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C8051F020與MXA2500GL傳感器的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方法
基于C8051F020與MXA2500GL傳感器的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方法
維庫開發網
摘要: 介紹了C8051F020及MXA2500GL的性能特點,并給出了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的架構及實現。該檢測方法以PC作為上位機,通過RS-485串行通訊,實現上位機與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系統的控制核心—C8051F020單片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并可以將檢測結果在上位機上顯示輸出。
Abstract:
Key words :

  摘要:介紹了C8051F020MXA2500GL的性能特點,并給出了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的架構及實現。該檢測方法以PC作為上位機,通過RS-485串行通訊,實現上位機與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系統的控制核心—C8051F020單片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并可以將檢測結果在上位機上顯示輸出。

        關鍵詞:C8051F020單片機;MXA2500GL傳感器;振動;分布式檢測 

        引言 

        由于加速度傳感器及電荷放大器的連接線纜的距離限制,采用集中的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在空間距離較遠的場合很難實現,其可靠性和抗干擾問題很難解決。常采用分布式檢測方法:即設置多個數據采集站點,每個站點采用一套單獨的數據采集和處理系統,通過網絡通信將各站點相互連結起來,然后由一臺系統機進行集中數據處理,提取相關特征信息。 

        C8051F020單片機性能特點 

        CYGNAL的C8051F020是集成模擬、數字信號的混合信號系統級SOC(System On Chip)單片機,與目前常用的51系列單片機指令集完全兼容。采用100腳TQFP封裝,體積小,運算速度快。它采用CYGNAL公司的專利CIP-5l微處理器內核。CIP-5l在提升805l速度上采取了新的途徑,即設法在保持CISC結構及指令系統不變的情況下,對指令運行實行流水作業。在這種模式中,廢除了機器周期的概念,指令以時鐘周期為運行單位。平均每個時鐘可以執行完l條單周期指令,從而大大提高了指令運行速度。

        與805l相比,C8051F020在相同時鐘下單周期指令運行速度為原來的12倍,整個指令集平均運行速度為原來805l的9.5倍,使CYGNAL單片機系列進入了8位高速單片機行列。同時,C805lF020單片機延續了C805lF系列特有的優先權數字交叉開關配置技術。這項技術的核心就是以硬件方式為內部的數字資源配置端口I/O引腳。與標準復用數字I/O不同,這種結構可支持更多的功能組合。PCA、比較器、定時器等按優先級別分配到所選擇端口上。使用者也可以只為所用到的數字資源分配I/O引腳。任何未配置使用的端口I/O被組合在一起,作為GPIO。 

        MXA2500GL加速度傳感器的性能特點 

        MXA2500GL是MEMSIC公司專利技術生產的雙軸式絕對模擬輸出加速度傳感器。它根據熱對流原理在兩個軸線都可以進行動態加速度(例如振動)和靜態加速度(例如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因此廣泛應用于汽車穩定性控制、安全性控制、接近角控制、血壓監視器、電子羅盤傾斜校正、數碼相機、電梯等領域。與普通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不同的是,MXA2500GL實際是按照標準CMOS工藝制造的單片集成電路,它的輸出是0.1~4.9V(5V電源的情況)的電壓信號,無需電荷放大器就可以直接與A/D卡相連,因此會使整個測試系統不僅結構緊湊,而且抗干擾性非常強。

        基本工作原理是:在硅片中心的空腔中懸掛一個氣體熱源,同時在熱源的4個對角(即2個軸線方向)處,均勻放置鋁/多晶硅溫差電堆(熱電偶)。當加速度為零時,熱源的溫度梯度是對稱的,所以4個溫差電堆的溫度相同,因此這2個軸線方向輸出相同的電壓。而任何方向的加速度都會擾亂這種平衡的溫度形式,使熱源的溫度梯度不對稱。根據熱傳導的自由對流原理,4個溫差電堆的溫度及其輸出信號—電壓都是不同的。但是這些電壓信號與加速度是成比例變化的。這樣通過測量電壓就可以確定加速度的值。在傳感器上有兩個相同加速度信號通道,一個測量X方向,另一個測量Y方向。圖1給出了它的基本結構。

