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獵鷹9號火箭第30次復用再創新紀錄 8月28日16點12分,SpaceX用一枚獵鷹9號火箭再次發射了28顆星鏈V2 Mini衛星。 這是一次看似普通的發射任務,但是注意火箭編號B1067.30,這意味它的一級助推器完成了第30次復用,這還是頭一遭! 30次頭一遭!獵鷹9號火箭復用再創新紀錄 它此前執行過兩次載人龍飛船飛行、兩次國際空間站貨運任務,以及18批星鏈衛星發射任務。 B1067.30再次海上回收成功(史上第495次),這意味著它有機會沖擊第31次復用,不斷刷新記錄。 按照馬斯克的說法,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的復用次數,沒有上限。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SpaceX 24小時內連續兩次發射星鏈衛星。 2025年,SpaceX已經執行了74次星鏈發射,共將1800多顆星鏈送入太空。 發表于:9/2/2025 全球首個電驅動鈣鈦礦激光器問世 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狄大衛、鄒晨和趙保丹團隊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個電驅動鈣鈦礦激光器。近日,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自然》。 發表于:9/1/2025 我國低空裝備產品數量超400萬臺 8 月 30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今天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截至目前,我國低空裝備產品數量超 400 萬臺。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低空裝備快速發展。 發表于:9/1/2025 全球首款2nm芯片跑分出爐 8月30日消息,據博主@i冰宇宙爆料,三星Exynos 2600最新版跑分已經出現,單核3309,多核11256,已經超過驍龍8至尊版。 數據顯示,其大核心已經拉到3.8Ghz,相比之前的3.55GHz高了不少,另外9顆核心也分別有所提升。 發表于:9/1/2025 Intel公開承認高端桌面CPU表現不盡人意 8月31日消息,據報道,在近日舉辦的2025年德意志銀行科技大會上,Intel CFO戴維·津斯納(David Zinsner)公開承認,公司在高性能桌面市場戰略失誤,導致市場份額下滑。 發表于:9/1/2025 二季度全球PC GPU銷量達到7470萬塊 8月31日消息,根據Jon Peddi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報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 GPU總出貨量達到了7470萬塊。 數據顯示,全球PC GPU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比增長了4.9%,其中桌面獨立顯卡的出貨量增長了11%,而移動版顯卡的出貨量增長了2.5%。 發表于:9/1/2025 芯原股份發布公告收購芯來科技 8月28日晚間,國產半導體IP及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廠商芯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芯來智融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來智融”或“標的公司”)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以下簡稱“本次交易”)。 發表于:8/29/2025 東芯股份突然發布公告停牌核查 8月28日,東芯股份(688110.SH)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29日以來多次觸及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及嚴重異常波動情形。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波動情況進行停牌核查。公司股票將于2025年8月29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據悉,東芯股份8月28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有提問稱“礪算的GPU產品正式發售的節點以及終端消費者或者評測媒體那邊什么時候能見到更多的一些消息?”,東芯股份回應稱:上海礪算GPU產品的送測正在陸續的進行中,計劃的送測對象包括客戶、評測媒體等,請關注后續的官方進展。 發表于:8/29/2025 鐵威馬F4 SSD,小戶型的痛我們懂 對于小戶型家庭而言,家居設備不僅要實用,更要“不占地、不擾民”—— 尤其像存儲設備這類需要長期擺放的產品,過大的體積會擠占有限空間,運行噪音則會破壞居家靜謐感。而鐵威馬近期推出的F4 SSD全閃NAS,恰好精準解決小戶型痛點。 發表于:8/29/2025 2025Q2全球NAND Flash營收季增逾20% 8月28日,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全球NAND Flash產業雖面臨平均銷售價格(ASP)小幅下滑,但原廠減產策略緩解供需失衡,疊加中、美兩大市場政策推動,整體出貨的存儲位元大幅成長,前五大品牌廠商合計營收環比增長22%,達146.7億美元。 發表于:8/29/2025 ?…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