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星鏈衛星發射突破10000顆 10月20日1時32分,SpaceX再次發射了28顆星鏈衛星,不但創造了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復用31次的新紀錄,星鏈衛星的發射總數也突破了10000顆! 最新資訊 業界首個智能電信云產業白皮書發布 10月21日 當云與AI技術席卷全球,電信運營商的步伐也正在加快。近日,在Network X峰會期間,知名咨詢公司Omdia攜手華為及產業伙伴聯合發布業界首個聚焦智能電信云的產業白皮書——《Telco Cloud Manifesto: Building an Intelligent Telco Cloud Infrastructure for Service Innovation in the Mobile AI Era》,從全局視角出發,對電信基礎設施進行根本性重構思考,為運營商邁向AI時代提供了有價值的重要參考。 發表于:10/22/2025 星鏈衛星發射突破10000顆 10月20日1時32分,SpaceX再次發射了28顆星鏈衛星,不但創造了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復用31次的新紀錄,星鏈衛星的發射總數也突破了10000顆! 發表于:10/21/2025 產業里程碑 星閃數字車鑰匙藍皮書在京成功發布 10月17日,以“匯智聚能·網聯無限”為主題的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正在北京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期間,由國際星閃聯盟主辦的“《星閃短距通信技術的汽車數字鑰匙藍皮書》發布會”成功召開。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際星閃聯盟、東風汽車、華為、海思、銀基科技、遠峰科技等政府主管機構、主機廠及核心供應鏈的50余位嘉賓,共同到場見證這一凝聚產業智慧的里程碑文件正式“啟封”。 發表于:10/21/2025 國際電信聯盟ITU 6G信道模型起草組成立 10 月 20 日消息,從工信部網站獲悉,10 月 7-16 日,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通信部門第五研究組下設 5D 工作組(WP5D)會議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本次會議是 2027 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27)研究周期 WP5D 的第六次會議。國際電信聯盟 6G 信道模型起草組成立,北京郵電大學張建華教授擔任組長。 發表于:10/20/2025 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打通跨運營商可溯源VoWiFi首呼 10 月 19 日消息,據中國電信研究院公眾號,近日,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于山東成功打通業界首個跨運營商可溯源 VoWiFi 通話,為解決蜂窩網絡室內弱覆蓋導致的語音、短信難題提供跨運營商方案。 發表于:10/20/2025 一圖讀懂關于開展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的通知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部署開展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聚焦算力網絡發展,構建高速大容量、確定低時延、泛在廣覆蓋的城域網絡,在城域內提供毫秒級算力資源網絡通達能力,即面向基礎設施實現算力中心毫秒互連(<1毫秒),面向重點場所實現算力資源毫秒接入(<1毫秒),面向應用終端實現算力應用毫秒可達(網絡時延<10毫秒)。以專項行動為牽引,帶動產業各方聚焦暢通毫秒用算通道,在全國范圍內梯次推進毫秒用算網絡建設,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蓋、高效暢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網絡能力體系。 發表于:10/20/2025 遭美國網攻的國家授時中心有多重要 國家安全機關近期破獲美國針對國家授時中心的重大網絡攻擊案,掌握確鑿證據并挫敗其竊密與滲透企圖。自2022年起,美方利用境外品牌短信服務漏洞控制工作人員手機,2023年4月竊取身份憑證入侵內部系統,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動用42款攻擊武器多輪滲透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授時中心位于西安臨潼,承擔“北京時間”產生與發播,其原子鐘系統2024年1月起準確度全球居首,為通信、電力、金融等關鍵領域提供同步保障,攻擊若得逞將導致通信中斷、金融紊亂等嚴重后果。 發表于:10/20/2025 近地軌道的新危機:六年衛星數量激增76% 10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地球近地軌道正面臨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問題。自2019年以來,低地球軌道上的物體數量已從約13700個增長至超過24000個,增幅達76%。研究預測,到2030年,該區域的衛星數量可能突破70000個。 發表于:10/17/2025 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組織開展城域“毫秒用算”專項行動,聚焦算力網絡發展,構建高在城域內提供毫秒級算力資源網絡通達能力速大容量、確定低時延、泛在廣覆蓋的城域網絡,即面向基礎設施實現算力中心毫秒互連(<1毫秒),面向重點場所實現算力資源毫秒接入(<1毫秒),面向應用終端實現算力應用毫秒可達(網絡時延<10毫秒)。以專項行動為牽引,帶動產業各方聚焦暢通毫秒用算通道,在全國范圍內梯次推進毫秒用算網絡建設,到2027年基本形成全域覆蓋、高效暢通的城域毫秒用算網絡能力體系。 發表于:10/17/2025 新型監控威脅 Wi-Fi信號可隔墻識人 10月17日消息,《ACM數據科學》雜志刊登了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種令人擔憂的新型監控威脅:Wi-Fi信號可“隔墻識人”。 發表于:10/17/2025 ?…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