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星鏈衛星發射突破10000顆 10月20日1時32分,SpaceX再次發射了28顆星鏈衛星,不但創造了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復用31次的新紀錄,星鏈衛星的發射總數也突破了10000顆! 最新資訊 綠盟科技發布2025三季報 10月29日晚,綠盟科技發布了2025年三季度報告。綠盟科技立足自身業務,圍繞經營目標,做好“3+3+X+Y”戰略聚焦,不斷提升自身能力。以“數”與“智”為核心方向,聚焦AI安全、數據安全與實戰攻防三大領域,持續深化創新與落地,完善產品矩陣、積累標桿案例,共同推進重大項目加速落地,探索智能時代安全能力的新形態。 發表于:10/30/2025 基于區塊鏈的云邊協同大規模IoT數據完整性驗證 針對大規模物聯網(IoT)數據完整性驗證中存在的計算效率低和存儲開銷大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云邊協同大規模IoT數據完整性驗證方案。該方案通過以下兩個創新點實現優化:第一,引入邊緣節點協助區塊鏈智能合約完成驗證任務,既降低了區塊鏈的計算負擔,又通過智能合約執行仲裁算法保障了驗證公正性;第二,采用ZSS短簽名技術構建批量驗證協議,有效減少了數據塊標簽計算和區塊鏈存儲的開銷。最后,從安全性、復雜度理論分析和性能仿真驗證兩個角度證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實驗結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數據塊標簽計算效率上較傳統BLS簽名方案提升50.7%,驗證計算效率較同類型簽名方案提升29.3%。 發表于:10/29/2025 偽衛星信號的生成與應用研究 北斗B1I信號作為公開服務信號,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應用,為了避免北斗信號被不正當使用,需要對特定地區的特定衛星信號實施干擾。從生成式干擾角度出發提出了一種基于Quartus II平臺,以Verilog為硬件描述語言的北斗偽衛星(B1I)信號產生方法,并對此偽衛星信號進行仿真測試,結果顯示:偽信號使接收機三維定位產生顯著偏差(X:-9.35×104 m、Y:+8.69×105 m、Z:+4.81×105 m),鐘差估計值從-9.1 ms變為-1.7 μs,這為衛星導航欺騙干擾提供了有效的技術實現方法。 發表于:10/29/2025 約減輪數輕量級密碼PFP的密鑰恢復分析 PFP算法是2017年提出的一種借鑒國際標準PRESENT算法設計的輕量級分組密碼。它基于FeistelSP結構設計,采用比特置換技術,在軟硬件實現效率方面較PRESENT算法更高。為評估其抗差分分析能力,基于已提出的25輪區分器,在區分器之前增加1輪,之后增加2輪,形成28輪的結構。通過分析新增3輪的結構特點,構造符合區分器的明文結構,優化密鑰猜測順序;并利用提前拋棄技術,首次實現了對PFP算法28輪的密鑰恢復,比現有的最高攻擊輪數27輪多1輪。整個攻擊的過程需要263個明文的數據量,時間復雜度約為257.2次28輪加密,與整體34輪相比,還剩17.4%的輪數(6輪)作為安全冗余,這表明目前PFP算法仍然有足夠的安全性。 發表于:10/29/2025 "光纖上車"在即,三安寬溫VCSEL芯片助力車載光通訊產業化 隨著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不可逆趨勢。光芯片作為車載光通訊核心組件,直接決定系統穩定性與可靠性。三安光電旗下三安光通訊自主研發的寬溫域VCSEL芯片,率先突破車規級技術壁壘,實現超寬溫域穩定輸出,且已聯合頭部新能源車廠完成性能認證,充分驗證了車規適配性與系統兼容性,標志著國產車載光通訊產業化進入實質落地階段,為 "光纖上車"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堅實基礎。 發表于:10/29/2025 英偉達10億美元投資諾基亞 攜手推動AI- RAN和6G演進 當地時間10月28日,英偉達宣布斥資10億美元入股老牌電信設備廠商諾基亞,并面向6G推出一條新產品線Arc Aerial RAN Computer。 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今天我們宣布與諾基亞建立了合作關系,諾基亞是世界第二大電信制造商,這是一個價值3萬億美元的產業。”黃仁勛指出,全世界有數百萬個基站,雙方合作將能在新技術的基礎上,基于加速計算和人工智能改變行業。 發表于:10/29/2025 一種室內定位誤差分布評估與局部定位修復系統框架 在實際室內定位業務場景下,存在定位誤差分布不均勻、局部定位誤差超限的問題。針對此問題,研究設計了一種室內定位誤差分布評估與局部定位修復系統框架,采用空間三角剖分和等值線插值方法,對定位誤差分布進行量化評估和可視化展示,通過局部信號指紋圖修正對誤差超限區域進行局部定位精度修復。經實驗測試,該框架成功實現室內定位誤差空間分布的量化監測和可視化,通過局部定位修復有效提升了局部定位精度,驗證了所提出框架的有效性,為室內定位業務的局部精細化誤差監測和修復提供了可行方案。 發表于:10/28/2025 基于BM4D的即插即用層析SAR成像 層析合成孔徑雷達是一種先進的三維遙感技術,通過引入先驗模型能夠提高成像質量。現有方法通過顯式正則化算子約束重構過程,但其難以兼容非解析先驗模型。將快速迭代收縮閾值算法(FISTA)與即插即用(PnP)框架相結合,在迭代過程中插入基于四維塊匹配濾波(BM4D)的非解析插件,無需構建顯式正則化算子即可將其用于層析成像特征增強。實驗表明,所提框架具有快速收斂的優勢,通過該框架引入的BM4D先驗在針對具有復雜結構特征的目標成像時表現出優秀的性能,為非解析先驗在層析成像中的應用提供了通用化解決方案。 發表于:10/28/2025 區域網絡邊界識別技術研究 網絡邊界識別是進行網絡拓撲測量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前的區域網絡邊界識別技術主要基于對于區域網絡的抽樣探測和基于IP地址的地理定位技術進行邊界篩選的方法進行,此方法存在網絡拓撲獲取不完善、邊界驗證手段少等問題。針對此問題,提出了面向區域網絡邊界識別的高覆蓋探測策略和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區域邊界IP識別技術,通過設計探測點部署位置和目標覆蓋策略對區域拓撲邊界進行測量以提升發現邊界的概率,通過對WHOIS、時延、traceroute等多源信息進行獲取以補充邊界驗證數據來源,通過建立基于機器學習的驗證模型提高了區域網絡邊界識別的可信度及覆蓋率。將此方法應用于地區A的網絡邊界識別與驗證工作中,驗證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發表于:10/28/2025 基于位置等效的Link16終端低軌衛星接入設計 隨著信息化戰場的發展,Link16數據鏈在衛星上的應用正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星地融合是實現更高效、實時信息交換的重要方向,但在實際應用中,多普勒效應和信號時延帶來的挑戰不容忽視。提出了一種基于位置等效的 Link16數據鏈終端低軌衛星接入設計方案,通過計算時延中心處的時延值和多普勒值并進行信號預補償,消除了信號在星地傳輸帶來的大多普勒、對齊了衛星星載Link16時間基準,實現了Link16數據鏈終端低軌衛星接入設計,仿真表明方案可行,可支撐數據鏈天地一體化應用。 發表于:10/28/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