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防范輸液及用藥差錯 藥品猶如“雙刃劍”,可以治療疾病,也可引起嚴重不良后果,藥物的這種雙重性取決于用藥是否合理。不合理用藥的危害十分嚴重,合理用藥的必要性不容質疑,問題在于應采用什么手段才能防范不合理用藥。 發表于:6/23/2017 基于嵌入式主板在醫用B超診斷儀中的應用 超聲診斷技術是一種經濟、實用、可重復、無損傷的檢查手段,具有無侵襲,不影響人體,適應性廣等優點。特別是以超聲圖像技術為中心的B型超聲系統已成為普遍使用的醫學檢查手段,在臨床各個領域中的應用已趨廣泛。 發表于:6/23/2017 基于面向家庭的遠程健康監護醫療系統的設計 遠程醫療監護是指通過通信網絡將遠端的生理和醫學信號傳送到監護中心進行分析,并給出診斷意見的一種技術手段。他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 發表于:6/23/2017 鋰離子電池為便攜式醫療設備供能的優勢分析 消費電子產品以及許多其他行業都越來越講究產品的移動性,醫療器械制造商也不例外,這樣的趨勢提高了現場救助設備、監控設備和固定醫療設備的性能,進而推動了醫療保健行業的發展。不過除了便攜性以外,醫療器械制造商當然還希望能夠制造出可靠性高的器械,因為人們的生命往往命懸一線。手機壞了固然是惱人的事,但如果便攜式心臟監控儀或者輸液泵由于電池耗盡而停止運作,終端用戶——及病人——面臨的問題則嚴重得多。 發表于:6/23/2017 基于C#開發電子病歷系統體溫曲線圖設計 電子病歷(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系統是一個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軟件工程、圖形圖像綜合技術等多學科的高新科技項目。其完整資料、數據處理、網絡傳輸、診療支援、統計分析等均是紙質病歷無法比擬的。 發表于:6/23/2017 微電流內褲” 褥瘡患者的福音 褥瘡是一種常見疾病,可根據病情劃分出不同的等級。這種病很難治愈。很多行走不便的人一直離不開床和輪椅,長時間使用會阻礙血液流向皮膚和組織,造成供血不足,因此換上褥瘡并不奇怪。這會為病人的身體狀況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發表于:6/22/2017 CompactRIO和LabVIEW控制心臟模擬器設計 由心臟病導致的死亡占發達國家所有死亡人口的將近一半。心臟移植仍然是治療心臟病最有效的方式,但捐獻的器官遠遠及不上需求。為了解決這種不平衡情況,目前人們正在研究使用。 發表于:6/22/2017 基于MC9S08JM16血糖監視儀(BGM)系統解決方案 Freescale的MC9S08JM16系列MCU是低成本、高性能的8位HCS08產品家族的成員。該家族中所有的MCU都采用增強型HCS08內核,具有多種模塊、內存容量、內存類型和封裝類型。 發表于:6/22/2017 基于TMS320VC5416DSP的數字助聽系統設計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聽障患者的日益關注,助聽器的發展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聽力障礙患者病因各異,其聽力損失情況存在著較大差異,使得每位患者對于助聽器的補償有著不同的要求。 發表于:6/22/2017 基于MXT8051的便攜式多功能體檢計系統設計 社會節奏的加快導致人們照顧小孩(尤其是嬰幼兒)、老人的時間和精力都大為減少,而嬰幼兒患肺炎等一系列疾病都會在其體溫、呼吸頻率等指標上得以反映(醫學表明肺炎患者的呼吸頻率明顯異常),老年疾病則體現在血壓等指標上。 發表于:6/22/2017 友尚推出貝特萊無袖帶血壓監測解決方案 大聯大旗下友尚推出貝特萊(Betterlife)無袖帶血壓監測解決方案,應用于心電與容積脈搏波信號的同步檢測、分析。該解決方案可同步采集心電與容積脈搏波信號,并對信號進行實時分析,提取出人體動脈血壓,心率,心電每等生理指標。其收集的生理指數與心電和脈搏波信號可以通過BLE、WIFI等方式上傳。 發表于:6/22/2017 Molex 采用 100,000 級別潔凈室設施供應 Molex公司現運營完全符合ISO 146441-1:1999 8類認證的潔凈室,符合ISO要求所嚴格指定的微粒子污染水平標準。 發表于:6/18/2017 怎樣讓用戶放心成3D打印商用最大障礙 6歲脆骨病患者小峰靠3D打印技術有望獨立行走,可提供3D打印腿骨模型的企業不僅沒從這次手術中賺錢,其采購的設備也是高價從德國進口的。 發表于:6/18/2017 十三所美國頂級高校合力研發,“人體器官芯片”有那么重要? 相傳,“藥王神”神農氏為了給老百姓消災祛病,決心嘗百草,定藥性。神農氏遍嘗百草,多次中毒,最終因嘗試斷腸草而離世。不要以為這種事情只發生在神話里,大名鼎鼎的Barry Marshall干過更“出格”的事情。 發表于:6/18/2017 華清遠見便攜式智能醫療系統榮獲國家專利 智能醫療是通過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逐步達到信息化。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在中國新醫改的大背景下,智能醫療正在走進尋常百姓的生活。站上“風口”的可穿戴醫療設備被業界寄予厚望,手機廠商、互聯網巨頭、運動品牌、手表企業、創客團隊紛紛入場布局,可穿戴醫療設備成為終端創新的下一個戰場 發表于:6/18/2017 ?…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