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物聯網技術框架與標準體系
物聯網技術框架與標準體系
來源:RFID中國網
摘要: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最初被定義為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RFID)和條碼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功能的網絡。這個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學院Auto-ID研究中心提出,實質上等于RFID技術和互聯網的結合應用。RFID標簽可謂是早期物聯網最為關鍵的技術與產品環節,當時人們認為物聯網最大規模、最有前景的應用就是在零售和物流領域,利用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或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
Abstract:
Key words :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最初被定義為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RFID)和條碼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功能的網絡。這個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學院Auto-ID研究中心提出,實質上等于RFID技術和互聯網的結合應用。RFID標簽可謂是早期物聯網最為關鍵的技術與產品環節,當時人們認為物聯網最大規模、最有前景的應用就是在零售和物流領域,利用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或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
        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報告中對物聯網概念進行擴展,提出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何物體之間的互聯,無所不在的網絡和無所不在計算的發展愿景,除RFID技術外、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終端等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但ITU未針對物聯網的概念擴展提出新的物聯網定義。
        2009年9月15日,歐盟第七框架下RFID和物聯網研究項目簇(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CERP-IoT)發布了《物聯網戰略研究路線圖》研究報告,其中提出了新的物聯網概念,認為物聯網是未來Internet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被定義為基于標準的和可互操作的通信協議且具有自配置能力的動態的全球網絡基礎架構。物聯網中的“物”都具有標識、物理屬性和實質上的個性,使用智能接口,實現與信息網絡的無縫整合。該項目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便于歐洲內部不同RFID和物聯網項目之間的組網;協調包括RFID的物聯網研究活動;對專業技術、人力資源和資源進行平衡,以使得研究效果最大化;在項目之間建立協同機制。

   物聯網與RFID、傳感器網絡和泛在網的關系
        1. 傳感器網絡與RFID 的關系
       
RFID和傳感器具有不同的技術特點,傳感器可以監測感應到各種信息,但缺乏對物品的標識能力,而RFID技術恰恰具有強大的標識物品能力。盡管RFID也經常被描述成一種基于標簽的,并用于識別目標的傳感器,但RFID讀寫器不能實時感應當前環境的改變,其讀寫范圍受到讀寫器與標簽之間距離的影響。因此提高RFID系統的感應能力,擴大RFID系統的覆蓋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傳感器網絡較長的有效距離將拓展RFID技術的應用范圍。傳感器、傳感器網絡和RFID技術都是物聯網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相互融合和系統集成將極大地推動物聯網的應用,其應用前景不可估量。

        2. 物聯網與傳感器網絡的關系
        傳感器網絡(Sensor Network)的概念最早由美國軍方提出,起源于1978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開始資助卡耐基梅隆大學進行分布式傳感器網絡的研究項目,當時此概念局限于由若干具有無線通信能力的傳感器節點自組織構成的網絡。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和多種接入網絡以及智能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2008年2月,ITU-T發表了《泛在傳感器網絡(Ubiquitous Sensor Networks)》研究報告。在報告中,ITU-T指出傳感器網絡已經向泛在傳感器網絡的方向發展,它是由智能傳感器節點組成的網絡,可以以“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人、任何物”的形式被部署。該技術可以在廣泛的領域中推動新的應用和服務,從安全保衛和環境監控到推動個人生產力和增強國家競爭力。從以上定義可見,傳感器網絡已被視為物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將智能傳感器的范圍擴展到RFID等其他數據采集技術,從技術構成和應用領域來看,泛在傳感器網絡等同于現在我們提到的物聯網。

