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界動態 > 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背后:發射成本最高差6倍

國產商業火箭批量上天背后:發射成本最高差6倍

復用技術成破局關鍵
2025-10-20
來源:財聯社

10月19日訊,國產商業火箭發射頻次持續加快,“批量上天”態勢已現。

今日中午,中科宇航力箭一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采用“一箭3星”的方式,將中科衛星03星和04星等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成功。此外,僅今年8月,國內就完成9次商業發射任務,全年民商火箭計劃排期達至少20次。

近期全球商業航天領域同樣動態頻出,近日,SpaceX星艦V2完成第11次飛行試驗,標志著國際商業航天在可重復使用技術上持續突破,而這一進展也為全球產業競爭劃定了新坐標。

但熱鬧背后,行業潛藏的技術突破、產業鏈配套、生態構建等多重現實瓶頸愈發凸顯

技術層面,可重復使用技術的商業化閉環尚未形成。一位業內長期研發航天技術的高管指出,火箭重復使用是融合歸航、變推、回收等多領域技術的復雜工程,盡管國內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實現海上軟著陸回收、深藍航天完成百噸級發動機試車,但與SpaceX已形成的“回收-復用-迭代”成熟模式相比,仍有本質差距。

上述高管補充道,目前國內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單次技術驗證階段,火箭復用次數、回收成功率與成本控制效果均缺乏實戰檢驗,而星艦通過11次試飛已實現助推器精準著陸與在軌載荷釋放,“這種技術成熟度的代差,直接導致國內主力商業火箭運力難以匹配低軌星座規模化組網需求,在此背景下,亟需穿透'成本迷思',聚焦可回收復用技術的現實挑戰與突破路徑。”

商業火箭“批量上天”背后

星際榮耀董秘李勇鵬分析,僅8月份前25天,中國就完成9次發射,若每個月的發射頻次都維持這個速率,可接近每年發射100次。

“這8次發射,涉及8個型號5處發射場地,通過多型火箭多個發射場地齊上陣,來彌補單一型火箭、單一發射場地發射頻次不足的情況,中國商業航天確實已經入了快車道。”

不過,在發射頻次、入軌數量持續刷新紀錄的背后,更需清醒審視產業深層的差距與問題。不少人將發展瓶頸簡單歸為“火箭發射成本不夠低”,但這一認知顯然未能觸及核心。事實上,運力供給的嚴重短缺,才是制約行業規模化發展的核心癥結,成本問題反而更多是運力不足衍生的結果。

當下看,中美火箭運力相差約四倍—六倍左右。根據公開數據,美國SpaceX的星艦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50噸左右。而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是長征五號,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左右。從這一對比來看,中美火箭運力差距達到了六倍左右。

目前,中國已在積極發展重型運載火箭技術。根據相關規劃,長征九號預計在2035年以前完成研制,其低軌道最大運載能力可達150噸,地月轉移軌道能力可達50噸,屆時將與美國的星艦等重型火箭運力相當。

中科宇航董事長兼總裁楊毅強介紹,目前中科宇航固體火箭的發射報價約為每公斤6萬至7萬元,受發射模式影響,公司整箭包機因載荷獨享價格相對更低,拼箭發射因需協調多載荷適配與發射計劃,單位成本會更高。

“不過,隨著技術迭代,未來中科宇航力箭二號液體火箭憑借可重復使用技術(設計重復使用次數大于20次)、更優的推進劑成本(液體推進劑成本遠低于固體推進劑)及結構優化等優勢,發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2萬多元,接近國際主流低成本水平。”

一位商業航天業內人士稱,目前國內衛星發射費用存在明顯差異,主流商業發射報價集中在每公斤5萬-10萬元,但部分小型火箭或特殊軌道發射,費用仍可達每公斤15萬元。以此計算,一顆500公斤級的衛星,發射費用最高可能達到7500萬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低軌遙感、通信等中小型衛星領域,隨著衛星研制技術的成熟與成本優化,部分500公斤級衛星的制造成本已可控制在5000萬-6000萬元。這意味著在特定場景下,衛星發射費用甚至可能超過其本身的制造成本,成為制約衛星規模化部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中國和美國的火箭發射成本因火箭型號、發射方式及是否可重復使用等因素差異顯著。

中國方面,據公開資料,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2023年5次任務平均花費3.9億元/次,按5.5噸運力折算每公斤約7.09萬元;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2022年長光衛星采購價為1.13億元/次,以4噸運力計算每公斤約2.82萬元。

