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消息,據外媒wccftech報道,英偉達(NVIDIA) 執行副總裁暨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近日在高盛 Communacopia + 技術會議上表示,介紹了對于H20在華銷售的展望,預計第三季銷售額將達50億美元。同時,她還談及了對于博通AISC芯片所帶來的競爭看法,稱英偉達GPU更具性價比,并披露了下一代 Vera Rubin AI GPU 的進展。
第三季H20收入或達50億美元
首對于對中國大陸特供的H20芯片,Colette Kress表示,在中美地緣政治問題影響下,阻礙了英偉達向中國銷售H20芯片獲取收入的能力。這也使得英偉達在二季度的來自中國市場的H20收入幾乎為零。不過,英偉達第二季的數據中心業務依然保持了同比56%、環比5%的增長。
根據Colette Kress的說法,英偉達已經從美國特朗普政府那里獲得了 H20 許可證。Colette Kress證實,英偉達已“獲得我們在中國的幾個主要客戶的許可”。她補充說,英偉達希望有機會完成發貨并將 H20運送給中國客戶。
不過,她補充說,“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地緣政治局勢影響,我們需要在兩國政府之間解決。”根據Colette Kress的說法,英偉達的中國客戶希望確保“政府對于向他們接收 H20 方面也受到很好的歡迎”。
多份報道表明,當地企業受官方態度的影響,正在更多地使用本土AI芯片而不是英偉達的產品。
即便如此,Colette Kress仍斷言,該公司認為“這種情況 (向中國出貨 H20) 很有可能發生”。據她介紹,雖然很難確定這批貨物應該增加多少額外收入,但它可能在 20 億到 50 億美元之間。
這也與她在第二季財報回應上的表述一致,如果中美之間的緊張關系得到緩和,英偉達第三季H20芯片出貨收入可達20-50億美元。
英偉達對于第三季營收的指引是 540 億美元(±2%),按中值計算,環比將增長15.6%,但是這并未計入向中國市場出售H20的營收。
Colette Kress表示,“我們目前對第三季度的展望目標是環比增長 17%”。這表明英偉達看好市場對于其產品的需求激增,以及第三季將獲得來自中國市場的H20銷售收入的看好。
GB300銷售將環比暴漲300%
今年第二季,Blackwell平臺營收已經達到了英偉達數據中心計算收入(Compute,包括GPU芯片收入為338億美元)的近70%。而新的Blackwell Ultra 的生產也正在快速增長。
Colette Kress也表示,“英偉達通過 GB300 Ultra 實現了規模化”。這種規模擴大讓一些人感到驚訝。她補充說,擴大規模是“無縫的,這是一個無縫的過渡,許多人不了解我們實際上能夠投放市場的規模和數量”。
因此,Colette Kress預計英偉達將在第三季度進一步擴大 GB200 和 GB300 機架的規模。她的評論與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一致,該報告表明英偉達可能會第三季度GB300實現300%的環比增長。
英偉達:GPU比ASIC更具性價比
目前在云端AI芯片市場上存在著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英偉達的AI GPU路線,另一種則是定制ASIC路線。特別是的對于很多的云服大廠來說,為了降低對英偉達的依賴,都在在加速投入ASIC 芯片,以減少采購高昂的GPU成本。比如,谷歌、亞馬遜、微軟等都有推出自己的AI AISC芯片。這也帶動了提供AI AISC定制服務的博通的業績增長。
博通上周公布的出色的財報,其第三季AI相關營收同比大漲63%至52億美元,預計第四季在客戶持續強力投資的推動下,AI營收將進一步升至62億美元,有望創下連續第11個季度增長的紀錄。博通還透露,其已從第四家主要客戶(外界猜測是OpenAI)手中取得價值高達100億美元的定制AI芯片(XPU)訂單。
