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窺見醫療保健未來 從尖端可穿戴與傳感器技術談起 從今日的尖端可穿戴式與傳感器技術,可窺見醫療保健的未來。新一代的生物傳感器與生物電子系統,很多都是設計為搭配智能手機,跨越多個先進技術領域:光 學、表面電漿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電化學(electrochemistry),以及它們之間的近場通訊(NFC)。 發表于:1/22/2016 Molex:診斷設備將成醫療電子增長點 Molex認為,醫療電子在 2016 年的增長會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病房和醫生辦公室(而不是醫院設備)中可以使用的體系越來越小、性價比越來越高的診斷設備的發展。這樣一來,傳感器、無線 IC 和片上系統設計的發展將會刺激智能醫療設備的增長,在中國尤為如此。 發表于:1/21/2016 生物傳感聯姻智能手機 智能醫療指日可待 近日,IBM在今年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大展上,宣布與醫療科技公司美敦力合作,開發專門監控糖尿病相關數值的APP,能在危急情況發生前先提醒患者。 發表于:1/21/2016 ADI:中國的醫療電子產品將向中高端系列延伸 ADI作為在傳感器及模擬混合信號的領先供應商,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也會緊跟客戶及市場發展趨勢,繼續加強業內領先的MEMS技術、模擬混合信號處理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的投入,并繼續加大系統方案開發的力度,包括硬件平臺及相應軟件算法的開發,同時也包括相關系統應用的技術人員的投資,推出一系列適合穿戴式電子需求的半導體產品及參考設計,并用專門的醫療保健團隊提供系統級包括軟件在內的全方位的方案。 發表于:1/20/2016 物聯網時代下 智慧醫療蓄勢待發 物聯網技術開啟了萬物互聯的時代,并且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加速推進及物聯網技術對各行業的逐步滲透,“智慧+”概念應運而生,諸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開始 “遍地開花”,可以說,物聯網技術給各行業帶來產業模式上的“新革命”。智慧醫療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部分,更是受到推波助瀾的影響,那么物聯網技術給醫療產業帶來哪些顛覆性的變化?群雄又是如何逐鹿智慧醫療領域的? 發表于:1/20/2016 凌力爾特:家用醫療保健設備將是一個大市場 ?家用醫療保健設備的商機越來越大,這類設備有助于確保經濟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可減輕醫院的負擔。未來,家用醫療保健設備將是一個大市場。?針對這一市場,凌力爾特提供兩種最新突破性的 ADC 產品。第一款是 LTC2387 以針對醫療成像應用。 發表于:1/18/2016 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為可穿戴健康和保健應用提供超低功耗方案 中國,北京。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推出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MAX30102,幫助設計人員加速可穿戴健康產品的上市時間。這款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的功耗極低,完備的系統方案有效節省空間、簡化移動及可穿戴設備的設計流程。 發表于:1/15/2016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擬定 基因測序五年內達百億規模 “中國人群精準醫學研究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由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牽頭、多個院所參加,將在4年內完成4000志愿者的DNA樣本和多種表現型數據的采集,并對于其中2000人進行深入的精準醫學研究,包括全基因組序列分析,建立基因組健康檔案,針對一些重要慢性病的遺傳信號開展疾病風險和藥物反應的預警和干預研究。業內人士表示,精準醫療計劃將催生上萬億的市場,其中基因檢測服務業五年內達到百億級。 A股上市公司中,除達安基因、迪 發表于:1/15/2016 醫療物聯網如何破解醫院管理難題 2015年醫療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為410億元,IDC預計到2020年將會發展至近2000億元,2015-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36.1%。從智慧醫療到移動醫療,從遠程醫療介入到醫療物聯網落地,作為被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醫療物聯網正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作為影響社會大眾最廣泛的應用體系,醫療物聯網所帶動的臨床信息系統、智能移動臨床、手術示教、藥械追蹤、智能安防系統、患者意外告警及救助系統、無線定位系統、無線溫度監測、智能病房等產業類型,成呈現出聚集發展的態勢。 發表于:1/15/2016 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為可穿戴健康和保健應用提供超低功耗方案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推出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MAX30102,幫助設計人員加速可穿戴健康產品的上市時間。這款脈搏血氧及心率監測集成傳感器模組的功耗極低,完備的系統方案有效節省空間、簡化移動及可穿戴設備的設計流程。 發表于:1/13/2016 意法半導體(ST)推出新款ToF測距傳感器, 開辟在機器人和物聯網市場領域的應用 中國,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領先的半導體供應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發布了第二代激光測距傳感器。新款傳感器VL53L0基于成功的FlightSense?技術,實現更快、更遠、更精確的測距功能,大幅提升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拍照性能,為機器人、用戶檢測、無人機、物聯網和穿戴式裝置市場開拓新的應用機會。 發表于:1/12/2016 2016~2018年智慧醫療服務支出CAGR達60% 隨著網際網路與物聯網(IoT)持續發酵與帶動,智慧醫療相關產業將在2016年加速成長。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究所預估2018年全球智慧醫療服務支出,如遠端監測、診斷設備、生活輔助、生理數據監測等,將達300億美元,2016~2018年全球智慧醫療服務支出復合成長率(CAGR)約60%。 發表于:1/12/2016 【重磅消息】核磁 超聲 心電等20種醫械將取消關稅 如今,國內的醫械市場雖然有了國產一些的一席之地,但主要市場仍然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械企該如何應對呢? 發表于:1/12/2016 一種改進SOM的雙目視覺特征點快速匹配方法 針對未知非結構化室內環境中雙目視覺機器人路標特征匹配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改進自組織映射網絡(Self-Organizing Map,SOM)的雙目視覺特征點快速匹配方法。對雙目視覺獲取的環境圖像提取SIFT特征向量作為改進SOM的輸入,利用獲勝者計算技術完成對輸入SIFT特征點的快速匹配,SOM競爭學習過程中用街區距離與棋盤距離的線性組合作為相似性度量函數。實驗結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路標特征匹配的時間和效果上優于傳統SIFT和SURF特征匹配的方法,且能滿足實時性要求。 發表于:1/4/2016 大腦芯片首次進行人類測試 增強記憶指日可待? 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經歷著失憶的痛苦。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量退伍軍人和足球運動員的創傷性腦損傷,比如老年人的腦中風和老年癡呆癥;甚至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的大腦正常老化。記憶的喪失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神經科學家正致力于電子療法。由DARPA資助的南加州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Theodore Berger博士,正在測試一個增強記憶的植入設備,該設備能模仿形成新長時記憶時的信號處理過程。 發表于:1/4/2016 ?…311312313314315316317318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