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中國聯通助力5G遠程機器人輔助精準口腔種植手術 日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種植科專家團隊與柘榮縣醫院口腔科醫生協同合作,通過聯通高品質5G網絡,完成了國內首例5G遠程機器人輔助精準口腔種植手術,實現相隔近200公里的“隔空種牙”。 發表于:11/28/2022 深耕醫療電源市場,亞源科技攜新品亮相深圳CMEF 11月23日-26日,全球醫療器械旗艦盛會CMEF及第3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設計與制造技術展覽會(ICMD)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區)隆重開展。亞源科技攜醫療電源供應器核心產品盛裝亮相ICMD(展位號:11A10),再次釋放了其深耕和拓展醫療電源市場的優勢和潛能。 發表于:11/24/2022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深入醫院診療服務將變得更加科學和高效 隨著信息技術與醫療的進一步結合,智慧醫療是全球趨勢。近年來,智慧城市的輪廓已逐漸清晰,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醫療將帶給人們更高水平的服務。因此,中國的醫療行業應制定一個更宏偉的目標,提前對智慧醫療進行投入和布局。 發表于:11/19/2022 分分鐘出結果:即時檢測(POCT)正改變醫療診斷 未來,特定的醫療檢測可以在家里進行,比如懷孕和通過葡萄糖監測對糖尿病進行關鍵管理,不過居家檢測的選擇范圍仍然相當有限。大多數醫療檢測始于醫院和醫生辦公室等臨床護理點(POC),但由于所需設備和化學試劑的規模和復雜性,檢測本身通常是在集中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 發表于:11/17/2022 亞源科技亮相德國 MEDICA/COMPAMED 2022 展會,逐鹿國際醫療電源市場 11月14日-17日,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醫療盛會——德國杜塞爾多夫醫療展MEDICA隆重開展。作為深耕電源行業二十余年的電源領導品牌及全球知名國際大廠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亞源科技攜旗下醫療電源供應器產品盛裝亮相MEDICA核心展會COMPAMED(展位:8BC09-4),充分展示了其在醫療專業電源領域的產品研發設計實力。 發表于:11/15/2022 英特爾實感立體深度技術助力重塑未來醫療 借助英特爾®實感?立體深度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理療患者就可以通過在智能手機上觀看利用英特爾處理器制作的3D沉浸式視頻,了解到正確的理療方法。 發表于:11/13/2022 構建未來網絡互聯醫療保健系統 隨著軟件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保健行業對互聯設備和應用系統開發與集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ヂ撫t療保健系統市場非常巨大!有一項研究預估,全球互聯醫療設備市場將從2021年的265億美元增長到2026年的942億美元。 發表于:11/9/2022 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肝囊型包蟲病超聲圖分類研究 為了提高肝包蟲病的篩查和診斷效率,彌補部分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的情況,提出一種基于Swin Transformer的肝包蟲病病灶智能分型方法,結合卷積注意力機制模型,通過學習圖像的整體和局部細節特征來實現對五種類型的囊型包蟲病病灶的全自動分類。為了驗證模型具有優越性,將提出的預測模型與常見分類模型對比分析。結果顯示基于改進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在測試集上分類準確率可達92.6%。實驗結果表明相較于其他算法,基于改進的Swin Transformer網絡能較好地分類出肝囊型包蟲超聲圖像,并且該方法可以推廣到其他醫療應用中。 發表于:11/9/2022 我們的醫療系統應該建立健康醫療數據互聯互通的共享平臺 當下的醫療領域,智慧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市場上非常多的健康智能產品,并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它們的權威性、誤導性都需要進一步論證。傳統醫療模式向大健康模式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未來,我們的醫療系統應該建立健康醫療數據互聯互通的共享平臺,不僅為普通人提供生命健康管理服務,也改善醫生的就業生態、患者就診生態和慢病管理的生態,同時也傳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發表于:10/31/2022 意法半導體發布高集成度超聲波發射器 2022 年 10 月 25日,中國 ——意法半導體推出了具有新功能的 64通道超聲波發射器,提升便攜式高性能工業醫療檢測儀器的影像質量和便利性。 發表于:10/26/2022 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影像數據人工智能檢測模型 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療檢測領域,該技術依賴大量醫療影像訓練分類模型,從而為醫生決策提供有力的輔助醫療手段。因涉及患者隱私并直接關系到醫生診斷,所以醫療影像數據的共享必須保護患者隱私并確保數據準確不被篡改,而現有中心化的醫療數據存儲方案面臨隱私泄露等諸多安全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醫療影像數據人工智能檢測模型。該模型針對目標檢測技術輔助醫生診斷的問題,采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訓練參數聚合,通過加密和簽名技術保護數據隱私,利用智能合約評估服務器診斷準確率,有助于解決醫療數據壁壘和醫療隱私泄露問題。 發表于:10/26/2022 在水中進行神經網絡計算的離子電路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張夢然)美國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 (SEAS)團隊與生物技術初創公司DNA Script合作,開發出一種由數百個離子晶體管組成的離子電路,并執行了神經網絡計算的核心過程。該研究發表在最近的《先進材料》上。 發表于:10/1/2022 關愛心臟:華為智能手表手環可有效篩查心臟健康風險 據統計,全球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高達5.24億人(2019底),在驚人的數據背后,是全球仍在不斷增加的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9月29日“世界心臟日”,隨著全球心血管病發病率不斷攀升,心臟健康已經成為全球人民共同關注的課題。 發表于:10/1/2022 掃盲:HK-MR340系列助力實現前列腺活檢過程自動化 目前,前列腺活檢如經直腸超聲引導 (TRUS) 使用聲波來制作前列腺圖像。 然而,TRUS不能區分正常組織和癌癥,因此醫生需要自行插入導管至直腸壁中采集活檢樣本。這個過程需要重復幾次,以確保前列腺的每個區域都被采樣,但仍可能會有遺漏。同時,由于直腸壁不能消毒,TRUS活檢會有小部分幾率會導致嚴重感染。 發表于:9/30/2022 湃芯創智自主研發的有創血壓傳感芯片進入預量產階段 伴隨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人民群眾對健康醫療將會呈現出巨大需求。但我國在醫療裝備的關鍵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弱項,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比較,不論是在創新產品還是在上游關鍵技術上,都遠遠無法滿足我國未來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上游技術上,涉及核心的醫療電子芯片,現階段更是有超過90%的核心芯片需要全部依賴進口芯片,急需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發表于:9/30/2022 ?…13141516171819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