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Hmicro與ST聯合發布讓病患擺脫線纜束縛的無線穿戴式生物傳感器平臺 Hmicro公司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合作開發推出業內首個臨床級一次性智能感測貼和生物傳感器單片解決方案。新產品HC1100瞄準年消費量達到50億個的線纜連接穿戴式生物傳感器市場,例如生命體征監測器和心電儀導聯線所用傳感器。 發表于:4/7/2017 XP Power推出超小尺寸2W DC-DC轉換器, 適合醫療應用 XP Power 正式宣布推出需要輸入至輸出絕緣,適合醫療設備應用的超小尺寸2 W DC-DC 轉換器IML02 & ISM02系列。這兩款產品提供4000 VAC加強絕緣,300VAC工作電壓下一級MOPP(IML02模塊為250VAC),可適用于與病人接觸的設備,漏電流為很低的2µA。 發表于:4/7/2017 據說市面上追求極致低功耗的血糖儀都這么做 32位微控制器 低功耗MCU 高性能MCU Renesas MCU 血糖儀設計 可穿戴終端設備入侵到醫療電子領域后,便誕生了可穿戴醫療設備,并且由于其具有的技術優勢和市場潛力大有異軍突起之勢。根據IMS Research高級分析師的說 發表于:4/7/2017 Linear:醫療電子產品市場動向 近幾年,醫療電子尤其是便攜式醫療發展迅速,針對醫療電子領域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 Linear 的市場經理 Alison Steer,以下是采訪內容:請問醫療電子市場出來哪些新動向? 2016年的市場走勢如何?家用醫療保 發表于:4/7/2017 大腦褶皺如何形成?3D打印來解答 人腦有明顯的丘峰和溝谷,從進化角度很容易解釋,但人們卻很難理解大腦褶皺的形成細節。據美國哈佛大學網站消息,該校研究人員與芬蘭和法國科學家合作,證明了雖然細胞許多分子過程很重要,但最終導致腦褶皺形成的是腦皮層變形的力學不穩定性機制。 發表于:4/7/2017 基于改進神經網絡的糖尿病生化指標值預測 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其生化檢驗指標的變化受患者基本特征、指標等影響。文中針對預測患者糖尿病生化指標的問題,結合神經網絡等機器學習方法,構建了一個基于改進神經網絡的糖尿病生化指標預測模型。該模型考慮了糖尿病生化指標和患者的基本特征對指標的影響,同時又將患者之前的檢驗數據樣本加入到模型中。實驗證明,對于糖尿病患者的指標數據,3個主要血檢指標預測訓練集的R2值達到0.772 1、0.551 8、0.706 3,測試集的R2值達到了0.644 7、0.584 0、0.804 6,對比實驗也證明了該模型相較于常用的機器學習模型有著更好的預測效果。 發表于:4/7/2017 動態心肌負荷CT灌注成像挑戰心臟MRI 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大學醫學院Markus Weininger帶領的研究小組初步研究發現,心臟MRI可能會 發表于:4/6/2017 測降血糖的新型石墨烯貼片,讓糖尿病患者的免受扎 對于糖尿病人來說,比起忌口更為痛苦的應該就是每天需要刺破手指監測血糖變化,以及依照三餐注射胰島素。但更為虐心的則是,一旦自己在胰島素注射量上出現偏差,不但對于血糖控制沒有幫助,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發表于:4/6/2017 LG伊諾特開發了世界上第一70mW的UV-C LED LG伊諾特 已開發出世界上最大功率的殺菌用 UV-C LED,波長為 280 納米 (nm) 的 1 個 LED 光功率高達 70毫瓦 (mW) 。 殺菌力比現有 40mW 級別 LED 高 1.5 倍,可對流水和空氣進行殺菌。 發表于:4/6/2017 采用ARM+Android的智能近視分析儀 新醫改啟動以來,加快推進了醫療衛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醫療正成為整個醫療產業的熱點,有助改善看病難題,提高醫療機構的工作效率,人們在社區或家里就可以享受到醫療服務。醫療終端設備的小型化,信息化,智能化,為智能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智能醫療對于醫療設備制造商、芯片企業、應用開發等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是一座“金礦”、一項潛力極大的“朝陽產業”。 發表于:4/6/2017 基于微功耗IC設計功能更齊全心率監護儀(HRM) 運用多種最新微功耗、高精度IC芯片,可以設計出一款功能更加齊全的低功耗心率監護儀(HRM)。本文旨在討論這些芯片和功能。 發表于:4/6/2017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數量激增背后的喜與憂 當生命不可挽救時,“自愿、無償”捐獻能用的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動選擇。然而,器官捐獻,這項在21世紀才在我國起步的事業,發展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發表于:4/6/2017 AI醫療研究的現狀和未來 近日,由智能醫療影像平臺初創企業匯醫慧影舉辦的“醫療人工智能前沿峰會”在北京舉辦。會議現場云集了飛利浦、西門子,以及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等智慧醫療學界、業界專家,共同討論人工智能化影像技術的發展預見和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的未來醫療場景想象。 發表于:4/5/2017 大腦移植技術令美癱瘓男子具備意念控制能力 據英國路透社 3 月 29 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 28 日宣布,美國一名癱瘓 8 年的男子借助大腦與計算機接口技術,成功用意念控制自己的手臂進行自主進食,靠自己吃下了一些土豆泥。該技術可以讀取他的想法,并傳送信號來實現其手臂的運動。 發表于:4/5/2017 近視眼的朋友的福利,這個鏡片能讓你重返5.0視界 據了解,來自加拿大的科技公司Ocumetics研究出來的仿生鏡片,可以讓視力瞬間恢復到5.0。下面就隨醫療電子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發表于:4/5/2017 ?…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