美國方面,SpaceX獵鷹9號火箭全復用狀態下發射成本約2000-2500美元/千克(折合1.4萬-1.8萬人民幣/公斤),不考慮助推器回收時成本略高但仍低于2.8萬人民幣/公斤;而Rocket Lab、Astra等小型衛星發射公司的發射成本則較高,約3萬-4萬美元/千克(折合21萬-28萬元人民幣/公斤)。

兩廂對比意味著,提升運力與復用率成為降低成本的關鍵。

可重復使用火箭成運力不足破題關鍵

火箭成本的“大頭”是發動機和箭體,一級箭體的成本占70%以上。因此,它是降低發射成本的關鍵。如果能夠回收火箭,實現可重復使用,便可以均攤每次發射的成本,從而顯著降低發射費用。但目前,國內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仍處追趕階段。

藍箭航天黨委書記田耀四披露,航天科技集團商業火箭公司、藍箭航天、星河動力、中科宇航等企業均已布局可回收復用火箭的研制(雖然各家企業進展不一、技術路線各異)。其中,藍箭航天朱雀三號計劃于今年四季度完成首次飛行與回收。在中國商業航天頭部企業的帶動下,整個行業正在從“一次使用”加速邁向“回收復用”的新階段。

田耀四進一步總結,為支撐未來萬顆級別的星座組網,行業亟需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高頻次、低成本、高可靠、大運力的運載火箭。具體而言,這類火箭應具備大運力與規模化能力、可重復使用能力、高可靠性與快速響應能力。

“我國商業航天的未來發展,不僅依賴運載火箭的突破,還需要衛星、發射場等基礎能力的全面升級。在此基礎上,應形成高性價比、高頻次發射、風險共擔的航天運輸服務體系,構建起與行業整體發展需求相匹配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動商業航天生態的成熟與壯大。”從這一維度而言,與其說“火箭運力不足是當前最大的瓶頸”,不如說我國商業航天正處在產業鏈全面爆發前必須經歷的最后陣痛期。

李勇鵬也認為,從商業火箭企業的實踐角度出發,火箭運力是制約行業規模化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但并非唯一的、或當前階段 “最大” 的系統性瓶頸。

“運力不足看相比誰來說,相比世界最先進水平,顯然有差距;在當下時點,現有的火箭產能和可靠性距離爆發式的需求,還仍有差距,還需要加大研發、生產投入的力度。但已具備滿足階段性、規模化組網需求的基礎條件。”

李勇鵬進一步表示,“按世界航天發展趨勢,支持萬顆級別星座組網,必須研制能夠可靠回收的火箭,才能顯著降低發射成本、提高發射頻次。如果靜態的看,目前的產能和發射價格都難以滿足未來2-3年爆發式需求,預計未來一到兩年內,中國的可重復使用火箭將有明顯的進展,隨著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發展,能夠顯著緩解未來2-3年“星多箭少”的局面。”

多家企業密集推進垂直回收驗證

目前,液體可回收火箭,已成為破局可重復使用火箭的核心發展方向。

液體可回收火箭特指“采用液體推進劑、主動力可多次起動+深度變推力,并依靠垂直反推或帶翼滑翔等方式把一級/整箭飛回來”的火箭。

綜合來看,其優點在于比沖高、推力可調,便于實時軌跡與推力優化,落點精度高;發動機、機體等“高價值部件”集中在一級,回收后經濟收益最大;復用次數多(Falcon 9 Block-5 設計 10-100 次),能把每公斤 LEO 成本壓到 1000-2500 美元,比傳統一次性火箭降 70-90%。

雖然固體火箭、混合火箭也能通過傘降等方式“部分復用”,但受限于推力不可調、落地沖擊大、檢修復雜,復用效益遠不及液體路線,所以市場關注度低。

因此,目前全球商業航天都把“液體+垂直回收”視為實現高頻次、大運力、低成本發射的主流路徑。

目前國內該領域內多家公司的垂直回收技術驗證進展迅速。

李勇鵬介紹,星際榮耀在2023年底,通過國內首次全尺寸的火箭一子級垂直起降試驗、以及復用回收試驗,率先完成了垂直回收、火箭復用相關技術的驗證;同時公司面向星座組網的雙曲線三號重復使用運載火箭也預計在未來一年左右實施入軌和回收的驗證。國內藍箭航天、上海航天等也開展了相關技術驗證。

田耀四表示,前期,在可回收復用火箭領域,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藍箭航天、星際榮耀、箭元科技等公司已開展了不同規模的垂直起降回收試驗。其中,藍箭航天先后完成了百米級和萬米級兩次垂直起降回收試驗,充分驗證了火箭回收過程中的關鍵技術與產品能力。根據多家公司已發布的研發計劃,我國在2026年上半年之前將有多型可復用火箭計劃實施飛行與回收任務。

