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在一篇最新報告中,市場研究公司Omdia中國研究分析師夏茂森對MWC上海2025所呈現出的5G物聯網發展趨勢進行了復盤。
他指出,隨著發達市場首輪5G網絡建設基本告一段落,5G物聯網技術及其支撐的產業生態日趨成熟,5G物聯網正迅速成為物聯網領域的創新焦點。在2025MWC上海大會上,Omdia與行業專家共同探討了5G物聯網生態現狀,并剖析了該技術對多行業產生的變革潛力。
發展機遇:2G/3G關網與設備成本下降
全球范圍內從傳統2G/3G網絡向先進5G基礎設施的遷移正在重塑物聯網格局。隨著2G/3G網絡逐步停用以及5G網絡實現廣泛覆蓋,5G物聯網應用的潛力正在加速釋放。這一演進由多重因素共同驅動:傳統蜂窩技術逐漸式微、5G物聯網設備價格下降以及5G網絡的獨特能力。
2G/3G網絡關停釋放了頻譜與運營資源,促使設備制造商和服務提供商轉向新技術。5G網絡憑借超低時延、海量設備連接和高數據傳輸速率,非常契合新一代物聯網應用場景需求。其卓越的網絡性能可承載大規模物聯網連接,為智慧城市、工業自動化和車聯網等領域提供規模化部署基礎。
在規模效應、技術創新及芯片制造商競爭加劇的推動下,5G物聯網終端成本持續走低。5G通信模組均價同步下降,使其能夠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從消費級可穿戴設備到工業傳感器領域。成本降低加速了5G物聯網在先前受制于高設備成本行業的滲透。
5G的增強特性——如網絡切片、邊緣計算及強化安全協議——正催生新一代復雜關鍵型物聯網應用。例如,5G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可以支持自動駕駛車輛的實時控制,而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則可支持農業與物流領域的高密度傳感器網絡。
簡言之,2G/3G退網、5G網絡覆蓋不斷擴大與設備成本下降的疊加效應,為5G物聯網應用的爆發式增長奠定基礎。這將釋放跨行業新機遇,促使企業在部署和更新物聯網應用時更多考慮采用5G物聯網解決方案。
汽車物聯網:關鍵應用場景與挑戰
汽車物聯網作為5G物聯網的典型應用場景,依托5G提供的網絡帶寬與低時延特性,支持包括高級自動駕駛系統在內的各種車聯網服務。5G物聯網支持的精準定位能力,使其顯著區別于無法滿足現代汽車應用嚴苛要求的4G移動網絡。
隨著智能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道路上網聯車輛數量不斷增長,人們對汽車的技術需求也發生了顯著變化,5G物聯網成為這一轉型的核心使能技術。網聯汽車有望成為日常通勤場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通過導航、流媒體和自動駕駛等應用大幅提升數據消耗量,從而為移動運營商及其生態伙伴創造重要新增收入空間。
盡管潛力巨大,汽車物聯網仍處發展初期。例如,中國制造的許多電動汽車仍依賴4G SIM卡,4G網絡足以滿足音樂播放等基礎功能,這凸顯出當前市場的過渡屬性。與此同時,自動駕駛能力持續提升與監管框架的不斷完善,正為網聯汽車領域廣泛采用5G物聯網鋪平道路。
然而,汽車物聯網面臨著全球化挑戰。汽車制造商與車輛行駛地域常跨越國界,致使連接性與可擴展性變得復雜化。汽車物聯網的全球部署面臨著諸多重大挑戰,阻礙了無縫連接和可擴展性。其一是漫游復雜性,跨區域網絡覆蓋差異與碎片化漫游協議可能導致數據傳輸中斷,尤其在車輛跨境場景下;其二是監管碎片化,汽車物聯網解決方案需適應各國不同的監管框架,其中數據管理與所有權仍是核心議題。監管機構日益要求明確車輛生成數據的歸屬權、控制權及治理權,迫使供應商提供兼具合規性與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