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重磅 | 極海半導體一次性獲得5張SGS AEC-Q100車規認證證書 12月9日,國際公認的測試、檢驗和認證機構SGS與珠海極海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海”),成功舉辦“SGS授予極海AEC-Q100認證證書”頒證儀式。極海總經理汪棟杰、副總經理曾豪、SGS中國互聯與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趙暉、SGS中國半導體及可靠性高級經理徐創鴿等雙方重要嘉賓出席本次儀式。此次認證意味著極海的車規級產品又邁上新臺階。 發表于:12/13/2022 芯片出口價格對比:中、美、日、韓、臺灣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按照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占領了全球50%左右的芯片市場,也就是說美國是向全球輸出芯片的國家,畢竟美國的芯片企業太多了。 發表于:12/13/2022 復旦大學新技術:芯片工藝不變,但晶體管集成密度翻倍 每一代工藝的進步,其實最終都是為了在有限的芯片面積中,塞進更多的晶體管。而所謂的XX納米工藝,其實最終代表的是也晶體管與晶體管之間的距離遠近(實際XX納米不是指晶體管間的距離)。 發表于:12/13/2022 汽車芯片,還漲得動嗎? 盡管在前幾個月,芯片荒在產能陸續恢復的情況下有所緩解。但近期受國際局勢及全球疫情局部反彈的影響,全球汽車市場也將再次回到缺芯的狀態,而這也有可能導致原本就表現不佳的車企產能進一步受限。 發表于:12/13/2022 高速光耦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 高速光耦簡稱光耦。光耦以光為媒介傳輸電信號。它對輸入、輸出電信號有良好的隔離作用,所以,它在各種電路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目前它已成為種類最多、用途最廣的光電器件之一。高速光耦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光的發射、光的接收及信號放大。 發表于:12/13/2022 國產量子計算機即將面世,量子時代已來? 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我國最強量子計算機“悟空”即將面世,我國第一條量子芯片生產線正在緊鑼密鼓生產“悟空芯”——為“悟空”配套的量子芯片。 發表于:12/13/2022 全球創新觀察——大變局(2022/12/13) 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達7.1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中國將成為全球AR/VR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流媒體助推2021年全球音樂版權市場規模達到396億美元;2025年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持續下滑,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產量同比減少11%;印度崛起:印度經濟有望在未來幾年保持6.5%以上的增長……。 發表于:12/13/2022 計劃將生產遷出中國?蘋果跑不了,也不能跑! 近日,華爾街日報釋出一則重磅消息,震驚海內外:蘋果計劃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亞洲其他地區來生產蘋果產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 發表于:12/13/2022 【洞察】2022年中國浸沒式冷卻液市場現狀及主要企業情況 算力的持續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消耗,2020年時國內數據中心的用電量已經超過2000億千瓦時,占到了用電總量的2.7% 發表于:12/13/2022 山坳上的臺積電 臺積電是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作為美國史上最大投資之一,這筆資金將用于建設兩家芯片工廠。第一個晶圓廠2024年投入使用,附近的第二個工廠將在2026年前生產最先進的“3納米”芯片。 發表于:12/13/2022 ?…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