“從實際工作進展來看,藍箭航天朱雀三號火箭非常有希望于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我國首次可復用火箭的入軌與回收,創造我國航天發展的新紀錄。“

楊毅強介紹,中科宇航在液體可回收火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主要產品力箭二號運載火箭計劃于2025年四季度進行首飛。

力箭二號首飛為不回收型,芯一級模塊主動力配備3臺YF-102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二級主動力采用1臺YF-102V液氧煤油發動機。后續回收型將使用中科宇航自主研發的力擎2號液氧煤油發動機。目前,力箭二號首飛箭已完成全箭總裝,進入總測階段。

楊毅強進一步表示,目前,中科宇航在可重復使用技術上已突破多項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力擎二號發動機半系統試車也取得了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批產能力也成為運力不足破解關鍵途徑之一,楊毅強進一步分析,現在看國內這幾家民營火箭公司,真正的競爭關鍵已非單純比拼“二代火箭”——也就是具備數噸至數十噸運力的中型、大型液體火箭——誰家先實現首飛,更核心的較量在于:誰家能在首飛成功后,最快把批產能力搭建起來。

當前衛星互聯網大規模組網需求已箭在弦上,僅靠單次發射驗證技術遠遠不夠,唯有形成規模化產能,才能匹配高頻次發射需求。

目前,力箭二號超級工廠可達年產20發中大型液體火箭的能力;星際榮耀落地生產基地后,已規劃雙曲線三號年產20發的能力;天兵科技也通過“三大中心五大平臺”布局,構建起天龍三號年產30發的制造體系。

實現從“單次試驗”到真正的可“批量交付”能力躍遷,或才是決定企業能否抓住行業機遇的核心競爭力。


subscribe.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可以免费看不卡的av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99精品久久| 亚洲男人第一网站| 亚洲性色视频| 亚洲综合色激情五月|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亚洲图片在区色|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蜜桃| 9l视频自拍蝌蚪9l视频成人| 亚洲精品资源| 亚洲毛片av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高清| 日韩写真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99热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四色影视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亚洲伊人网站| 午夜精品在线看| 欧美一区二区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久久er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伊人| 蜜臀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日韩av| 999亚洲国产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毛片软件|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www| 黄色在线一区| 最新日韩中文字幕|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亚洲一区二区av电影|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www成人_看片免费不卡|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av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毛片| 久久国产日本精品| 欧美v日韩v国产v| 欧美性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香蕉五月婷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 欧美大片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国产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黄色成人在线网址| aa成人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 亚洲在线成人精品| 最近看过的日韩成人| 亚洲资源av|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画质超高清 | 亚洲午夜91| 久久夜色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 久久精品免费|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av| 在线欧美日韩| 亚洲一区一卡|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激情欧美激情| 久久www成人_看片免费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欧美r片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播放| 日韩香蕉视频|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视频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 伊人久久噜噜噜躁狠狠躁|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另类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亚久久调教视频| 欧美午夜电影网|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二区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99| 久久久中精品2020中文|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一本久道综合久久精品|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18av| 影视先锋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影院红桃|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 午夜伦欧美伦电影理论片|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粉嫩高清在线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日韩男男gay无套| 欧美激情欧美激情在线五月| 亚洲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婷婷影院| 永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榴莲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国产欧美| 亚洲激情成人网|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999亚洲国产精| 欧美日韩国产区一| 99亚洲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孕妇 | 亚洲影音先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久久av红桃一区二区小说|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伊人成年综合电影网|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欧美精品一区三区| 中文一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黄色另类av| 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久久| 久久噜噜噜精品国产亚洲综合| 雨宫琴音一区二区在线| 日韩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一区高清|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欧美| 亚洲区一区二| 亚洲欧美精品suv| 国产真实精品久久二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 欧美日韩直播| 香港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高清自拍一区|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久久琪琪电影院| 亚洲人成人77777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中文一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九色蝌蚪自拍| 久久精品男女| 欧美香蕉大胸在线视频观看| 亚久久调教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 美腿丝袜亚洲色图| 亚洲免费观看| 久久本道综合色狠狠五月| 在线日韩中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视频| 激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 亚洲精品资源美女情侣酒店| 国产精品美女xx| 亚洲娇小video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高清在线完整版| 亚洲激情另类|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99视频+国产日韩欧美|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ww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 夜夜夜精品看看|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二区| 亚洲国产三级网|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免|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成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