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基于以太網通信的醫療監控系統 中國人口結構化的傾斜已經漸漸顯露,尤其是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尤為明顯。因而,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人們的健康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 發表于:5/9/2017 基于以太網通信的醫療監控系統 中國人口結構化的傾斜已經漸漸顯露,尤其是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老齡化趨勢尤為明顯。因而,針對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人們的健康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 發表于:5/9/2017 NXP激情奉獻便攜式醫療設備設計方案 便攜式醫療設備的出現填補了國內就醫難、就醫煩的缺憾,人們可以在家自己診斷消除了前往醫院看病、減少住院的必要性,同時還能降低醫療成本…… 發表于:5/9/2017 消滅癌癥于未然,人工智能能做到? 很快,人工智能會被用來“識別”生物醫學圖像,比任何一個醫學人員還要準確。 發表于:5/9/2017 國產醫療設備突圍期待“中國芯” 旨在讓更多百姓以更便宜的價格獲得更多健康呵護的新醫改需要全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而信息技術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發表于:5/8/2017 GE醫療以信息化推動醫療人性化普及化 GE醫療集團日前攜全線產品亮相第65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 發表于:5/8/2017 Motorola Solutions推出醫療掃描器和手持式二維掃描器 北京——Motorola Solutions (NYSE: MSI) 企業移動業務日前宣布,正式推出面向醫療衛生行業的最新高級數據采集解決方案——DS6878-HC 無繩數字掃描器和DS6707-HC手持式二維掃描器。 發表于:5/8/2017 機器學習即將徹底顛覆醫療診斷系統 機器學習不僅能大幅削減成本,而且幾乎能實時獲取診斷結果;通過運用四種機器學習的算法,還能讓醫生盡早干預疾病風險的發生;將來更加廉價、更易獲得、質量更高的醫療將會推動機器學習算法技術成為主流,同時也會提高對醫生自身的要求。 發表于:5/8/2017 來人工智能有可能取代哪類醫生?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前院長、教授段濤近日撰文指出:從目前的應用來看,人工智能應用比較好的領域是皮膚科、病理科和影像科,人工智能不是萬能的,但是它的確會在某些學科和領域超過人類的能力,取代醫生的工作甚至是完全取代醫生。 發表于:5/8/2017 中瑞科學家首次用智能手機遠程治療糖尿病 中國與瑞士科學家26日說,他們開發了一種集糖尿病診斷和治療為一體的智能診療新系統,通過動物實驗首次實現用智能手機超遠程調控治療糖尿病。 發表于:5/8/2017 手指靜脈識別技術分析及流程 手指靜脈是一種新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它源于醫學科技領域對人類大腦功能活動管理的高級開發項目,在這項開發中,近紅外線被用來觀察血液流量的增加情況,當近紅外線透過人體組織時,靜脈血管中的血紅蛋白對近紅外線具有明顯的吸收作用,從而使靜脈血管分布特征在圖像中以不同的灰度值得到表征。 發表于:5/7/2017 探索您腹腔的PillCam膠囊窺鏡 做過內窺鏡和結腸鏡檢查的人都愛說,這些檢查真受罪,就好似不得不咽下苦藥丸。可是現在還真可以通過吞藥丸做這樣的檢查了:Given Imaging公司的PillCam Colon 2可吞咽膠囊提供了一種舒適的替代方法,可以對胃部到小腸的整個腹腔進行徹底檢查。 發表于:5/7/2017 電子血壓計的設計要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監護設備開始逐步進入家庭,血壓計即為一種常見的家庭用醫療裝置。 發表于:5/7/2017 MIPS架構的醫院智能導診系統設計 通過研究基于MIPS架構的SMP8654芯片的硬件架構,并且利用芯片內部的圖形加速引擎GFX的方式實現了具有高清視頻顯示和圖片文字處理功能的播放器。系統以嵌入式Linux和MiniGUI為平臺設計了智能導診統,提高了醫院的導診就醫的服務效率。智能導診系統能夠播放醫院相關的健康宣傳資料、專家排班信息。 發表于:5/6/2017 體外診斷與科學分析儀器中的流體控制解決方案 由于不同流體的物理靜態特性各有差異,即便同種流體介質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物理動態特性也略有不同,這些不確定因素(變量)會增加設計工程師對流體實施按需控制的難度。 發表于:5/6/2017 ?…25125225325425525625725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