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應用從“訓練”向“推理”及邊緣設備延伸,帶動大容量DRAM內存需求持續增長,導致內存供應吃緊。據臺媒《經濟日報》援引業內傳聞報道稱,全球第三大存儲芯片廠商美光將暫停對渠道商及OEM/ODM廠商報價,后續價格可能調漲20%-30%。
供應鏈消息稱,美光已通知客戶,包括DDR4、DDR5、LPDDR4、LPDDR5等內存產品全部停止報價,規劃停止報價一周,且相關產品價格可能調漲20%-30%。這也是繼上周SanDisk將NAND Flash報價上調10%后,又一家存儲芯片廠商對旗下產品漲價。
據了解,此次漲價涉及的不僅是消費級與工業級內存產品,汽車電子內存產品產品漲幅更高,預計最高可達70%。供應鏈表示,美光高層觀察到客戶的 FCST(需求預測)顯示重大的供應短缺,因此緊急暫停所有產品報價,將重新調整后續價格。
業界人士稱,美光的動作反映在推論型AI服務快速興起的背景下,大容量儲存產品正出現結構性變化,且在全球云服務供應商(CSP)營收屢創新高,Google、Oracle等科技巨頭積極擴建AI基礎設施,并轉向高效能的推論應用,帶動市場對大容量儲存產品的需求大幅成長。
目前大容量HDD(機械硬盤)的交期幾乎已排到一年后,因此存儲業者積極醞釀Nearline SSD產品的開發,希望能將其與HDD的價差從目前的四至五倍壓縮到三倍左右,以提升客戶導入意愿。
在三星、SK海力士、美光將產能集中到DDR5和HBM,DDR4線逐步退場,需求卻沒有馬上消失,因為包括低價手機、機頂盒、車用、工控仍需要DDR4,在價量齊揚下,臺廠南亞科技、華邦電子正好逆勢補位。
業界透露,南亞科技受益于DDR4市場供給持續吃緊,第三季合約價傳出季增達70%,第四季再漲50%,華邦電子第三季合約價也上漲60%,第四季則以第二季低點計算漲幅達80%至90%,雖然現貨市場自第三季大漲后趨于穩定,但合約價仍維持攀升動能,而南亞科技在DDR4市場的稀缺地位,將為其后續營運改善的契機。
最新的財務數據顯示,南亞科技8月營收達新臺幣67.63億元,環比增長26%,同比暴漲141%,改寫43個月新高。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達新臺幣298.29億元,同比增長近20%。南亞科技預期,第三季產品價格與銷量同步成長,有信心毛利率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