這些利好消息刺激博通股價大漲。同時也使得英偉達的股價承壓。因為外界認為定制的AI ASIC芯片正在從與英偉達AI GPU競爭中取得成效。市場擔憂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能受到挑戰。特別是Google TPU 的發展也日漸成熟,AI大廠OpenAI 也開始加入ASIC自研項目的背景下。值得一提的是,市場消息傳出蘋果公司與Elon Musk 的xAI 也將加入ASIC 陣營。
作為AI芯片市場的霸主,英偉達CEO黃仁勛對于AISC能否在AI芯片市場贏得一席之地一直持懷疑態度。他在當地時間3月18日GTC大會主題演講結束后接受采訪時表示,“首先,我不知道他們怎會知道這種事(ASIC會拿下多少市場)。他們不知道正在打造的是哪款芯片。芯片是別人設計的,而博通只是ASIC設計服務業者。”相比之下,英偉達知道自己在打造什么、也明白其中蘊含的可能性,因為英偉達在設計AI訓練所需芯片方面擁有豐富經驗。
黃仁勛還暗示,博通未來的產品恐無法跟英偉達競爭。他說,“許多ASIC都被取消了。ASIC業者須設法擊敗市場上最優秀的產品,但他們怎會知道自己的產品是最強的、能獲得大量部署?”至于谷歌、亞馬遜、微軟、及谷歌研發的ASIC芯片是否會對英偉達帶來威脅,黃仁勛回應稱,“設計出一顆芯片,不代表就要把這顆芯片投入部署”。
然而,OpenAI的加入,博通AISC營收的持續大漲,似乎“打臉”了黃仁勛的預判。近期谷歌似乎也在推動其自研的TPU進入公開市場與英偉達競爭。
對此,Colette Kress在此次會議上強調,英偉達的策略并非追求單一ASIC 的低成本路線,而是聚焦于“每瓦性能(performance per watt)”與“性價比(performance per dollar)”,并通過GB200、GB300 機柜的快速擴張,展現整柜級(rack-scale)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優勢。
Colette Kress指出,AI 系統往往需運行4至6年以上,長期電力開銷遠超硬件成本,因此高性能與高能效并重的構架才是最佳選擇。
據她介紹,對推理模型產生更多Token和推理需求的個人占推理模型需求的很大一部分。推理模型很重要,因為如果它們成功執行,它們可以通過代理 AI 等形式進行工作。因此,英偉達專注于大規模創建大型人工智能系統解決方案。
“我們正在考慮創建大規模數據中心的立場,該規模可以做到性能最高,但每瓦性能最高,每美元性能也最高。……當您像我們一樣購買任何類型的大型系統時,您必須記住,您將在擁有完整集群的整個過程中持續使用電力供應,4年、6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擁有高性能對于確保正確解決為此所需的功率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如何考慮這種過渡和向全數據中心規模解決方案的轉變方面非常堅定。他們中的一些人專注于它,因為它是一種機架規模類型的功能。我們將所有不同的芯片放在一起,以便它們能夠協同工作,在正確的性能方面進行優化。所以我們對我們的計劃感覺非常好。”
Vera Rubin GPU已完成6顆芯片的流片
而在新產品方面,Colette Kress 透露,Vera Rubin GPU 已完成六顆芯片的流片(taped out)。雖然Vera Rubin GPU 還沒正式上市,但大型客戶已經開始排隊等候。
更驚人的是,光是為了部署Rubin,數據中心就預先規劃了數個GW 等級的電力供應——這相當于數座大型核電廠的發電量。顯示Rubin 系列有望成為下一輪大型AI 系統部署的核心。
Kress 補充說,作為英偉達為數據中心集成 Rubin 做準備的努力的一部分,英偉達 “已經討論了我們可能會看到Vera Rubin 的幾千兆瓦需求”,并且“在它準備好上市之前就已經描繪了這一點,隨著我們的前進,我們已經看到了價值千兆瓦規模的Vera Rubin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