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引入EUV技術的6nm,才是真正的6nm! 展銳唐古拉品牌下的兩款5G芯片T770和T760,均采用6nm EUV工藝,為什么要強調EUV? 發表于:4/25/2021 蘋果最新芯片曝光:Apple M1X芯片,或為4nm工藝、16核 有外媒曝光了關于蘋果下一代芯片的最新信息。據稱,蘋果下一代芯片將是所謂的Apple M1X芯片,將采用ARM芯片的big.LITTLE設計,可以利用DDR5和PCIe 4.0,這意味著與M1相比,內存和SSD的訪問速度更快。 發表于:4/25/2021 中國一旦攻克芯片難題,芯片會變成白菜價嗎? 隨著中國芯片行業的崛起,不少朋友希望中國制造可以讓芯片價格大幅降低,從而復制之前中國在輕工業領域占領全球市場的軌跡。然而,這樣對于中國芯片行業真的有利嗎? 發表于:4/25/2021 AMD銳龍6000將突破5GHz大關! 縱觀近幾年的 x86 處理器,英特爾專注于打造 14nm,9 代酷睿已經達到 5GHz,10 代和 11 代更是突破了 5GHz。而 AMD 近幾年采用臺積電 7nm 工藝,頻繁更換架構,始終難以達到 5GHz。 發表于:4/25/2021 "缺芯"巨大沖擊,這家車企核心基地或停產! 自2020年12月初大眾因為大陸和博世的ESP芯片短缺停產開始,“缺芯”問題陸續影響全球車企,大眾、沃爾沃、通用、福特、豐田、本田、日產等跨國車企陸續表示,因半導體供應緊張而暫停部分工廠的生產計劃,涉及到多款熱銷車型。不久之前,國內新能源車新貴蔚來汽車等產能也因為缺芯受到限制。 發表于:4/25/2021 半導體供應鏈需求強勁,這家存儲廠商調漲產品價格 媒體報道,4月23日,群聯電子向客戶發出價格調整通知函,表示即日起調漲全系列快閃存儲控制芯片和模組價格,各產品線漲幅不同,但電源管理晶片或其他使用8寸晶圓廠制程的產品漲幅較高。 發表于:4/25/2021 車廠“造芯”記 前所未有的“芯荒”,引起了車廠對芯片的重視,各自尋求應對之策,包括如成立芯片應對小組、向供應商鎖定長期訂單等,同時使得更多廠商加入到“造芯”之列,以期在芯片供應方面掌握更多主動權,車廠造芯升溫。 發表于:4/25/2021 安謀中國最“神秘”產品線更新 在半導體行業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曾介紹過安謀中國的產品線、當中包括了CPU、AI、多媒體、安全、物理IP、系統IP和無線等一系列的產品。其中大部分我們也都曾做過了詳細的介紹。但在安全產品線方面,我們卻一直沒有過多涉及。 發表于:4/25/2021 蘋果M1芯片的繼任者曝光 隨著2020年末蘋果M1芯片的發布,新的蘋果產品系列已經推出了帶有新內部芯片的產品,包括新的iMac,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和新的Mac Mini。新的基于ARM的SoC對Apple來說是巨大的成功,因此我們都在等待聽到下一代Apple Silicon的更多信息,即所謂的Apple M1X芯片。 發表于:4/25/2021 X-FAB車用工藝推全新閃存功能,降低芯片成本 X-FAB近日宣布,模擬/混合信號和特種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領先代工廠X-FAB Silicon Foundries為其XP018高壓汽車工藝推出了新的閃存功能。 發表于:4/24/2021 技術壟斷破局,AutoChips如何加速汽車芯片國產化 “從現在的趨勢來看,整體市場的缺貨和國內需求的增加,國產汽車電子企業的發展處于一個非常好的時代。與此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自身與國際友商的巨大差距,希望能夠通過堅持不懈的技術創新與研發將差距盡可能縮小。”AutoChips徐臻淵表示,面對當前市場局勢,公司早已開始深化布局,擴展產品線,加快開發周期,以滿足客戶需求,推進國產化替代進程。 發表于:4/24/2021 英特爾第一季度財報公布,PC出貨量增長38% 近日,英特爾公布起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當季營收約197億美元,同比下滑1%,毛利率55.2%,同比下滑5.4%,凈利潤達34億美元,同比下滑41%。 發表于:4/24/2021 中芯國際出售子公司股權,交易價近4億美金 近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將出售其控股子公司中芯長電的全部股本權益,約占目標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的55.87%。本次交易總交易價格約為3.97億美元,交易收益有望實現2.31億美元。 發表于:4/24/2021 巧用示波器一步解決液晶屏驅動時序調試難題 摘要:調試液晶屏顯示異常時,需要通過異?,F象反復修改驅動參數,過程相當繁瑣。使用ZDS4054 Plus長存儲示波器,捕獲完整驅動時序,使調整液晶屏驅動參數變得簡單快捷! 發表于:4/24/2021 傳國內出現恐慌性備貨,漲價20倍買芯片 ? 據臺媒報道,國內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大陸3月進口價值359億美元的半導體,金額創單月新高。市場表示,半導體行業已出現恐慌性備貨,部分陸企在全球市場上,正在以最高20倍的價差收購芯片。由于安全庫存已經探底,所以目前采購就算不管價格、持續下單,也無法確保所需數量。 發表于:4/23/2021 ?…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