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業界動態 > 城市能源技術發展的八大趨勢 你了解嗎?

城市能源技術發展的八大趨勢 你了解嗎?

2019-03-08

  能源變革大勢已定,能源技術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城市作為能源消費的終端與各能源系統集成點,既是創意誕生的源頭,也是檢驗技術的標準。城市必然會根據自身發展目標,為能源技術的發展提需求、指方向,讓能源變革真正落地。

  t017f7d8756016f9317.jpg

  城市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技術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智能、綠色、集約、宜居”的建設目標,對智慧城市的電網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同時,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時期,預計2020年中國裝機容量和用電量都將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因此,電網發展必須堅持“堅強”與“智能”并重,二者缺一不可,需同步建設、同時推進。

  智能電網關鍵技術涵蓋電源、電網、用能、信息融合等多個領域,包括以清潔能源集中開發、分布式發電等為重點的電源技術,以特高壓輸電、柔性輸電、直流電網、海底電纜、微電網、大電網運行控制技術等為重點的電網技術,以儲能技術、電動汽車、定制電力技術、智能電器技術等為重點的用能技術,以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信息通信技術等為重點的信息融合技術等。

  這些技術的研究進展和應用前景,與智慧城市發展緊密相關,對智能電網支撐智慧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預計到2020年,分布式發電和用能技術逐漸成熟并規模化發展,儲能也將在十年內迎來關鍵技術突破和示范應用。屆時,原先 “剛性”的系統變得“柔性”起來,電網運行安全性、經濟性、靈活性也將大幅提高。

  能源電力物聯網

  有別于現有智能電網,能源電力物聯網可以通過多能協同,實現整個能源系統的互聯、互通與互補。

  能源轉換技術(如熱電聯產、冷熱電聯供、吸收式制冷、熱泵、電采暖、電制氫等)的發展,為多能協同提供了物理基礎。各種傳感通信技術的發展,可以實現不同能源系統的信息共享,為能源的協同運行提供了技術支撐。

  小到社區能源電力設備故障診斷,大到建筑群能源電力綜合管理乃至城市重要能源電力管線運行與安全監控,能源電力物聯網可以為多種智慧能源電力應用場景提供基礎數據連接,實現智慧能源系統市場化、高效化、清潔化開發應用。能源電力物聯網的發展將顛覆現有能源電力體系,同時催生新興商業模式和機遇不斷涌現。

  隨著行業應用的逐漸成熟,能源電力物聯網未來將會以泛在連接為基礎,充分利用邊緣計算、機器學習來發揮能源電力數據的價值,能夠有效整合通信基礎設施資源和電力系統、燃氣、熱等基礎設施資源,使信息通信服務于多能源系統的運行,有效地為能源網絡中的各個環節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提高多能源系統信息化水平,從而改善現有能源電力系統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促進能源電力高效利用。

  負荷資源利用與需求響應

  需求側智慧用能管理是區域能源互聯、互動的有效途徑,也是綜合能源系統中重要一步。

  如何充分挖掘綜合能源背景下多類負荷聯合調控潛力,實現本地風光出力的精準消納,實現靈活用電資源配置,是負荷管理與需求側響應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意義上,區域調度中心作為區域電網的統籌者,負責采集電網的運行狀態、新能源出力變化等信息,判斷是否有需要進行負荷調控,按照區域電網優化目標制定區域調節信號,并給負載聚合商下達調整指令。

  而在新的環境下,負載聚合商將作為一個新的角色參與到智能電網系統結構中來,利用專業化的負荷資源整合手段來提供需求響應資源。隨著廣域測量系統技術的跟進和通信技術的逐步發展,聚合商可充分獲取負荷側資源信息,將分散負荷資源聚合,實施集中化實時調度。一方面,聚合商可充分發揮聚合負荷群響應容量大、響應快的特點,對電網需求進行響應,達到穩定負荷曲線的作用,另一方面,聚合商通過對負荷群的優化控制,為電網多場景需求提供調控資源,完成區域供需平衡目標。

