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光電相關文章 小屏曲面顯示器將會給市場帶來哪些沖擊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在智能電視行業早已步入曲面電視階段的時候,曲面又在對家用、商用顯示器市場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過去王謝庭前燕,如今已經飛至尋常百姓家中。 發表于:4/6/2016 一種改進的融合幀差法的ViBe算法 ViBe運動目標檢測算法速度快,能有效抑制噪聲,但在光照強度突然改變的情況下,該算法會造成大面積的背景像素被誤判為前景像素,針對此問題提出一種改進的融合幀差法的ViBe算法。實驗結果表明,改進的算法能在光照有變化時依然能檢測到完整的運動目標。 發表于:4/5/2016 LG顯示器向Kyulux投資2800萬美元 開發TADA發射器 上月初有報導指出,九州大學已成立風險公司“Kyulux”計劃對其開發的TADF發射器商品化。Kyulux現已融資15億日元(約1300萬美元)并希望在2018年推出其發射器。 發表于:4/5/2016 鴻海夏普簽并購協議 郭臺銘“鄙視”OLED屏幕 在經過長期一波三折之后,周六,中國臺灣鴻海集團(大陸業務稱為富士康)和日本夏普公司,正式簽署了收購協議。鴻海斥資35億美元獲得夏普三分之二股權,成為夏普的新東家。郭臺銘也表示,對于重振夏普擁有信心。 發表于:4/5/2016 鴻海買夏普 傳IGZO技術是主因 鴻海與夏普今天簽訂并購合約,現場擺放了許多夏普所開發出來的各種顯示產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由夏普量產的“IGZO”面板;有不少人猜測,鴻海在買下夏普之后,未來新一代蘋果手機面板,就可能采用“IGZO”技術。 發表于:4/5/2016 OLED技術能否獨霸一方 引領照明產業新變革 時間撥到3年前,暗流涌動的照明市場還歷歷在目,彼時的行業還在討論著關于LED能否大規模替換白熾燈的話題,而現在,LED技術席卷照明市場早已毋庸置疑,OLED光源與LED的論戰成為新的焦點。作為一種新型光源,OLED技術的成長是否會引領產業新的變革?如果說法蘭克福展引爆了OLED市場的燃點,那么國內廠商連肩接踵踏進似乎預示著市場又一波的躁動。 發表于:4/5/2016 OLED入侵電視 未來CSP該怎么走 一直以來,小編尤其關注CSP的發展,從開始的“免封裝”夸張性的描述,到如今封裝企業紛紛參與。而對于CSP的當前現狀,小編了解到的基本呈現是登上LED舞臺傳唱已久,但卻一直沒有以更高的性價比落地。 發表于:4/5/2016 基于行掃描的點狀缺陷檢測 討論了實際工業生產中點狀缺陷的實時檢測問題,提出一種基于嵌入式的一維缺陷檢測方法。首先通過行灰度信息的變化定位缺陷位置,并針對缺陷處于特定位置、圖像有噪聲、光照不足或過度等特殊情況提出了改進方案,實現了點狀缺陷的實時監測。實驗結果證明,該算法具有準確性和有效性。 發表于:4/4/2016 一種新型掌脈圖像采集光源的設計 為了獲得清晰可靠的掌脈圖像,提出了一種新型非接觸式掌脈圖像采集光源的設計。新的設計突破了多LED組成面光源的通行設計方案,采用了新的紅外發光源激光二極管(LD),并通過對激光二極管的封裝設計進行改進,克服了單點光源造成的亮度不均的問題。實驗結果表明,新型光源體積小,功耗低,并能夠保證采集設備獲得可靠清新的掌脈圖像。 發表于:4/4/2016 主輔雙通道LED驅動芯片的研制 針對傳統的礦燈存在的體積大、壽命短、耗電量大、玻璃易碎、使用不安全等不足,設計了一款以鋰電池為電源、LED 為光源、高精度欠壓閾值和主輔雙通道自動切換的恒流驅動芯片,減小了礦燈的體積和重量,提高了礦燈的壽命和安全使用性能。為了既保證主燈的生產工作時間,又保證輔燈的應急時間,提出一種高精度欠壓閾值檢測電池電壓,實現雙通道自動切換的結構,精確檢測電池的容量變化,保證了充電的時間節點,確保了礦燈使用安全;為解決電池電壓充電節點的一致性,設計了時序邏輯校正控制結構電路,精確調整了分壓電阻的阻值,實現了帶有80 mV遲滯的欠壓閾值±2%電壓范圍的控制,有效防止了因電源波動引起雙通道切換的誤操作,滿足芯片穩定性好、抗干擾性強的設計要求。另外還設計了主燈短路保護和過溫保護等電路,進一步保證礦燈工作安全。 發表于:4/4/2016 鴻夏戀成局對大陸面板廠商有何影響 鴻海投入高出夏普市值一倍的資金,成為夏普最主要且具有控制權的股東,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取得夏普關鍵的顯示面板技術,包括AMOLED技術、氧化物半導體TFT(Oxide TFT) IGZO技術以及LTPS TFT(包括CGS TFT)相關技術。 發表于:4/1/2016 觸控廠去年慘 今年也不妙 正達(3149)預計認列資產減損24.48億元,使得去年底的累計虧損將達到51.54億元,該公司實收資本額為26.84億元,觸控產業包括F-TPK宸鴻及洋華等,去年均以大虧收場,僅F-GIS業成與富晶通獲利,預期今年景氣仍然辛苦。 發表于:4/1/2016 換機潮 助印度液晶電視市場恢復成長 IHS今天表示,經歷2015年第2季的電視出貨衰退,與第3季的零增長之后,印度液晶電視在第4季重回正軌,出現了18%的增長,達260萬臺。主要是越來越多的印度人,正由映像管電視轉型到液晶電視,有助提升電視面板出貨量。 發表于:4/1/2016 智能手機AMOLED面板猛降價 第1季智能手機用的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面板單價已降至14.3美元,低于液晶顯示器(LCD)面板單價14.6美元,將有助于加速世代交替,2016年可望成為智能手機面板大量轉換的引爆點。 發表于:4/1/2016 解讀 如何發展AMOLED顯示產業 從韓國三星、LG計劃推出AM-OLED電視以來,AMOLED一直保持較高的人氣,各種媒體甚至經濟學家都大呼其將很快代替TFT-LCD成為顯示的主流。在輿論的推動下,投資也進一步升溫,上海、河南等地均有新建項目。誠然,在AM-OLED已經有一定應用市場的背景下,小規模的投資無可厚非,大規模投資的機會還未到來,其發展模式卻值得探尋,是采用“進口設備+引進技術團隊+進口原材料”的快餐模式還是另尋出路,對于整個產業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發表于:4/1/2016 ?…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