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消息,據外媒Business insider報道,OpenAI CEO山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最近在Podcast 節目上,回應了外界對于OpenAI為何能承諾未來數年內投資超過1.5萬億美元投資的質疑。
根據此前的資料顯示,OpenAI在過去12個月內通過風險投資交易雖然籌集了約470億美元,估值也達到約5000億美元,但是其自今年以來已經簽署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交易,其中的交易方就包括了已經宣布的與AMD、英偉達、甲骨文、CoreWeave、博通、微軟、亞馬遜AWS等公司的合作協議。
比如,今年7月,甲骨文與OpenAI簽署3000億美元的云服務協議,該協議屬于總額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軟銀等機構也參與出資;
今年9月下旬,OpenAI與云計算服務商CoreWeave新達成一項價值 65 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兩家公司最初于去年 3 月簽署了一份價值 119 億美元的算力合作協議,又在今年 5 月追加了一份 40 億美元的協議。至此,OpenAI與CoreWeave簽署的合作金額達到了220億美元;
今年9月下旬,OpenAI 和 英偉達也共同宣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意向書。英偉達將向OpenAI 投資高達 1000 億美元,但是這個1000億美元主要是支持OpenAI部署至少 10 吉瓦的英偉達系統時使用。黃仁勛在宣布時表示,這相當于 400 萬到 500 萬個AI GPU。
10月6日,OpenAI與AMD宣布雙方達成一項6000兆瓦(6吉瓦/6GW)的協議,為OpenAI的下一代AI基礎架構提供動力,該基礎架構將基于多代AMD Instinct GPU。預計將耗資3000億美元,其中,AMD所獲得的芯片訂單可能將超過1000億美元。
10月13日,OpenAI和芯片設計大廠博通宣布達成合作,雙方共同開發10吉瓦(GW)規模的數據中心所需的定制AI加速器。OpenAI將設計這些加速器和系統,并與博通合作開發和部署。據OpenAI高管此前預估,按照目前的電力價格計算,每1吉瓦的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部署成本約為50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該10吉瓦項目的總投資將會高達5000億美元,其中如果按照目前英偉達GPU價值來算,占比可能將超過2000億美元,但是由于是OpenAI的自研芯片,成本預計會大幅降低,但價值占比可能仍將超過1000億美元。
10月28日,微軟與OpenAI宣布就雙方的合作關系達成一系列新協議。微軟將獲得OpenAI 27%的股權(目前價值約1350億美元),但是微軟將失去對OpenAI新云基礎設施業務的優先購買權,OpenAI承諾將購買2500億美元的Azure服務“作為補償”。
11月3日,OpenAI又與亞馬遜AWS達成協議,將采購價值380億美元的AWS云服務。其中包括數十萬個最先進的 NVIDIA GPU,并可擴展至數千萬個 CPU,從而快速擴展智能體工作負載。
至此,OpenAI近一年內僅正式公布的巨額投資都已經超過了1.5萬億美元!
因此,在此次的Podcast 節目當中,投資人Brad Gerstner 質疑OpenAI 年收入才約130億美元,為何卻承諾巨額投資。
奧爾特曼回應稱,他已厭倦這類質疑,“夠了。”他強調,雖然他們是在冒險,但對公司營利增長充滿信心。
奧爾特曼表示,OpenAI已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和算力,并與最大戰略伙伴微軟簽署數十億美元合作協議,微軟Azure云端提供計算資源和大量英偉達芯片,推動人工智能開發。OpenAI還押注種多領域,包括ChatGPT、企業API服務、云端業務及科學自動化。OpenAI最近也以多元產品線探索盈利模式。
對市場負面評論,奧爾特曼非常不屑地表示,許多擔心公司未來的人都很想買OpenAI股票。
OpenAI完成重組計劃并與微軟簽署新協議后,市場的OpenAI首次公開募股(IPO)傳聞不斷出現。最近報導顯示,OpenAI計劃以約1萬億美元估值IPO。
同時在該節目中接受采訪的微軟CEO Satya Nadella也贊同奧爾特曼,還稱贊OpenAI商業執行能力“難以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