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
某學生飽受失眠之苦,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而且情緒低落,經常無端發脾氣。醫生初步診斷可能是晚上該睡覺時玩手機,加上學習壓力大等方面的因素所導致,隨即開了一些改善睡眠的藥。然而,患者的情況并沒有改善,醫院于是用儀器對其進行了檢查,驚訝的發現,這位20歲的小伙子,竟然患上了腦萎縮。
手機對現代人而言是生活必備品。不管是聯系、交友,還是理財、購物,都離不開。手機的擁有者越來越多,使用手機的時間也在逐漸加長。倘若每天睡前玩會兒手機會導致腦萎縮,那就太可怕了……
認識腦萎縮
準確來說,腦萎縮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癥狀。遺傳、腦外傷、中毒、腦血管畸形、腦部腫瘤、腦動脈硬化等,任何可以改變腦部血液循環,導致腦組織長期慢性缺血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腦萎縮。影像學檢查(CT、MR)可以發現腦組織體積減少,腦室擴大。
腦萎縮前后對比影像
臨床上,根據發病部位(大腦還是小腦)以及病變程度(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各自有不同的表現。
流言中提到的顯然是大腦萎縮。大腦萎縮在初期,以病人的不安、抑郁、偏執,為主要癥狀,可出現頭痛、頭暈、失眠、嗜睡、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因為病變輕微,影像學檢查多無異常。
假如腦組織供血得不到改善,病人就會進入病變早期,情感行為明顯異常,出多疑、言語障礙等現象。
睡眠與大腦
睡眠確實對大腦有保護作用。人的腦和血管之間,存在一層致密的組織,即血腦屏障。血腦屏障會阻止藥物、蛋白質等多種成分進入大腦,幾乎僅讓氧氣、二氧化碳和血糖通過,以維持腦環境的穩定,避免腦組織受到損害。
血腦屏障示意圖
有學者認為,人在清醒時,血腦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質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系統;而睡眠時,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減弱,從而保護了中樞神經系統。【1】
此外,睡眠不足會對身體質量指數(BMI)和糖代謝產生影響,影響人體健康。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2】
睡眠不足與大腦萎縮
睡眠不足確實是個壞事,但是它會不會導致腦萎縮呢?
今年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年會(AAN)上,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稱,睡眠狀況確實和腦組織容積有關。
他們招募了501名年齡大于65歲的志愿者,通過睡眠量表評估受試者的睡眠質量,再運用橫斷面成像技術(MRI)研究他們的大腦容積。結果顯示,腦皮質和灰質的減少與白天嗜睡增加相關,左嗅量降低與睡眠時間較長相關。
但究竟是腦組織病變導致了睡眠問題,還是睡眠問題引起了腦組織病變呢?至今尚無定論。【3】
2011年,有學者對網絡成癮者的腦部結構產生了興趣,研究顯示,網癮者的灰質體積明顯小于同齡的正常人。【4】這和其他類型的成癮研究(如海洛因成癮)取得的結果一致。【5】
也就是說,開頭提到的那位學生,可能并不是因為每天睡前玩手機才患上了腦萎縮。更有可能的是,他因為成癮行為(網絡成癮,也不排除其他類型)導致了腦組織病變。
真相
深夜玩手機的確對健康有害,但并不會導致腦萎縮。真正導致腦萎縮的是成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