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案 風河與英特爾合作向FlexRAN提供領先5G vRAN解決方案[通信與網絡][5G] 全球領先的智能系統軟件供應商風河公司近日宣布,正在與英特爾合作開發5G vRAN解決方案,其中集成了Intel FlexRAN參考軟件,適用于第三代Intel Xeon可擴展處理器,內置人工智能加速功能,同時還配備了Intel Ethernet 800網絡適配器和Intel vRAN專用加速器ACC100,可與Wind River Studio完美協同。此項合作將基于這些創新進一步展開,并針對未來的下一代Intel Xeon可擴展處理器(Sapphire Rapids)所提供的新功能做進一步的優化。此項合作解決方案是基于英特爾和風河在Verizon所實現的5G里程碑項目打造而成,在這個項目中Verizon完成了全球第一個端到端完全虛擬化5G數據會話。 發表于:9/5/2021 10:47:07 PM 第三代半導體熱潮“帶貨”沉積設備需求,供應鏈與服務本地化成關鍵考量[電子元件][消費電子] 隨著中國“十四五”規劃的提出、以及全球科技產業對于“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達成共識,以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新材料憑借高擊穿電場、高熱導率、高電子飽和速率以及抗強輻射能力等優異特性,成為了支撐5G基建、新能源產業、特高壓、軌道交通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電力電子和射頻電子總產值超過100億元,同比增長69.5%。其中,SiC、GaN電力電子產值規模達44.7億元, 同比增長54%;GaN微波射頻產值達到60.8億元,同比增長80.3%。 發表于:9/1/2021 10:08:00 PM 仿真看世界之650V混合SiC單管的開關特性[電子元件][其他] 英飛凌最近推出了系列650V混合SiC單管(TO247-3pin和TO-247-4pin)。用最新的650V/SiC/G6/SBD續流二極管,取代了傳統Si的Rapid1快速續流二極管,配合650V/TS5的IGBT芯片(S5/H5),進一步優化了系統效率、性能與成本之間的微妙平衡。 發表于:8/31/2021 2:16:00 PM 如何借助Virtual Antenna技術克服Wi-Fi產品天線與射頻設計挑戰[微波|射頻][通信網絡] Ignion的專有Virtual Antenna?技術把復雜的天線和射頻設計、測試和組裝過程,簡化為基于小型化、標準化和芯片式天線的軟件定義配置和表面貼裝工藝,幫助包括Wi-Fi在內的天線與系統工程師省時省力省錢。Wi-Fi設備制造商可以盡享標準化芯片式天線產品的便利性,媲美定制天線的高性能。 發表于:8/31/2021 2:00:00 PM 使用半自動化工具改進電源設計--實現快速高效設計的五個步驟[電源技術][工業自動化] 由于沒有典型的應用,設計正確的電源既重要又復雜。雖然尚未完全實現電源設計的自動化,但目前已存在一系列半自動化工具。本文通過電源設計過程的五個關鍵步驟詳細介紹如何使用半自動化設計工具。這些工具對于電源設計工程師新手和專家都很有價值。 發表于:8/31/2021 1:41:00 PM 降低誤報率--煙霧報警器如何通過漢堡包煙霧干擾報警測試[測試測量][工業自動化] 如今的樓宇建筑配備了許多不同的傳感器,讓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同時提供安全保護。除了環境傳感器和智能家居應用(例如電力和供暖調節)之外,與安全相關的傳感器還承擔著重要的安全保護作用。其中包括煙霧報警器。煙霧報警器不可或缺,且法律規定必須配備,但市面上的許多煙霧報警器并不適合在廚房或浴室使用,因為烹飪煙汽或其他蒸汽會增加其誤報風險。我們不能低估誤報,他們會誘使用戶關閉煙霧報警器,并且因為不必要的消防部署而產生高成本。 發表于:8/31/2021 11:32:00 AM 【技術大咖測試筆記系列】之四:使用數字萬用表測量電源瞬態恢復時間[測試測量][其他] 簡單地說,瞬態恢復時間是施加負載后電源恢復到設定電平所需的時間長度。不設計電源的人一般會想當然,我們在工作中不管用的是哪種電路,可能只有在電源性能劣化到影響工作時才會注意到它。電源和人有點兒像,如果你問的問題比他知道的多,那么他可能會達不到你的預期。 發表于:8/31/2021 11:19:00 AM 泛林硅部件推動產業發展[EDA與制造][消費電子] 刻蝕一直是硅芯片制造的一道重要工藝步驟。為了制造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各種功能日新月異的電子設備,如今芯片制造商越來越需要采用極高深寬比的刻蝕工藝來生產3D閃存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芯片。這種情況下,對刻蝕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泛林提供的高性能刻蝕設備已經成為實現這些工藝的有力保障。 發表于:8/30/2021 10:26:00 PM “無接觸”時代,新技術催生新應用、新業態[人工智能][物聯網] 毋庸置疑,COVID-19新冠病毒疫情的大流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改變,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改變就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變遠了”。因為基于防疫的要求,只有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減少甚至是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才是切斷病毒傳播鏈的關鍵所在。 但是人類畢竟是一種群居的動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和交互也變得越多越多,為了維持整個社會的正常的運轉,必須有一種方法來彌合這種由于“無法接觸”而帶來的距離感。“無接觸技術”也就應運而生了。 發表于:8/30/2021 9:44:00 PM 機器學習成為主流——恩智浦eIQ?軟件開發環境更智能、更友好[人工智能][物聯網] 以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應用一直是數據科學家和人工智能專家的專屬領域。但是,越來越多的機器學習工具和技術問世,消除了機器學習應用開發方面的一些復雜性,這種情況逐漸改變。 發表于:8/30/2021 4:16:59 PM ?…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