圖1 MXA2500GL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圖 

        分布式檢測系統的硬件架構 

        系統以C8051F020單片機為從機,PC為主機。由于單片機體積小、功能強、價格低廉,因此性價比非常高。目前主流的PC有2個標準的RS-232串行口,采用的是EIA電平,而C8051F020單片機的TX引腳(發送數據)、RX引腳(接收數據)使用的是TTL電平,兩者之間進行可靠通信必須要用電平轉換芯片,系統采用MAX232/MAX485芯片。為了實現資源共享,任務分擔的目標,在分布式計算機系統中關鍵就是確保主機和各從機之間數據通信的準確可靠。

        由于PC機本身并不具備多機通信功能,所以目前普遍采用的通信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橋梁”硬件—多機通信卡。通信卡一般有兩種形式,應用最廣的是以51單片機為核心,結合8255、6116、2716等芯片構成的通信卡。該卡可以插在PC的擴展槽中,各從機與通信卡中單片機進行串行通信,而PC通過8255芯片與卡上的單片機進行并行通信。另外一種通信卡僅僅由單片機構成(也就是犧牲一個單片機做通信中轉),從機與通信卡及PC與通信卡之間都是串行通信;另一種方式是在PC的串口上軟件模擬51系列單片機串口可編程第9位數據功能實現多機通信,系統采用的是后一種方式。另外由于遠距離傳輸,系統中使用了MAX485芯片,同時還使用了光電隔離來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圖2給出了整體硬件架構。

圖2 分布式檢測系統的硬件架構 

        多機通信協議 

        C8051F020單片機具有適于多機通信的特殊功能,即方式2(3)。在這2個方式里,接收的第9位進入RB8,然后為停止位。串行口可程控為:當接收到停止位,只有當RB8=1時才產生串行口中斷。這個特性可由置位SCON中的SM2控制。多機通信中使用這種特性的方法是:當主機要發送一個數據塊給幾個從機之一時,它先發送一個目標從機的地址字節,地址字節第9位為1而數據字節第9位為0。當SM2=1時,數據字節不會中斷任何從機,然而,地址字節會中斷所有從機,這樣每一個從機可檢查接收到的地址,看是否為尋址自己。被尋址的從機將SM2位清0,準備接收傳送過來的數據字節,沒被尋址的從機保持SM2為置位狀態,繼續處理其它工作。C8051F020單片機方式3下的信息楨格式見圖3。

圖3 C8051F020單片機在方式3下的信息楨格式

  PC機的異步串行通信口是采用通用異步接收發送器(簡稱UART)為核心構成的。UART的產品型號很多,大多采用Ins8250芯片。對UART的編程實際上是對其內部寄存器的操作。UART內部寄存器共有10個。編程時首先要確定串行通信的數據格式,這是通過將選定的數據格式參數寫入到線路控制寄存器LCR來完成的,接下來需要將波特率因子寫入到波特率因子寄存器來確定雙方傳輸波特率,再通過讀線路狀態寄存器LSR來判斷芯片是否就緒或有錯等。通信線路控制寄存器LCR的格式如圖4所示。    
 
圖4 通信線路控制寄存器LCR 

        通過將參數字節寫入到線路控制寄存器,可以將UART編程為這樣的串行通信數據格式:1位起始位,8位數據位,1位奇偶校驗位,1位停止位,1幀共11位。既然能夠在PC機上實現1幀11位的數據格式,并且改變線路控制寄存器的D5、D4、D3位的值能將奇偶位設定為“恒1”或“恒0”,則若在發送地址幀時將奇偶位設定為“恒1”,在發送數據位時將奇偶位設定為“恒0”,便可以在PC機上模擬51系列單片機的多機通信持點,從而直接利用這種特點實現它們之間的主從分布式多機通信。
  
        主機和從機遵循主從原則,主機用呼叫方式選擇從機,數據在主機和從機之間雙向傳遞,各從機之間的相互通信需通過主機作為中介。主從機之間還應傳送一些供它們識別的命令和狀態字,如以00H表示主機發送從機接收命令,以01H表示從機發送主機接收命令等。 