  3. 物聯網與泛在網絡的關系
       
泛在網是指無所不在的網絡,又稱泛在網絡。最早提出U戰略的日韓給出的定義是:無所不在的網絡社會將是由智能網絡、最先進的計算技術以及其他領先的數字技術基礎設施武裝而成的技術社會形態。根據這樣的構想,U網絡將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征,幫助人類實現“4A”化通信,即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地通信。故相對于物聯網技術的當前可實現性來說,泛在網屬于未來信息網絡技術發展的理想狀態和長期愿景。
        從以上的分析可見,傳感器網絡、物聯網和泛在網絡之間的關系可用圖1來表示。
        物聯網的技術框架
        物聯網的技術體系框架如圖2所示,它包括感知層技術、網絡層技術、應用層技術和公共技術。
        1. 感知層
數據采集與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發生的物理事件和數據,包括各類物理量、標識、音頻、視頻數據。物聯網的數據采集涉及傳感器、RFID、多媒體信息采集、二維碼和實時定位等技術。
        傳感器網絡組網和協同信息處理技術實現傳感器、RFID等數據采集技術所獲取數據的短距離傳輸、自組織組網以及多個傳感器對數據的協同信息處理過程。
        2. 網絡層
實現更加廣泛的互聯功能,能夠把感知到的信息無障礙、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進行傳送,需要傳感器網絡與移動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相融合。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移動通信、互聯網等技術已比較成熟,基本能夠滿足物聯網數據傳輸的需要。
        3.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包含應用支撐平臺子層和應用服務子層。其中應用支撐平臺子層用于支撐跨行業、跨應用、跨系統之間的信息協同、共享、互通的功能。應用服務子層包括智能交通、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電力等行業應用。
        4. 公共技術
公共技術不屬于物聯網技術的某個特定層面,而是與物聯網技術架構的三層都有關系,它包括標識與解析、安全技術、網絡管理和服務質量(QoS)管理。

  當前物聯網標準研制有以下兩個主要任務:
        1.籌備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做好相關標準化組織間的協調
       
目前,物聯網的概念和技術架構缺乏統一的清晰描述,一些利益相關方爭相進行基于自身利益的解讀,使得政府、產業和市場各方對其內涵和外延認識不清,可能使政府對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支持方向和力度產生偏差,嚴重影響物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著整合物聯網相關標準化資源,協調物聯網的整體標準化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物聯網產業協調發展大局,滿足國家信息產業總體發展戰略的要求,適應物聯網以應用為驅動、以需求為牽引的多種技術緊密融合的特殊需要的原則,同時為政府部門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全面的技術和標準化服務支撐。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標簽(RFID)標準工作組、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資源共享協同服務(閃聯)標準工作組、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產學研用各界公認與物聯網技術密切相關的標準工作組共同發起成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琪擔任聯合工作組組長,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海濤擔任聯合工作組常務副組長。
       
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將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協調一致,整合資源,共同開展物聯網技術的研究,積極推進物聯網標準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國發展需求的物聯網技術標準,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活動,以聯合工作組為平臺,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和合作,力爭成為制定物聯網國際標準的主導力量之一。

   物聯網的標準體系
       
        根據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密切相關的特點,按照技術基礎標準和應用子集兩個層次,我們提出引用現有標準、裁剪現有標準或制定新規范等策略,形成了包括體系架構、組網通信協議、接口、協同處理組件、網絡安全、編碼標識、骨干網接入與服務等技術基礎規范和產品、應用子集類規范的標準體系(如圖3所示),以求通過標準體系指導成體系、系統的物聯網標準制定工作,同時為今后的物聯網產品研發和應用開發中對標準的采用提供重要的支持。

    當前物聯網標準研制有以下兩個主要任務:
        1.籌備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做好相關標準化組織間的協調
       
目前,物聯網的概念和技術架構缺乏統一的清晰描述,一些利益相關方爭相進行基于自身利益的解讀,使得政府、產業和市場各方對其內涵和外延認識不清,可能使政府對物聯網技術和產業的支持方向和力度產生偏差,嚴重影響物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
       
    本著整合物聯網相關標準化資源,協調物聯網的整體標準化工作,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物聯網產業協調發展大局,滿足國家信息產業總體發展戰略的要求,適應物聯網以應用為驅動、以需求為牽引的多種技術緊密融合的特殊需要的原則,同時為政府部門的物聯網產業發展決策提供全面的技術和標準化服務支撐。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標簽(RFID)標準工作組、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資源共享協同服務(閃聯)標準工作組、全國工業過程測量和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產學研用各界公認與物聯網技術密切相關的標準工作組共同發起成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琪擔任聯合工作組組長,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劉海濤擔任聯合工作組常務副組長。
       
