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Imagination公布2021年上半年財務業績 英國倫敦,2021年8月 -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近日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初步未經審計的業績,其總收入同比增長55%,達到7600萬美元(2020年上半年為4900萬美元)。 發表于:9/7/2021 報告丨2021年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塑造變革是趨勢,主權云等是優勢 Gartner 公司最新發布了“2021年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其中,建立信任,加速增長以及塑造變革將是三大主要趨勢,并可推動企業機構去探索諸如非同質化通證(NFT)、主權云、數據編織、生成式人工智能和組裝式網絡等新興技術從而確保競爭優勢。 發表于:9/6/2021 壁仞科技啟動新產品線,國產圖形GPU賽道迎來“種子選手” 通用智能芯片初創企業壁仞科技今日宣布,在包括人工智能訓練和推理的通用計算產品線之外,正式啟動圖形GPU新產品線研發,為更多的應用場景提供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國產通用算力產品。壁仞科技聯合創始人焦國方(Golf Jiao),擔任新的圖形GPU產品線總經理。 發表于:9/6/2021 分析丨靠百度大腦+昆侖芯片,百度能在AI賽道完成超車嗎? 百度正在推動中國AI技術—社會的范式轉換,此次大會在技術和產業上的新動作,將給國內智能產業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從底層的百度大腦+昆侖芯片,到AI生活與產業智能,百度為自身標記了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創新內循環的更多可能。 發表于:9/5/2021 德承DS-1300系列 助推制造產業「智能」轉型 進入工業4.0時代,智能制造儼然成為制造業競爭力的新標準,以數據化為基礎,建構智能化生產、智能化設備、智能化能源管理等制造流程,進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優化制程,完成工業整體環境的升級。德承的工業電腦DS-1300系列,擁有高效能、高擴展、豐富I/O等特性,可迅速串聯周邊的傳感器與裝置,透過數據整合與分析,成為現場端的智能中樞,助力于智能制造的發展與轉型。 發表于:9/5/2021 瑞薩電子RA MCU集成micro-ROS框架,簡化專業機器人開發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集團(TSE:6723)與專注于中間件解決方案的SME公司eProsima,今日宣布,基于RA MCU的EK-RA6M5評估套件成為micro-ROS開發框架(適用于MCU的機器人操作系統)的官方支持硬件平臺。瑞薩與micro-ROS框架的主要開發商eProsima攜手,將micro-ROS移植到RA MCU中。 發表于:9/5/2021 四路玩家角逐自動駕駛黃金賽道,車企與科技公司「合體」進入發力期 自動駕駛賽道看上去坎坷不斷,但其實又蘊藏著蓬勃生機。最近,由于蔚來 NOP 領航輔助交通事故、特斯拉 Autopilot 遭美國 NHTSA 調查等事件,「自動駕駛」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發表于:9/5/2021 恩智浦與地平線達成戰略合作,聯合開發預集成、量產級解決方案 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納斯達克代碼:NXPI)與地平線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圍繞汽車智能化開展聯合研發和深層合作。同時,雙方將攜手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開發面向高級輔助駕駛(ADAS)和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預集成、量產級解決方案,為整車智能化變革進程加速。 發表于:9/5/2021 新基建丨從戰略高度推動的AI計算中心成新基建熱點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然成為了國家及地方發展的新基建。但目前全國各地只有深圳、上海等零星幾個城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設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其他城市的智算中心還在規劃或藍圖中。 發表于:9/1/2021 機器學習成為主流——更智能,更友好的恩智浦eIQ軟件開發環境 自從物聯網(IoT)出現以來,邊緣智能是一項頗具顛覆性的創新。物聯網帶來了數十億智能互聯設備,這些設備傳輸TB級海量傳感器數據,用于執行基于人工智能的云計算,除此之外,另一項革命正在進行,那就是邊緣設備上的機器學習(ML)。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計算遷移到網絡邊緣,恩智浦緊跟趨勢,提供成本、性能和功率優化的處理解決方案,以便跨多個市場和應用推動機器學習技術,讓最終用戶享受到邊緣計算增強安全性、提高隱私性和減少延遲的優勢。 發表于:9/1/2021 繪聲繪色:NVIDIA在Interspeech大會上分享情感語音合成研究成果 開發者和創作者可以使用最先進的對話式AI模型進行情感語音合成,為角色、虛擬助手和個性化形象生成聲音。 發表于:9/1/2021 對話Gartner & Omdia | 千億雪亮工程退潮,智慧安防下一步 過去十幾年,安防市場被頭部廠商穩穩占據著最大的市場份額與核心的技術體系。這是從模擬到數字巨變的十幾年,也是傳統安防企業依托視頻編解碼技術積累,不斷鋪量,滾雪球般拿下絕對優勢地位的一個時代。 發表于:9/1/2021 汽車ADC如何幫助設計人員在ADAS中實現功能安全 盡管當今的車輛在多種駕駛場景中實現了自動化,但背后真正推動汽車從部分自動駕駛實現全自動駕駛的不是汽車制造商,而是移動服務提供商,例如出租車公司、汽車租賃公司、送貨服務公司以及需要提供安全、高效、方便且經濟實用的公共和私人交通工具的城市。 發表于:9/1/2021 DMS不僅僅是為了自動駕駛 今年已是自動駕駛行業的坎坷的一年。特斯拉的AI DAY雖震撼,但FSD的部署仍舊艱難,而Waymo的Robotaxi則在雪糕筒面前無所適從…… 相比之下,人們更加意識到先進的駕駛員監控有可能減少死亡事故。其中一個跡象是,在待定的美國基礎設施立法中,有一項關于DMS和其他如AEB和防碰撞系統的安全技術的規定。 發表于:9/1/2021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席卷全球產業,迅速滲透醫療保健 自2020年第三季開始,各產業皆在尋求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與其他AI技術,維持生產運行水平,甚至設法提升與優化環節,以實現高效率與準確性,尤以醫療保健產業在疫后意識到自動化能促進業務連續性。 發表于:9/1/2021 ?…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