        PC主機通信程序的實現方法 

        對PC機UART的編程是主機通信程序的核心。一般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對UART的操作。一種是直接訪問底層地址實現對LCR、LSR、波特率因子寄存器的操作,這種方法只適用于Windows9X.在WindowsNT環境下系統禁止用戶程序直接訪問硬件和物理地址,因此該方法不可取。具體過程是通過調用標準通信函數inp()、outp()實現的。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通信控件或WindowsAPI函數間接對LCR、LSR、波特率因子寄存器進行相關操作。因此本系統也使用MSComm控件,而WindowsAPI函數更適合在多現程領域應用。 

        結束語 

        實踐證明基于C8051F020單片機與MXA2500GL傳感器的振動信號分布式檢測系統性能可靠,大大的節約了成本,因此該系統在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的測試與診斷過程極具推廣價值。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狠狠亚洲综合| 欧美精品精品一区|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小蝌蚪 | 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日韩一区二区| 欧美成年人视频网站| 嫩草国产精品入口| 欧美aⅴ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另类国产ts人妖高潮视频|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 欧洲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高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久久精品理论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男女激情视频一区| 欧美精品激情| 国产精品sss| 国产精品私拍pans大尺度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高清视频| 亚洲电影av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极品| 亚洲图中文字幕| 久久丁香综合五月国产三级网站| 久久经典综合|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制服av| 久久aⅴ国产紧身牛仔裤|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人人看| 欧美xx69|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精品二区视频| 亚洲老司机av|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一本色道**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水蜜桃| 欧美精品偷拍| 国产女主播在线一区二区| 伊人成人网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精品| 亚洲专区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亚洲伊人观看| 久久中文欧美| 欧美色区777第一页|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 91久久午夜| 欧美亚洲免费电影| 亚洲另类视频| 久久成人综合网| 欧美激情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中文网丁香综合网| 最新日韩av| 欧美在线看片| 欧美日本亚洲| 狠狠色综合色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国产视频一区| 午夜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福利视频网站| 国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 欧美亚洲在线视频| 中文一区在线| 欧美11—12娇小xxxx|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精品| 亚洲黄色成人| 久久狠狠婷婷| 欧美亚洲网站| 欧美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免费看| 欧美在线视频播放| 午夜日韩福利|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9视频精品在线|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影院| 欧美日韩免费高清一区色橹橹| 加勒比av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欧美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按摩|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久久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欧美日本一区视频| 亚洲视频一二| 中文久久乱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精品一级爱片| 国产一区91|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成人综合网| 国产啪精品视频| 午夜在线视频观看日韩17c| 午夜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 亚洲视频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su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樱花| 一本色道久久加勒比精品| 亚洲色在线视频| 欧美三区在线| 亚洲神马久久|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对白|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有的能看 |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与欧洲交xxxx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韩国福利一区|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久久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av电影| 国产精品qvod|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99re88久久爱| 在线国产欧美|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欧美在线|欧美| 黄色综合网站|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一区二区| 欧美一级精品大片| 男女视频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在线观看日韩www视频免费| 亚洲毛片av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乱一性一交一视频| 久久婷婷麻豆| 亚洲伦理在线| 久久精品30|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精品四区|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午夜| 欧美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中文幕|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久久久有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视频啊美女在线直播| 午夜久久美女|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欧美|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电影下载| 久久www成人_看片免费不卡| 亚洲黄色成人| 久久成人18免费观看|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91精品网站| 新67194成人永久网站| 亚洲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视频| 在线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欧美制服另类日韩| 亚洲高清视频的网址| 欧美在线不卡| 亚洲毛片视频| 久久综合色婷婷| 亚洲一区二区少妇| 欧美国产欧美综合 | 午夜久久黄色|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发布|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欧美日本网站| 亚洲高清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国产女优一区| 亚洲欧美高清| 亚洲精品久久在线| 美女脱光内衣内裤视频久久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1区2区3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