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綜合《日經亞洲》、《經濟日報》、《鏡周刊》等媒體報道,在臺積電最先進的2nm制程即將量產之際,其2nm核心機密卻被員工竊取并疑似泄露給了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Tokyo Electron(TEL)相關人員,臺積電因此開除了多名員工,并就此事提起了法律訴訟,3名員工被捕。
竊取2nm機密,3名員工被捕
據知情人士透露,數名前臺積電員工懷疑任職期間,試圖取得臺積電2nm開發生產“關鍵信息”。盡管臺積電拒絕說明細節,但外界仍普遍認為與今年量產2nm有關,這也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制程工藝。
據了解,此次泄密事件與臺積電疫情期間產生的安全管理漏洞有關。疫情期間眾多企業普遍實施居家辦公制度,雖有效降低群聚風險,卻也讓原本嚴格控管的信息安全出現漏洞。
臺積電公司雖然進出皆有嚴格安檢,并且按照規定不得攜帶手機,員工也需進入臺積電才能接觸內部機密資料。但是,涉案工程師利用居家遠程辦公機會,使用臺積電公司配發的筆記本電腦,在家中登入臺積電內網,并趁開啟機密文件時,改用個人手機對著屏幕拍攝機密畫面,以規避數字監控系統。
臺積電近期主動發現機密檔案接觸異常,經內部調查后,發現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疑遭前員工及在職員工非法取得,于是火速鎖定相關員工,并在中國臺灣地區最高法院檢察署(簡稱“高檢署”)提起訴訟。
高檢署指出,智慧財產檢察分署于7月25至28日,執行臺積電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遭非法取得案,由檢察官指揮調查局新竹市調查站、資安站及北機站偵辦。全案共搜索6處地點,拘提陳姓、吳姓等6名工程師到案,申請羈押及禁止會見陳姓、吳姓等3名工程師獲批準。其中陳姓男子為臺積電前工程師,吳姓男子等2人為臺積電現任工程師。
據《鏡周刊》報道,陳姓前工程師分別從吳姓等2名工程師的電腦,拍攝了700多張、以及近300張制程技術照片,還有幾位臺積電工程師,也提供拍攝較不具機密性的個位數的制程圖,情節較輕,因此未被羈押。
更為離譜的是,其中1名臺積電工程師、1名某半導體設備大廠工程師,竟于上月,相約在竹科的星巴克翻拍機密資料,當場被檢調單位抓獲。
高檢署強調,檢方將全力調查被告非法取得臺積電核心關鍵技術營業秘密的動機及目的,厘清秘密有無進一步外流情事,依涉案被告等人犯罪情節及臺積公司受損情況,依法從嚴追訴犯行。
早在2022年,中國臺灣當局為保護敏感技術免受對手侵害,特別是針對半導體領域,頒布了《安全法》,明確界定核心關鍵技術清單,包括14nm以下先進集成電路技術。未經授權,或超出授權范圍復制、使用或揭露與核心技術相關的商業秘密,都視為違法行為。因此,該商業機密泄漏案屬于《安全法》范疇。
臺積電回應:零容忍
對于媒體報道臺積電2nm核心機密泄漏一事,臺積電于8月6日發聲明證實,因及早發現泄密事件,所以立刻做出懲處行動,并已開除多名員工,但還不知具體有多少人涉案。臺積電表示,對于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絕對徹查到底。
以下為臺積電官方聲明:
近期臺積公司在常規的監控情況下偵測到違規行為,經內部調查發現涉及營業秘密泄漏情況。由于臺積公司建立全面及完備的監控機制,得以及早發現,臺積公司已對涉事違規人員進行嚴厲懲處,并已采取相關法律行動,由于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臺積公司不便就細節多做說明。
臺積公司對于任何違反公司保護營業秘密及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秉持零容忍的態度,絕對從嚴處理,追究到底。我們致力于保護公司核心競爭力及全體員工的共同利益,將持續強化內部管理及監控機制,并在必要時與相關執法機構合作,確保公司競爭優勢及營運穩定。
或與Tokyo Electron有關
雖然高檢署及臺積電均未提及相關第三方企業,但據了解,檢方有搜查Tokyo Electron在中國臺灣新竹科學園區的辦公室。因此,外界認為臺積電員工竊取2nm機密一事可能與Tokyo Electron有關。
另有報道稱,被逮捕的3人為臺積電2nm試產人員,他們利用手機拍攝大量的臺積電2nm機密資料,并最終流向Tokyo Electron員工,這3人已經被直接開除。另外還有6人為研發中心人員,因提供2nm相關資料,被調離原單位。
需要指出的是,Tokyo Electron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設備廠商,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廠商,產品涵蓋薄膜沉積、涂布、顯影、蝕刻等制程。Tokyo Electron也是臺積電的主要設備供應商,并曾在2024年獲得臺積電“卓越技術合作”與“量產支持”獎項。
更為關鍵的是,Tokyo Electron與日本新創晶圓代工廠商Rapidus還有著深厚的聯系(Tokyo Electron本身也是Rapidus主要是設備供應商)。
Rapidus由曾任Tokyo Electron會長的東哲郎會長和日立制作所出身的小池淳義社長等14人于2022年8月成立,并引入了日本政府及眾多日本知名企業入股,該公司一開始就將研發目標鎖定為2nm制程,之后制定了2027年量產2nm芯片的計劃。
2nm制程技術研發難度極高,此前全球在研發2nm制程的廠商只有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三家廠商。Rapidus雖然引入了IBM作為技術合作伙伴,但是IBM的2nm技術一直是處于實驗室階段,在短短的3年之后,Rapidus在今年7月就完成了2nm晶圓樣品的生產,可謂是異常的神速。Rapidus 社長小池淳義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潛在客戶對Rapidus 的速度贊不絕口,而目前正和30-40家企業洽談。
因此,外界懷疑臺積電員工竊取2nm制程機密交給Tokyo Electron員工后,最終可能流向了Rapidus。但是,鑒于Tokyo Electron與臺積電多年的合作關系,Tokyo Electron公司可能不會主動參與到此事當中,不排除可能是員工個人行為。
對此,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則是在個人Facebook上表示,以前是臺積電員工離職帶技術到中芯國際,現在是員工竊取技術到日本新晶圓廠。當初拿了中芯國際10%股分,期待臺積電立馬起訴Rapidus及臺積電的設備供應商Tokyo Electron ,至少也要拿個Rapidus 10-20% 的免費技術股分。
針對相關報道,Tokyo Electron回應稱:“相關報導本公司不作任何評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