  用戶側儲能

  用戶能源消費的實質是以電能為核心的多種能源類型的轉換。

  電能作為一種經濟實用、清潔且容易控制的能源形態,已經深入到社會生產各個部門當中,同時,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對于用戶很重要,電網停電可能給用戶帶來巨大經濟損失,儲能單元在電網架構中將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用戶側儲能的特點與用戶的用能需求密切相關。為了提高用電的可靠性,對電力供應的可靠性要求特別高的單位(例如醫院、銀行以及高檔商業大樓和賓館等)都有可能根據需要建設自己的儲能系統。為了降低用能成本,也已經有用戶側儲能項目應用于工商業企業,為了實現不間斷供電,促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微網用戶也成為儲能系統的受眾。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鈉硫電池安全性缺乏保障,飛輪儲能維護比較復雜困難,超導儲能和超級電容器均受限于材料科學發展,而鉛炭電池、小型壓縮空氣儲能、鋰離子電池等便于安裝,維護簡單,有較大應用前景。所以,目前適用于用戶側的儲能技術主要為電化學儲能,其他形式的儲能技術尚不具備商業應用的前景。

  氫能

  氫能可廣泛應用于燃料電池車輛、發電、儲能。

  作為清潔的二次能源,氫能具有可規模化儲存的特性,其廣泛應用可部分替代石油和天然氣,成為能源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應對氣候變化和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等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氫能產業鏈主要包括氫的制取、儲存、運輸和應用等環節。氫既可廣泛應用于傳統領域,又可應用于新興的氫能車輛以及氫能發電。

  為加快發展我國的氫能產業,相關城市與企業應依據目前的資源條件和能源產業狀況,在加強氫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推行氫源多元化及氫能多元化和規模化應用。

  除了利用富余風電、水電、光化學制氫,減少對清潔能源的浪費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中國豐富的煤炭資源。煤化工產業經過多年的研究開發,已具備良好的規模和經濟發展狀態,若將煤制氫與煤制油、煤化工產品等生產環節緊密結合、綜合利用,可獲得經濟、豐富的氫源。我國的煉油、化工產業以及工業含氫排放氣,也是重要的氫氣來源。

  當前氫能產業亟待解決的另一個關鍵環節是儲氫。目前,高壓及鋼瓶壓力儲氫難以滿足能源系統中氫能大規模應用的需求。相比之下,固態儲氫憑借其安全穩定的儲氫能力,是未來極具潛力的儲氫方式。

  綠色交通

  車用能源已經成為城市能源消耗的重點領域。

  當前我國城鎮交通正處于快速機動化過程,汽車保有量增幅過快導致石油消費快速增加、交通擁堵并加劇城市空氣污染。調整城市交通結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降低人均能耗和人均排放是發展城市綠色交通的關鍵措施。

  推進綠色交通能源系統既是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也是構建現代能源互聯網的重要抓手。隨著綠色交通能源系統與電動汽車用戶以及停車、出行等領域的相互信息共享與融合程度加深,綠色交通能源體系積累的數據量和數據價值將有顯著提升,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將成為未來智慧城市重要的數據引擎之一。

  未來,綠色交通能源系統發揮價值的關鍵在于把眾多分散且特性各異的充換電設施通過互聯網有效整合起來,并深入對接停車、出行、商業等領域需求,其業務架構將具有顯著的互聯網平臺特征。

  綠色建筑

  城市化對于能源的巨大消耗,使得社會對綠色建筑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

  截至2016年底,我國已選定4500多個綠色建筑評估認定項目,全國城鎮累計建設綠色建筑面積12.5億平方米。到2020年,50%的新住宅建筑將符合綠色建筑標準,我國市場將逐步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

  自2006年至今,國家共出臺十部綠色建筑評價國家標準。近年來,上海、浙江、江蘇等地陸續出臺了綠色建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建立和技術推廣。

  主動、系統化的建筑節能,包括了設備系統節能、綠色照明和運營管理優化。從設計之初即開始結合區域特色和當地氣候條件,逐步優化低能耗技術的使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除了節能,綠色建筑還需要節水、節地和節材。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的設計原則與概念是自給自足,爭取零排放,充分利用天然雨水、再利用再生水達到節約資源的目的,并保護環境。

