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兩會代表提案的關鍵詞 今年的兩會已落下帷幕,“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安全”再次成為眾多代表委員提案和議案中的關鍵詞。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已對國家、社會及個人造成巨大威脅。 下面就一起看看對于解決所面臨的網絡安全問題,代表委員們都有哪些好的建議。 最新資訊 英特爾攜手殼牌推出至強處理器數據中心浸沒式液冷散熱方案 5 月 15 日消息,英特爾當地時間 13 日宣布攜手石化巨頭殼牌推出基于至強處理器的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英特爾攜手殼牌推出至強處理器數據中心浸沒式液冷散熱方案 在 AI 和計算能力飛速發展的當下,數據中心對強大基礎設施的需求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散熱問題也愈發凸顯,散熱能力卓越的浸沒式液冷因此備受關注。但浸沒式液冷的部署仍面臨著業界缺乏經過驗證且易于部署的解決方案的瓶頸。 發表于:5/16/2025 ATK 蜻蜓A9系列中大手全能鼠標,百元屠榜! 日前,ATK GEAR 發布 蜻蜓A9系列鼠標,該系列鼠標專為中大手用戶精心研發。鼠標采用對稱式設計,飽滿的背部弧線能夠完美貼合掌心,提供長時間使用的舒適感;再加上僅53g的輕量化機身,極大減輕了手腕負擔。 發表于:5/16/2025 英特爾Nova Lake-S處理器被曝有望包含搭載bLLC緩存的型號 5 月 15 日消息,兩位消息人士 Haze (@Haze2K1) 和 Raichu (@OneRaichu) 昨日在 X 平臺上就英特爾下一代全新架構臺式機處理器 Nova Lake-S 的具體設計進行了探討。 發表于:5/16/2025 AI時代 軟件工程崗位成微軟裁員風暴重災區 5 月 15 日消息,在微軟近日宣布的大規模裁員中,受到沖擊最大的是那些直接參與產品研發的員工。這表明,即便是軟件開發人員,在人工智能時代也面臨失業風險。 發表于:5/16/2025 Meta旗艦AI模型Behemoth被曝遭遇技術瓶頸 5 月 16 日消息,華爾街日報昨日(5 月 15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 Meta 公司推遲了其旗艦 AI 模型“Behemoth”的發布計劃,引發內部對數十億美元 AI 投資方向的擔憂。 發表于:5/16/2025 Arm宣布根據終端市場調整CSS命名架構 5 月 16 日消息,Arm 當地時間昨日宣布為其每個終端市場的 CSS(注:計算子系統)預驗證 IP設計組合引入新的產品命名架構,未來 IP 編號也將得到簡化。 發表于:5/16/2025 鐵威馬D4-320U:高性能USB3.2直連存儲設備助力企業存儲升級 近日,鐵威馬推出專為服務器存儲擴容設計的高性能 USB 3.2 直連存儲設備 ——D4-320U,為廣大企業用戶帶來靈活高效的存儲擴展新方案,一經推出便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發表于:5/16/2025 我國預備修訂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條例 一是完善了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注冊和確權程序,強化知識產權源頭保護。要求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文件能夠清晰展示和確定布圖設計受保護的內容,并將不符合該要求的情形作為駁回和撤銷的理由。增加依申請啟動撤銷程序的規定,以便更好地平衡各方權益。二是加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保護,有效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明確專有權保護范圍以提交的復制件和圖樣為準,布圖設計的獨創性聲明用于解釋復制件和圖樣。新增誠信原則相關規定,引入對嚴重故意侵權行為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增加訴前證據保全的相關規定,以便更加有效地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降低維權成本。三是促進布圖設計實施和運用,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增職務創作獎酬的相關規定,規定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應當在布圖設計登記后,對創作布圖設計的自然人進行獎勵,布圖設計實施后,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利益,對創作布圖設計的自然人應當給予合理報酬。完善布圖設計共有權人行使權利以及專有權轉讓、許可和質押等相關規定,更加充分激發創新創造熱情。 發表于:5/16/2025 美國ITI為何選此時間節點發布《量子技術政策指南》 2025年4月14日,美國ITI(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發布《量子技術政策指南》。目前美國正處于多個方向量子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關鍵窗口期,ITI認為在量子技術領域尤其是量子計算方面搶占先機,能夠為美國帶來顯著的戰略優勢,ITI在此時間節點發布的指南聚焦于建言美國政府全力解決產業化瓶頸問題。目前中美在三大量子產業化方向各有優勢,專利數量及產業化配套水平差異較大,預計中國將按照差異化路徑進一步開展量子產業競賽。 發表于:5/16/2025 人形機器人數量最終或達到數百億 馬斯克在利雅得舉行的沙特-美國投資論壇上預測,人形機器人數量最終將達到數百億。馬斯克說:“我認為每個人都會希望擁有自己的機器人,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擁有自己的C-3PO或R2-D2(《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機器人),但會更好。” 山西證券分析指出,國內機器人產業趨勢持續強化,科技廠商、車企等加快布局的同時各類展會活動密集開展。人形機器人作為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載體,其后續應用場景想象空間極大。行業2025年進入量產元年,隨著數據積累、大模型迭代以及硬件成本下降人形機器人大規模走向工業以及家用場景值得期待。 據財聯社主題庫顯示,相關上市公司中: 瑞迪智驅諧波減速機可適配人形機器人。 柯力傳感向人形、協作、工業機器人客戶供應力矩、六維力傳感器,公司六維力傳感器樣品已經通過華為測試并成功交付。 發表于:5/16/2025 ?…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