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中國移動全球首發6G小規模試驗網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數驅新質?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 AI、5G-A / 6G、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今日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稱今年中國移動研發經費達 391 億元。 最新資訊 北京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上線 北京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上線,算力資源超五萬 P 發表于:9/20/2024 我國5G基站數量已超400萬座 我國5G基站數量已超400萬座,千兆寬帶接入用戶達1.9億戶 發表于:9/20/2024 我國第59顆、第60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 9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早,搭載第五十九顆、第六十顆北斗導航衛星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據了解,這組衛星屬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也是北斗三號系統最后一組備份衛星。 發表于:9/19/2024 Li-Fi能否取代Wi-Fi? 多年前德國物理學家Harald Haas與其團隊就創建了可將光源用于雙向數據傳輸的Li-Fi技術,并在2011年TED Global全球大會上介紹了該技術。盡管目前該技術仍處于初期階段,但卻是未來不久最有可能取代Wi-Fi的連網明日之星。 光照上網技術(Light Fidelity,Li-Fi,又譯做光傳真、光保真)利用光的能量來傳輸數據,與使用無線電波建立無線連接的Wi-Fi無線傳真(Wireless Fidelity)技術不同。通過光的傳輸,Li-Fi速度比Wi-Fi快了100倍。 發表于:9/19/2024 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eSIM設備出貨量達到100萬臺 9 月 16 日消息,eSIM 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實現獨立通信的關鍵連接方式之一,使智能可穿戴設備擁有成為第二智能獨立終端的可能。 2024 年二季度,Canalys 智能可穿戴數據顯示,美國市場成為腕表類智能可穿戴 eSIM 設備出貨量最多的國家,eSIM 設備達到 190 萬臺,在 SIM 連接方式中占比 33.9%。中國市場僅次于美國,eSIM 設備出貨量達到 100 萬臺,在連接方式中占比 10.8%。 但從品類占比來看,美國市場受到蘋果的帶動,eSIM 出貨量主要來自智能手表,中國市場則有所不同,中國廠商的 eSIM 基礎手表也為 eSIM 手表的出貨增長再添動能。 發表于:9/18/2024 中國電信牽頭發布業界首個50Gb/s前傳光模塊技術標準 中國電信牽頭發布業界首個50Gb/s前傳光模塊技術標準 發表于:9/18/2024 紫光展銳與中國聯通聯合發布AI+5G+eSIM產業合作行動計劃 紫光展銳與中國聯通聯合發布AI+5G+eSIM產業合作行動計劃 發表于:9/18/2024 英國科學家研制出可增強6G衛星通信能力的超薄二維表面材料 9 月 18 日消息,超材料具有同類天然材料不具備的特性。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研究人員現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廉價、易于制造的超薄二維(2D)超表面材料,能對衛星最常用的電磁波進行操縱和轉換,有望提升 6G 衛星在通信、高速數據傳輸和遙感方面的能力。相關論文已發表于新一期《通信工程》(IT之家附 DOI:10.1038/s44172-024-00266-5)。 發表于:9/18/2024 粒子群優化算法在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應用 機載雷達受限于載機平臺,無法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而在無人機平臺,可將雷達陣面化整為零,在有限陣元數條件下,采用稀布陣列可獲得更大口徑的陣面。然而稀布陣列造成方向圖柵瓣和副瓣的抬高,需對稀布陣列進行優化,消除柵瓣、降低副瓣后方能使用。稀布陣列方向圖優化是一個離散優化問題,將粒子群優化算法應用于無人分布式雷達的稀布陣列上,其算法原理簡單,運行速度快,可調參數少,以較少的陣元數獲得無柵瓣和低副瓣的方向圖,從而提升無人分布式陣面的性能。 發表于:9/14/2024 一種機載詢問機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 針對在一次雷達方位牽引條件下使用的機載敵我識別詢問機,載機轉彎段存在波束指向偏差大的問題,深入分析了誤差來源并對誤差影響程度進行了仿真分析,指出載機轉彎時,若按照雷達的指示方位設置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波束不能夠對準目標。提出了一種機載詢問機的波束指向偏差修正算法,修正了敵我識別詢問機波束指向并進行了仿真驗證。仿真結果表明:所提出的修正算法能夠使敵我識別詢問機在載機轉彎段維持高指向精度,促進了機載敵我識別/二次雷達系統的發展。 發表于:9/14/2024 ?…7273747576777879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