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不能只是“向上看”
易觀國際數據顯示,預計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365.3億元,移動醫療或突破200億元,超越在線醫療市場規模,占比達到55%。在這個越來越大的體量之下,現今在中國市場上的2000多款移動醫療APP又怎樣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眾多機構將目光投向了熱門醫院的HIS系統,一時間,能否接入醫院的HIS系統,打破醫院信息孤島,成為彰顯互聯網醫療機構競爭力的法寶,一場隱形的醫療資源爭奪戰,主題變成了醫院IP大戰。
但隨著衛生計生部門一系列新政的出臺,以掛號資源為市場切入點甚至是拳頭業務的移動醫療企業,面臨沖擊和轉型抉擇。掛號、加號不是移動醫療的出路,成為業界共識。
聞康集團品牌總經理兼高級戰略副總經理吳秀剛分析,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最稀缺的名醫資源也會逐步下沉基層,而不是守在大醫院。對于互聯網醫療機構而言,不能一味“向上看”,而是要變革現有的醫療模式,遠程在線診療,以大數據的運算、分析和學習為基礎,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不斷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醫療設備等先進技術,圍繞患者、醫生、醫院、藥企,搭建并形成互聯網醫療服務產業鏈條的完整布局和生態體系建設,才是移動醫療的未來。
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浮出水面
作為中國最大的一站式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和互聯網醫療領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聞康集團及其旗下的尋醫問藥網為大家所熟知。在診前咨詢、遠程會診、診后隨訪、慢病管理等領域,尋醫問藥網一直扎根基層,建立了廣泛龐大的信息數據庫,而這些積累對分級診療的貢獻可以更大。
聞康集團品牌總經理兼高級戰略副總經理吳秀剛介紹,尋醫問藥網將“醫患和患者交流互動平臺”“藥品權威專業數據庫與電商交互平臺”“一流醫院和一流專家權威分診與咨詢平臺”“個人健康管理應用互動平臺”“醫藥、醫院搜索和健康資訊平臺”等綜合服務集于一體,涵蓋從診療前的線上自診、線上問診、電話咨詢、藥品查詢和購買、預約專家號等到就診期的憑證加號、導診、陪診再到就診后的康復、隨診、數據追蹤等完整的就醫環節,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這些服務有效起到截流輕癥用戶到線上,分流小病用戶到非三甲醫院,以及將真正有需要的大病用戶引流到三甲醫院的作用,初步形成“線上分診、線下首診、大病轉診”的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
國家目前正在力推分級診療戰略,基層是分級診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是基層的門診量要達到全國門診量的65%以上,但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普遍較低,亟待解決問題較多。聞康集團旗下的尋醫問藥網在線下通過構建社區驛站,線上通過智能分診等方式助力分級診療,充分發揮線上資源和優勢的同時也積極布局線下,構建線上線下閉環,打造自有的互聯網醫療生態系統。未來,聞康集團將在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上進行更多產品及業務創新,助力分級診療。
巷戰是互聯網醫療的“深水區”
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一系列新政的實施,以及新醫改的深入,互聯網醫療機構的社區爭奪戰或許不可避免。聞康集團戰略副總經理吳秀剛指出,從“向上看”到“向下看”,預示著互聯網醫療行業競爭領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機構,將注意力將目光從醫院轉向社區。誰能夠針對社區和居民提供專業、全面、快捷的服務,誰就將在未來的競爭中占得先機。而尋醫問藥網一直是這方面的先行者,通過舉辦公益講座、建立社區驛站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咨詢、預約掛號、陪診、家庭醫生等獨特就醫服務。尋醫問藥布局健康服務行業的全產業服務鏈,立足完成“尋醫”“問藥”的就醫閉環服務,通過將服務鏈條的上中下游打通,形成服務的一致性,并且在發展中持續構建和完善開放式生態系統,鏈接各類合作伙伴,為用戶提供專業、便捷的全方位醫療服務,全面提升就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