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只能造90nm!俄羅斯自主CPU被徹底掐死:一年只出貨2.3萬顆 俄烏沖突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對俄羅斯實施全方位封鎖,包括科技領域,Intel、AMD等企業退出,臺積電停止代工,導致俄羅斯已經沒有CPU芯片可用。 發表于:12/21/2022 工信部:全國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 你用上了嗎? 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國共有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完成總結評估工作,約占所有地級市的三分之一。 發表于:12/21/2022 德承強固型嵌入式電腦 助攻能源物聯網 能源物聯網是透過傳感器、控制器和軟件,將能源生產端、能源傳輸端、能源消費端等的設備、機器、系統連接起來,透過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來實現智能電力儲存、配電甚至預測等功能。德承Rugged Computing – DIAMOND 產品線的高效精簡型嵌入式電腦 DV-1000 系列,具備高效能運算、緊湊機身、彈性擴展以及強固寬溫特性,成為能源物聯網現場端的優選機種。 發表于:12/21/2022 可穿戴式診斷設備的設計挑戰與未來機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齡化加速以及近年來疫情影響的疊加,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智慧醫療健康產品的需求也在迅速擴大。日前,國家衛健委等部門印發《“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規劃》,給出了“數字+健康”的發展方向,提出要發展基于數字技術的健康服務,這為可穿戴式診斷設備的發展帶來了一股勁風。 發表于:12/21/2022 英特爾謝青山:打造協同辦公新場景,助力企業釋放創新潛能 在后疫情時代,人們似乎早已習慣了遠程辦公、線上交流等依賴于數字化場景的生活方式,因此,企業對于辦公場景智能化的升級需求也愈加強烈。企業將迎來一個混合辦公常態化的未來,這意味著包括視頻會議在內的遠程辦公模式已從“趨勢”變為“剛需”,而這一趨勢這也將促進全球視頻會議市場的高速增長和蓬勃發展。 發表于:12/21/2022 存儲芯片需求轉弱,CIS崛起? 在疫情、高通貨膨脹因素沖擊下,消費電子市場萎靡,沖擊半導體產業,存儲器市場也受到影響。為應對市場需求疲軟,此前多家存儲大廠紛紛做出減產、縮減資本支出的策略。近期,又有一家大廠做出新動作。 發表于:12/21/2022 美光與AMD宣布全新技術合作 12月19日,美光宣布,與AMD在奧斯汀建立聯合服務器實驗室,以減少服務器內存驗證時間。目前美光適用于數據中心的DDR5內存和第四代AMD EPYCTM(霄龍)處理器均已出貨。 發表于:12/21/2022 加碼車用功率半導體,東芝、吉利各自宣布新計劃 當前,隨著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加速發展,車用功率半導體成為各大廠商競爭的賽道之一,而近期,東芝、吉利等企業各自宣布了新的投資計劃。 發表于:12/21/2022 英特爾德國建廠計劃有變數 據路透社報道,英特爾已經推遲了原定于2023 年上半年,在德國東部城市馬格德堡(Magdeburg)新建半導體工廠的計劃。該公司希望獲得更多補貼。 發表于:12/21/2022 多光子顯微鏡成像技術之二十四:基于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纖的非線性光學內窺鏡 光纖是現代醫學臨床應用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在最小侵入程度的條件下進入狹小空間,向特定區域傳輸激發光并收集光信號,實現顯微成像;同時,光纖探針也可直接用作外科手術工具。將非線性光學成像與光纖傳輸相結合可以實現更加高效的內窺成像。本期介紹兩個基于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纖的非線性光學內窺鏡系統。 發表于:12/20/2022 ?…290291292293294295296297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