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Arm AI芯片計劃在2025年秋季開始量產 據媒體報道,軟銀集團旗下的芯片設計公司Arm計劃開發人工智能(AI)芯片,并力爭在2025年推出首批產品。Arm將成立一個AI芯片部門,目標是在2025年春季之前制造出原型產品,大規模生產將由合同制造商負責,預計將于2025年秋季開始。Arm將承擔初期的開發成本,預計將達到數千億日元,軟銀將出資。一旦大規模生產系統建立起來,Arm的AI芯片業務可能會被剝離出來,并歸入軟銀旗下。據悉,軟銀已經在與臺積電等公司就制造問題進行談判,希望確保產能。 發表于:5/13/2024 全球十大IC:美國壓倒性領先 上海韋爾進榜 5月10日消息,2023年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出爐,英偉達依然穩穩的坐在了第一的位置。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前十大IC設計業者營收合計約1676億美元,同比增長12%。 前十名中分別是英偉達、高通、博通、AMD、聯發科、Marvell、聯詠、Realtek(瑞昱)、上海韋爾半導體、芯源系統(MPS)和Cirrus Logic(思睿科技)。 發表于:5/11/2024 消息稱三星電子放棄自動駕駛汽車研究項目 5 月 11 日消息,BusinessKorea 網站援引業內人士消息,三星電子已停止自動駕駛汽車研究,負責三星中長期發展的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SAIT),已經將自動駕駛排除在研究項目之外,將開發人員轉移到機器人領域,作為三星中長期發展的一部分。 發表于:5/11/2024 德國Festo公司發布全球最小仿生飛行器BionicBee 德國 Festo 公司近日發布新聞稿,公布了旗下 BionicBee 仿生蜜蜂,相對于傳統多軸無人機,該仿生蜜蜂采用撲翼式飛行方案(翅膀 180 度來回拍打提供升力),號稱已經能夠實現“完全自主飛行”。 發表于:5/11/2024 高通驍龍8歷代芯片價格10年翻了近5倍 安卓旗艦越來越貴!高通驍龍8歷代芯片價格曝光 10年翻了近5倍 發表于:5/11/2024 龍芯中科2K0300系列產品觸控一體機發布 龍芯2K0300系列產品觸控一體機發布,“工業品質、接口豐富” 發表于:5/11/2024 與AI共舞,RISC-V芯片加速落地生根 RISC-V架構在更多實際應用場景中得以落地生根。 環顧當下芯片產業的關鍵詞,RISC-V一定位列其中。 自計算機誕生以來,指令集架構一直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指令集架構兩大巨頭是x86和ARM,前者基本壟斷了PC、筆記本電腦和服務器領域,后者則在智能手機和移動終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隨著全球對芯片自主可控需求的增長以及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領域的需求不斷擴大,RISC-V在學術界和工業界得到了廣泛關注和應用,逐漸成為第三大指令集架構。 發表于:5/11/2024 三星AI推理芯片Mach-1即將原型試產 三星 AI推理芯片 Mach-1 即將原型試產,有望基于 4nm 工藝 發表于:5/10/2024 國內四家云計算大廠,大模型戰略出現分野? 今年開年以來,大模型落地越來越火熱。云計算大廠有關AI業務的數據在不斷刷新。就在這樣的時間節點上,5月9日,阿里云在北京舉辦AI峰會,除了發布階段性的進展之外,還重點向與會者介紹了阿里云的大模型生態和落地平臺,為大模型落地競爭再添一把火。 而在經歷一年多的探索后,國內四大云計算廠商,雖然在某些地方的打法在殊途同歸,但也逐漸形成了各自的章法和節奏,出現了路徑上的分野。 阿里云強調用開源發動生態 發表于:5/10/2024 瑞士Lumiphase公司開發出鈦酸鋇晶體硅光子芯片 瑞士工程科技公司Lumiphase開發鈦酸鋇晶體硅光子芯片,將芯片數據吞吐量提高兩倍 | 瑞士創新100強 發表于:5/10/2024 ?…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