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中國移動全球首發6G小規模試驗網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數驅新質?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 AI、5G-A / 6G、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今日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稱今年中國移動研發經費達 391 億元。 最新資訊 2031年通信AI市場規模將達388億美元 全球4G和5G的部署速度比商業服務的推進速度更快,6G預計到2030年也會到來,電信運營商如何以正確姿勢迎接未來? 目前,全球電信業界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其中一大方向是AI,日本NTT Docomo、韓國SK電信等代表,都在積極推進AI與通信融合,尋找新增長空間。 據研究機構數據,2021年全球通信AI市場的規模只有12億美元,到2031年將會增長至38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41.4%。 發表于:2/1/2024 通過10BASE-T1L連接實現無縫現場以太網 10BASE-T1L是在2019年11月7日經過IEEE認證的新以太網物理層標準(IEEE 802.3cg-2019)。這將通過與現場級器件(傳感器和執行器)的無縫以太網連接顯著提高工廠運營效率,徹底變革過程自動化行業。10BASE-T1L解決了至今為止一直限制在過程自動化中使用現場以太網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功率、帶寬、布線、距離、數據島以及本質安全0區(危險區域)應用。通過為棕地升級和新綠地安裝解決這些挑戰,10BASE-T1L將有助于獲得以前無法獲取的新見解,如組合過程變量、二次參數、資產健康反饋,并將它們無縫傳達至控制層及云端。這些新的見解將通過從現場到云的融合以太網網絡,讓數據分析、運營見解和生產力提高成為可能。 發表于:1/31/2024 華為完成聯通集團首個3CC商用驗證 華為中國官方發文稱,天津聯通近日攜手華為在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區完成聯通集團首個3CC商用驗證。 據了解,本次測試采用了3.5G 200M +2.1G 40M的三載波聚合組網方案,實測下行峰值速率可達4011Mbps。 發表于:1/30/2024 華為、中國移動開通全球首條5.5G示范路 近日,華為攜手上海移動、中國移動上研院等合作伙伴率先完成全球首條 5G-A 車聯網車、路、網、云、圖全要素驗證示范路線開通。 據了解,該路位于在上海浦東金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實現全路段時延低于 20ms@99%。 發表于:1/30/2024 工信部:推動第三代互聯網應用試點 1月29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運輸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未來產業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發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規模穩步提升。建設一批未來產業孵化器和先導區,突破百項前沿關鍵核心技術,形成百項標志性產品,初步形成符合我國實際的未來產業發展模式。 其中在“創新標志性產品”專欄,提到了“第三代互聯網”。 發表于:1/30/2024 聯想宣布摩托羅拉與夏普簽署通信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據聯想官網1月26日消息,該公司子公司摩托羅拉移動有限責任公司(Motorola Mobility LLC)與夏普就無線通信技術的交叉專利許可達成了一項全球協議。 發表于:1/30/2024 羅德與施瓦茨應ECOI委托基于ETSI 方法對冰島移動網絡質量進行基準測試 冰島電子通信局 (ECOI) 選擇羅德與施瓦茨(以下簡稱R&S)的移動網絡測試方案對該國三大移動網絡運營商的性能、覆蓋和容量進行評估和基準測試。 發表于:1/29/2024 基于雙線以太網的Modbus TCP-MQTT協議轉換網關設計 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雙線以太網憑借其數據傳輸和遠程供電能力、高效利用空間和節約成本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工業物聯和智能制造領域。設計了一種雙線以太網協議轉換網關,將雙線以太網Modbus TCP協議轉換為MQTT協議,并將數據發送到阿里云物聯網平臺。首先介紹了雙線以太網協議轉換網關系統使用的硬件和設計的軟件構架,再通過搭建實驗環境并部署EdgeX Foundry平臺驗證其可行性。測試結果表明,所設計雙線以太網網關的硬件能夠進行數據傳輸,雙線以太網網口在不同的帶寬和長度的條件下能達到理論的傳輸速率,雙線以太網網關的軟件能正常接收Modbus TCP數據并實現MQTT通信。 關鍵詞:雙線以太網;網關;協議轉換 發表于:1/26/2024 基于UltraScale架構FPGA的DDR3用戶接口優化系統 為滿足高速傳輸系統領域對于實時、高速數據采集與緩存的需求,結合Xilinx 提供的基于UltraScale架構的XCKU060,在了解FPGA與DDR3相應節點的定義與特性的基礎上,對其引腳進行合理分配連接,使其能夠成功在IP核上運行使用。為了方便用戶在軟件方面的使用,在此基礎上對其控制器接口引入讀寫FIFO和讀寫邏輯控制模塊,優化了接口封裝,并在VIVADO軟件對讀寫過程進行測試。該方法可滿足高速、大容量、實時數據的讀寫要求,充分發揮了DDR3存儲的靈活性。 關鍵詞:XCKU060;DDR3 SDRAM;讀寫方案優化;IP核應用;FPGA引腳分配;數據采集存儲 發表于:1/26/2024 PCIe總線DMA高速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針對數據傳輸系統中外設帶寬受限、有效帶寬低的問題,設計了一種PCIe總線的DMA高速傳輸系統。以FPGA為控制核心,采用PIO操作與DMA操作分時組合的控制模式實現全雙工DMA讀寫通道的傳輸層協議。PIO操作配合中斷實現指令與狀態實時收發,DMA模塊設計了一種兩段式切片的裁剪機制實現PCIe協議的傳輸長度控制,發送模塊設計請求仲裁邏輯實現請求事務的優先級仲裁,接收模塊采用本地緩存TAG標號的方法實現請求回應的實時管理并解決回應亂序問題。最后通過時鐘計數的方法測試傳輸速度,分析了影響讀寫傳輸速度的制約因素。經驗證,DMA寫操作有效帶寬已經達到75%,非常接近80%的理論極限,DMA讀操作也達到了60%。本設計解決了高速數據傳輸系統中的帶受限寬問題,具有一定的工程應用價值。 發表于:1/26/2024 ?…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