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三年半虧53億 摩爾線程沖刺國產GPU第一股 9月5日,摩爾線程更新了其科創板招股說明書并回復了首輪問詢,上市進程再進一步。從更新版的招股書中發現,2025年上半年,摩爾線程實現營收7.02億元,一舉超過了過去三年的營收總和。但與此同時,自2022年以來,公司在三年半時間里累計虧損已接近53億元。 發表于:9/8/2025 海光信息將開放CPU能力 9月5日消息,重慶智博會盛大開幕。會議期間,依托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 “AI計算開放架構聯合實驗室” ,海光信息將開放CPU能力,向產業生態伙伴提供直連IP、開放協議及定制化指令集,實現與國內AI芯片的高效銜接,推動應用順暢對接與調用。 發表于:9/8/2025 科學家首次實時觀測到原子核自旋翻轉 突破量子測量極限 9 月 7 日消息,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在實時條件下觀測到單個原子核的磁性自旋在不同狀態之間的翻轉,被認為是實現原子尺度量子探測的重要進展。 研究團隊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針尖檢測單個原子內電子狀態變化,間接測量到原子核自旋(nuclear spin)的量子態翻轉現象。 STM 配備一根原子級銳利探針,能夠探測單個原子并成像到原子級細節。雖然 STM 不能直接感知原子核自旋,但研究人員借助核自旋與電子自旋之間的超精細相互作用,間接讀取到核自旋的狀態。 發表于:9/8/2025 字節跳動回應千人芯片團隊轉至新加坡子公司傳聞 近日,有傳聞稱字節跳動將切割其芯片團隊,并從集團中獨立,轉移到新的主體下,且這一過程還涉及了AI芯片業務的重組。 針對該傳聞,字節跳動相關負責人曾于9月4日回應稱,相關消息均為謠言。字節跳動強調,其芯片業務的主體自始至終未發生變化,此次事件僅涉及飛書租戶的切換,外界關于裁員、獨立、變更主體等各種過度解讀均不屬實。但是,字節跳動并未透露飛書上員工架構調整的原因。 發表于:9/8/2025 鐵威馬D1 SSD Plus細節與速度重塑體驗 在個人與家庭存儲需求日益精細化的當下,用戶對SSD的期待已不止于“能存”,更追求“靜音、抗造、好用、夠快” 的綜合體驗。鐵威馬深耕存儲領域多年,精準捕捉用戶痛點,推出的D1 SSD Plus,從材質、散熱、細節到性能全方位升級,為追求高品質存儲的用戶帶來全新選擇。 發表于:9/8/2025 華為再公開麒麟芯片 9月4日,華為新款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s 非凡大師正式發布,售價17999元起。與華為首款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 非凡大師相比,起售價降低2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發布會上公開了這款手機的芯片:華為Mate XTs 非凡大師搭載麒麟9020芯片,搭配HarmonyOS 5鴻蒙系統,整機性能提升36%。這也是時隔4年后,華為首次在發布會上公開麒麟芯片型號。 發表于:9/5/2025 蘋果再陷專利糾紛 Cerence控訴其侵權語音技術 9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體 AppleInsider 今天(9 月 5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汽車人工智能公司 Cerence AI 于 2025 年 9 月 4 日向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區聯邦地區法院提交訴訟,指控蘋果侵權其專利。 發表于:9/5/2025 探訪國內首臺專業級eVTOL工程模擬機 近日,上海沃蘭特航空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VE25工程模擬機正式開啟試飛員訓練。這臺專業級工程模擬機是國內首臺專業級eVTOL工程模擬機,將為eVTOL的工程試驗、適航驗證、飛行訓練等全產業鏈發展積累寶貴。 發表于:9/5/2025 GB10芯片高度合作引市場猜想英偉達可能收購聯發科 9月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近日NVIDIA官方公開了與聯發科共同開發的GB10超級芯片細節,不僅展示了兩家公司的技術融合,還引發了市場對NVIDIA可能以730億美元收購聯發科的猜測。 發表于:9/5/2025 谷歌TPU業務將獨立 估值高達9000億美元 隨著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的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業務的持續壯大,加上Google DeepMind 專注AI 研究,投資銀行D.A. Davidson 分析師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如果谷歌TPU業務獨立出來,整體價值可能高達9,000億美元,相較今年稍早估計的7,170億美元大幅提升。 谷歌專為機器學習和AI 工作負載打造的加速器TPU,受到AI 研究人員與工程師的廣泛關注。谷歌第六代Trillium TPU 自2024年12月大規模推出后,需求相當強勁。專為推論設計的第七代Ironwood TPU 在今年Google Cloud Next 25 大會上推出,預期也將獲得客戶大量采用。 發表于:9/5/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