  建筑材料的生產和制造過程中由于消耗了電力、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按照我國的建設水平,每平方米建筑物消耗的能源可用于生產50-60公斤的鋼和0.2-0.23噸的混凝土,具有很大的節能潛力。

  智能制造與城市能源

  我國智能制造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智能制造處在政策風口,正迎頭趕上。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發展智能制造的產業政策,從《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到《中國制造2025》再到《智能制造“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發布,都是以發展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目標,為實現制造強國規劃路徑。目前,我國智能制造產業體系已逐漸成形,2016年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儀表儀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部分裝備產業規模銷售收入已超過10000億元,還取得了機器人技術、感知技術、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等技術突破,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研發基地,但一些關鍵性技術仍舊依賴于進口,自主創新能力還較弱。

  智能制造需經歷自動化、信息化、互聯化、智能化四個階段,對應著智能制造體系核心環節的不斷成熟。智能制造產業范圍囊括汽車制造、能源生產、能源管理等多個工業領域。智能汽車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成為推動我國智能制造領域發展的重要力量;鋰電池、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天生具備智能發展的“基因”,其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已經啟動;能源智能管理針對不同行業、不同企業提供個性化的能源管理方案,將在生產過程中持續優化資源利用,最終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排放。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一本不卡影院| 久久久97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www|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牛牛影视| 黄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照片9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大胸 | 国产欧美激情| 国产免费亚洲高清|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7777|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日 | 亚洲伦理久久| 在线视频中文亚洲| 亚洲天堂男人|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婷婷|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 亚洲欧美成人| 欧美专区18| 免费欧美日韩国产三级电影| 男男成人高潮片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黄色片| 欧美午夜在线一二页| 国产免费成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淫| 91久久黄色|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视频| 亚洲资源av| 久久国产手机看片|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女性裸体视频| 久久久亚洲一区|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伊人婷婷久久| 99精品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欧美在线精品免播放器视频|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性图久久| 久久精品午夜| 欧美男人的天堂| 国产女主播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99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红桃| 亚洲一区尤物| 亚洲黄色在线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999| 欧美人与性禽动交情品|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青涩在线| 午夜久久影院| 免费在线看一区| 国产精品女人网站| 雨宫琴音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看过的日韩成人| 欧美亚洲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 国产日韩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的优点| 久久精品二区| 午夜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日韩av| 国产麻豆精品theporn|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观| 性欧美暴力猛交69hd| 亚洲深夜福利在线|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 国产免费亚洲高清|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欧美理论片在线观看| 黄色精品一区|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伊大人香蕉综合8在线视| 亚洲一品av免费观看|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美女性感视频久久久| 国产精品羞羞答答| 99精品99|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免费在线成人| 国内精品亚洲| 午夜在线精品| 午夜日韩av| 欧美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久久aⅴ国产欧美74aaa| 欧美一级二级三级蜜桃|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入口|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同亚洲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小蝌蚪| 亚洲人成人77777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在线| 久久五月天婷婷|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久久免费影院| 亚洲欧美999| 午夜精品视频| 国产美女精品| 亚洲欧美中文另类|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三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视频1区|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蜜臀| 一片黄亚洲嫩模| 亚洲午夜伦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亚洲一区在线看|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高清| 另类综合日韩欧美亚洲| 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一二三区|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欧美揉bbbbb揉bbbbb| 亚洲一级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99精品久久免费看蜜臀剧情介绍| 欧美日韩天天操| 亚洲一级黄色| 久久久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亚洲天堂av综合网|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莱园子| 欧美有码视频| 欧美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视频福利|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明星|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亚洲精品系列|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亚洲高清av|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电影观看|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 欧美日韩一卡二卡| 欧美一区二区女人| 欧美日本免费| 久久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www.|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不卡日韩|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韩国| 亚洲电影成人|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99re成人精品视频| 国内激情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区| 在线成人免费观看| 午夜久久电影网| 亚洲精品一区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网| 一区二区三区色| 欧美大片91|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亚洲精品系列| 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