    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將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協調一致,整合資源,共同開展物聯網技術的研究,積極推進物聯網標準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國發展需求的物聯網技術標準,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并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活動,以聯合工作組為平臺,加強與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和合作,力爭成為制定物聯網國際標準的主導力量之一。

    2. 做好物聯網頂層設計,完善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
       
我們需要高度重視物聯網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組織協調,明確方向、突出重點、統一部署、分步實施,積極鼓勵和吸納有關有物聯網應用需求的行業和企業參與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應用,推動相關標準組織形成有效協調、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盡快形成較為完善的物聯網標準體系。制定我國物聯網標準體系,也需要把國際物聯網應用的發展動態和我國物聯網發展戰略相結合,聯合相關部門開展研究,以保證實際需要為目標,結合實際國情和產業現狀,給出標準制定的優先級列表,
進而為國家的宏觀決策和指導提供技術依據,為與物聯網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立項和制定提供指南。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好骚| 欧美第一黄网免费网站|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天堂久久| 亚洲欧美在线x视频| 亚洲天堂av高清| 亚洲免费精彩视频|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选91| 亚洲国产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成色777777在线观看影院| 国产亚洲毛片|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国自产拍偷拍福利精品免费一| 国产亚洲一级| 韩国久久久久| 在线精品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亚洲人成绝费网站色www| 亚洲精选91| 亚洲一级二级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久久丁香综合五月国产三级网站| 久久国产主播精品| 亚洲人午夜精品|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青青牛奶|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激情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男人的天堂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羞羞网站| 狠狠色综合日日| 91久久精品一区| 在线视频日韩|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69| 亚洲二区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 亚洲女同同性videoxma| 欧美在线3区| 99国产精品一区| 香港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红桃视频欧美|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有码专区|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破处大片| 亚洲中午字幕| 久久综合一区| 欧美性一二三区| 韩国成人理伦片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精选| 性欧美8khd高清极品|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成年人视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黑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小视频|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卡通动漫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免费| 伊人成人开心激情综合网| 中文国产亚洲喷潮| 亚洲黄色一区|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激情第9页| 国产日韩欧美高清| av成人福利|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国产综合18久久久久久| 亚洲毛片av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亚洲人人爽|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美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男人爽免费视频1| 亚洲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国内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蜜臀a∨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久久激情一区| 欧美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共|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网站|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同学|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豆花| 中文在线资源观看网站视频免费不卡| 亚洲美洲欧洲综合国产一区| 久久夜色精品亚洲噜噜国产mv| 国产美女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99re亚洲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亚洲另类|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国产精品成人av性教育|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熊 |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五卡| 中文av一区特黄| 欧美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专区|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tv| 美女脱光内衣内裤视频久久影院|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 欧美一级视频精品观看| 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专区| 亚洲一二区在线| 性做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拍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观看视频| 久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精品芒果|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日本|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看| 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黑人| 一本色道久久99精品综合| 欧美日韩网址| 亚洲五月婷婷|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 亚洲电影在线| 欧美激情成人在线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按摩| 亚洲欧美99| 国产亚洲毛片在线| 亚洲激情偷拍|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伊色伊影伊综合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在线看片日韩| 在线视频亚洲| 国产精品欧美经典| 欧美影院精品一区| 欧美福利小视频| 中文日韩在线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摸av| 性娇小13――14欧美| 欧美刺激性大交免费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亚洲激情视频| 亚洲欧美激情四射在线日| 很黄很黄激情成人| 亚洲美女av网站| 国产精品嫩草99a|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制服| 美女网站在线免费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产品免费精品久久75 | 亚洲国产视频直播| 欧美午夜免费| 亚洲高清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激情| 午夜在线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国产综合|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 欧美国产高清| 欧美一二三区精品|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羞羞答答xxdd| 亚洲毛片视频| 好吊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动漫3d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久久人人97超碰国产公开结果| 一区二区av| 欧美激情亚洲自拍| 久久精品欧洲| 国产精品亚洲激情|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牛牛影视| 韩国一区电影|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久久7777| 猛男gaygay欧美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