提速 “黑科技”:比如優化數據集查找速度、緩存模型編譯結果、加快通信鏈路建立、提升訓練進度保存效率。

這些技術效果顯著:如果是萬卡規模的超大型集群,從故障中恢復訓練,10分鐘內就能搞定;要是用 “進程級重調度恢復” 方法,3分鐘內就能接著訓練;要是用更厲害的 “進程級在線恢復”,30秒就能重新開始訓練。

而且,不管集群規模有多大,模型有多復雜,恢復時間基本不受影響,還能把因為故障導致的訓練進度倒退時間,壓縮到一次訓練循環的時長。

這么一來,AI集群能用的時間大大增加,大模型訓練的效率也快了很多。

在訓練階段后的推理,也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當千億級MoE模型不斷升級,模型部署的網絡結構也跟著變了。以前單機8卡就足夠跑一個推理實例,如今,大EP模型架構下,需要數十乃至上百張卡才能支撐推理運行。

但新架構帶來個麻煩:用的設備越多,出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一旦有問題,影響的范圍會特別廣。

只要有一個硬件出故障,整個Decode實例(可以理解成模型運行的一個 “小團隊”)就沒法工作了,直接導致AI推理業務出問題,嚴重的話整個業務都會停擺。

為了解決大EP推理架構容易出故障的難題,華為團隊想出了一個分三步的 “保險計劃”:

第一步是實例間切換,就像給業務準備了 “備用團隊”,一個實例不行了,馬上換另一個頂上;

第二步是實例內重啟恢復,發現實例里有問題,快速重啟內部程序,讓它重新正常工作;

第三步是實例內無損恢復,即使出故障也不丟失數據,在不影響業務的情況下修復問題。

這三步方案需要芯片驅動、框架軟件、平臺系統各個層面緊密配合,組成一套完整的 “防護網”。遇到不同類型的故障,就用最合適的恢復方法,盡可能減少對用戶的影響,讓AI推理業務穩穩運行。

5.png

在實例內重啟恢復技術中,通過構建帶內快速故障感知和重調度機制,搭配參數權重預熱和鏡像預熱技術,能把實例內部的重啟恢復時間壓縮到5分鐘以內。

還有一項很厲害的TOKEN級重試技術,當遇到HBM KV Cache故障時,從故障發生到重新輸出Token的整個恢復過程不到10秒。

對比業界通常需要10分鐘才能恢復實例的情況,這項技術能將故障帶來的影響降低60倍,幾乎讓用戶感覺不到故障發生,極大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

總結來看,針對AI算力集群的高可用性,華為團隊創新性提出了“3+3”雙維度技術體系,即故障感知診斷、故障管理、集群光鏈路容錯等三大基礎能力,以及集群線性度、訓練快恢、推理快恢等三大業務支撐能力。

這六大創新均帶來了非常可觀的收益,比如萬卡集群訓練可用度達到98%、集群訓推最快達到秒級快恢、集群線性度達到95%+、千種故障模式庫與分鐘級故障診斷等。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久久久久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蜜桃|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 在线播放一区| 韩国三级在线一区| 国模 一区 二区 三区| 国产欧美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大屁完整版 | 亚洲女同同性videoxma|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啪啪网站| 亚洲人人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777色婷婷| 亚洲黄色免费| 亚洲精品护士| 亚洲精品社区| 亚洲另类自拍|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精东影业 | 亚洲欧美激情四射在线日|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一二三区在线|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黄色影院成人| 永久免费精品影视网站|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伊人春色精品|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欧美激情| 久久99伊人| 亚洲黄色小视频| 日韩午夜激情电影|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亚洲视频|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综合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tv|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性一交一乱一区二区洋洋av|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波霸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a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hd| 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欧美一级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影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久久成人| 久久综合电影| 欧美婷婷久久| 精品成人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女同| 亚洲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女同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午夜欧美精品|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变态| 国产伦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永久精品国产| 日韩午夜av| 久久久夜夜夜| 欧美日韩xxxxx| 狠色狠色综合久久| 99国产精品自拍|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视频永久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激情| 欧美电影专区|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 99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三区| 午夜精品福利电影| 日韩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动漫|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网站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性欧美18~19sex高清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房写真福利视频| 国内视频精品|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别| 欧美一区网站|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之草原avav久久| 欧美中日韩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看成人av|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男女自偷自拍| 亚洲桃花岛网站| 欧美freesex8一10精品| 国产日本精品| 一区二区精品国产| 日韩一级欧洲| 久久这里只有| 精品91在线| 欧美一区国产一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欧美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视频| 国产色产综合产在线视频| 99精品免费网| 日韩亚洲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a欧美在线观看|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美女美女秀|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亚洲女女做受ⅹxx高潮| 欧美体内she精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99|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欧美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永久入口久久久|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大屁完整版| 亚洲一区二区动漫|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深夜福利|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99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午夜免费日韩视频| 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成人| 欧美在线free|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西瓜成人精品人成网站| 午夜亚洲性色福利视频| 国产综合欧美在线看| 久久激情五月激情| 久久综合给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1精品|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欧美片在线播放| 影音先锋亚洲电影| 亚洲小说欧美另类社区| 欧美视频你懂的| 亚洲一区二区伦理|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内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极品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www| 午夜激情综合网| 国产综合在线看|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 欧美巨乳在线|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二8| 午夜精品剧场| 红桃视频亚洲| 亚洲狼人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 欧美亚洲免费| 欧美成年人视频网站欧美| 亚洲精品系列| 久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毛片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禽性xxxxx杂性| 欧美一区二区成人| 欧美v日韩v国产v|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丁香| 亚洲人体一区| 欧美亚洲视频| 亚洲二区免费| 欧美亚洲在线视频| 亚洲电影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拍免费91在线|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毛片大码女人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