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最后的問題是數據存儲與讀取的問題,存儲是首要問題。海量且不斷以幾何模式增長的數據,讓現有的信息存儲模式與數據處理模式都漸顯泛力。
云存儲是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絡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件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云存儲在許多的企業中都發揮著作用。它可用在備份和歸檔的過程中,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作為主存儲設備。然而,云儲存對某些特定行業會更加有益。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的需求,既要保存信息又要能夠檢索信息。
醫療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的行業屬性可能決定了其在世界上成為管理最嚴格的行業。這個行業已經大規模的轉變為數字化。在國外的醫院中,醫生拿著ipad走進病房已經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了,通過輕輕的手觸,便可完整的查看患者的病例。他們每天可以負責更多的患者,同時提供比以往更好的照顧。在國內醫療行業的信息化建設也在飛速發展中,病人的信息能夠在醫院各科室之間、院與院之間、醫院與社區之間以及醫療保險、衛生行政部門間實現信息共享,既方便患者的就診,也方便了對醫療信息的管理。
不過這一切的信息化都需要儲存的支持,并且隨著就診細節及診斷結果數據的增加,每位患者的儲存信息也在不斷增大。據國外媒體的報道,國外的大部分醫療機構會規定,至少保留患者5年的就診信息,在大多數情況下,患者加上其子女的信息會越來越多。這個行業正在迅速走向“永遠留存”的狀態。為此就需要采取適當對策處理這些數據或是擴大醫院的數據中心規模。
對此,也帶來了醫療機構需要面臨的另一個挑戰,醫院保留的信息有很大可能性會被再次調出來使用。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會每天都去醫院,但我們在有生之年肯定不會只去一次醫院。當我們去醫院的時候,醫生會查詢我們的病例信息。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會在診室中從系統直接訪問患者的病例信息。而不是提前幾個小時去調取病例,醫生是沒有時間去這樣做的。
數據需要永遠的保存,即使多年沒有使用過的信息也可以被隨時快速的獲取,這就要打破歸檔到磁盤的傳統思維方式。但與此同時,醫療機構無法承受這些數據的存儲。因為困難不止來自于設備的購買上,也來自于設備的維護上,短短數年的數據就會使維護費用增長1000倍。
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存儲風暴呢?解決的辦法是利用一個云存儲服務供應商,去承載和維護患者不斷增長的病例信息。當集成了適合的醫療應用套件后,就可以提供明確便捷的訪問途徑,在沒有日常維護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幾近無限量的存儲患者信息。企業云服務供應商可以提供這種類型的存儲并保護它們的安全。
長期的保存和快速檢索信息不只是醫療行業面臨的問題。任何涉及到信息化的行業都將會有類似的挑戰,尤其是在信息存儲和企業銷售機會挖掘方面。云存儲可能會是長期保留數據和快速檢索的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