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20日,AI芯片巨頭英偉達今天發布了202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隨后,英偉達CEO黃仁勛(Jensen Huang)、CFO克萊特·克羅斯(Colette Kress)出席電話會議,回答分析師的提問。
以下是英偉達第三財季業績和電話會議要點:
——營收為570.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50.82億美元增長62%;凈利潤為319.1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93.09億美元增長65%。
——英偉達第三財季營收和調整后每股收益均超出分析師預期,對于第四財季的營收展望也超出預期,推動股價在盤后交易中上漲超過4%。
——克羅斯重申,英偉達在2025至2026年的Blackwell和Rubin芯片訂單總額達5000億美元。
——克羅斯稱,GB300已超過GB200,占Blackwell架構芯片總收入的大約三分之二。
——英偉達在10-Q文件中表示,能源可能成為AI普及的瓶頸。
——克羅斯表示,由于地緣政治問題及當地競爭激烈影響,本季度面向中國的大額采購訂單未能落實。英偉達對無法向中國交付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感到失望,但仍致力于與中美政府持續接觸。
——克羅斯稱,第四季度業績展望中假設來自中國的數據中心或計算業務收入為零。
——黃仁勛駁斥泡沫論。“關于AI泡沫的討論不絕于耳,但從我們的視角觀察,看到的卻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需要說明的是,英偉達的加速器技術獨樹一幟,在AI的每個環節都表現出色,從預訓練、后訓練到推理部署。”他表示。
——黃仁勛稱,英偉達的供應鏈基本涵蓋了全球所有科技公司。未來四年,英偉達將繼續與富士康、緯創、Amcor、Spill等公司合作,擴大在美國的布局。
——談到英偉達面臨的最大瓶頸,黃仁勛表示,融資和電力供應等因素“并不容易”,但“都是可以解決的”。
——黃仁勛在快要結束電話會議時表示,推理是“最難的部分”。他表示,英偉達在AI的每個環節都表現出色,但推理“確實非常非常難”。
——截至發稿,英偉達股價在盤后上漲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