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裝備最新技術發展——變壓器

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裝備最新技術發展——變壓器

2017-06-01

  特高壓工程大規模建設,核心裝備是關鍵。為促進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特高壓交流變壓器、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串聯補償裝置和避雷器等關鍵裝備的最新技術發展進行了總結和展望。

  結果表明:特高壓變壓器應選擇局部放電概率為1‰時的電場強度允許值作為許用場強;采用器身端部磁屏蔽、油箱電屏蔽、油箱磁屏蔽、采用不導磁鋼板等漏磁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1500MVA大容量特高壓變壓器的漏磁和溫升;特高壓斷路器的開斷能力可達63kA,采用基于“三回路法”的合成試驗回路可突破試驗設備限制,完成1100kV斷路器開斷試驗;明確了通過在“立式”隔離開關靜觸頭側安裝阻尼電阻來限制VFTO的幅值和頻率;提出了從持續運行電壓的角度出發,特高壓避雷器的額定電壓降低到780kV是安全的。未來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裝備應在高可靠性、大容量、新工作原理和性能參數優化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特高壓交流變壓器、開關設備、串補裝置和避雷器是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主要核心裝備,本次將重點對這4類設備的最新技術發展進行梳理和總結。

  特高壓變壓器發展

  我國研制成功的特高壓變壓器,絕緣水平、損耗值、噪聲水平等技術性能指標全面超越了日本及前蘇聯的產品,并且實現了無局放絕緣結構設計,整體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此基礎之上,通過解決漏磁和溫升控制等問題實現了特高壓單柱容量進一步提升,由單柱334MVA提升到500MVA容量,單臺容量達到1500MVA;實現了局部解體和全部解體不同方式,解決了由于運輸限制對于大容量特高壓變壓器的限制。這里就絕緣水平、設計和漏磁控制等問題進行說明。

  1.絕緣水平

  特高壓變壓器絕緣水平的少量增加將導致產品尺寸和重量的顯著增加。對于特高壓系統而言,限制產品的尺寸和重量、保證運輸可行性已經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為控制特高壓變壓器的制造難度、保證安全可靠性、方便運輸安裝,首先需要在系統上采取措施,深度限制各類過電壓,從而降低對絕緣水平的要求,這也是特高壓系統區別于高壓和超高壓系統的主要技術特征。

2016082512252175.jpg

  中國的特高壓工程采用高性能避雷器和斷路器合閘電阻,并在線路裝設特高壓并聯電抗器,成功實現了各類過電壓的深度控制。過電壓的限制水平如表1所示。

2016082512255792.jpg

  過電壓的深度限制為降低變壓器的絕緣水平奠定了技術基礎。根據系統過電壓水平,分別確定了特高壓的絕緣水平為雷電2250kV、操作1800kV、工頻1100kV(5min)。我國特高壓變壓器絕緣水平見表2所示。

  2.特高壓變壓器絕緣設計

  特高壓變壓器的設計通過全場域分析方法,對變壓器內部各部位進行電場分析。作為判斷依據,各部位許用場強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其分析對象的絕緣裕度控制以及變壓器的可靠性。許用場強選擇過大,變壓器絕緣設計結果將無法滿足運輸限界對于變壓器尺寸的要求;許用場強選擇過小,將無法有效控制變壓器局部放電發生,甚至出現絕緣擊穿。特高壓變壓器在長期運行電壓下的絕緣性能主要取決于其內絕緣的局部放電水平。變壓器的短時間和長時間局部放電概率可由韋伯爾(Welbull)分布方程得到,約為1%-2%,如式(1)所示。

2016082512265864.jpg

  根據經驗,試驗期間局部放電概率遠低于2%。對于重要設備,局部放電的概率應控制在0.1%-0.2%的水平,并由此確定試驗電壓Ut和試驗時間tt。許用場強的選擇在結合以往電壓等級變壓器和特高壓變壓器模型試驗研究相關數據的基礎上,選擇局部放電概率為1‰時的電場強度允許值作為相關判據。

  另外,由于特高壓變壓器單柱線圈容量較大,致使線圈、鐵芯等相關結構尺寸大。這就導致在高電位的線圈、引線等部位,與地電位如箱壁、鐵芯之間存在著大量油隙距離大的區域,包括柱間1000kV引線到箱壁,500kV連線到箱壁等。這在其它電壓等級的變壓器設計中是不存在問題的。必須在結合工藝加工能力的基礎上,對該類油隙進行分隔處理,以避免大油隙擊穿場強的飽和特性對絕緣可靠性的影響。圖1給出了油體積效應(stressedoilvolume,SOV)試驗曲線。

  針對這種情況,在變壓器上對器身到油箱之間、器身到旁軛之間的適形隔板的形狀進行了優化,采用適形隔板(弧形隔板),將器身與油箱之間的大油隙進一步分割,形成多層小油隙,優化后的絕緣隔板見圖2。優化后的適形隔板在器身裝配前不需要進行壓彎干燥處理,大大簡化了工藝操作過程,減少工作量,而且減小了隔板干燥處理后的變形量。

2016082512272451.png

  2008年,我國實現了三柱式特高壓變壓器的成功研制,單柱容量334MVA,攻克了1000kV特高壓變壓器包括器身絕緣在內的主縱絕緣等難題,并在工程中得到檢驗和應用。

2016082512274127.jpg

  3.大容量特高壓變壓器漏磁和溫升控制

  在成功研制三柱式特高壓變壓器基礎之上,我國進一步開展單柱500MVA的特高壓變壓器設計,并于2010年成功研制1000MVA、1000kV變壓器(兩柱結構),成功解決了由于單柱容量提升帶來的漏磁控制問題,其變壓器接線原理圖見圖3,同期還成功研制了400MVA的特高壓升壓變樣機,并依托相關工程得到應用;2011年成功研制了1500MVA、1000kV變壓器(三柱結構),實現了特高壓變壓器容量的提升,與特高壓輸電線路輸電容量更好的匹配;在此基礎之上,為解決容量提升導致變壓器運輸受限的問題,我國于2013年和2014年分別成功研制了局部解體和全部解體式1500MVA特高壓變壓器,徹底解決了運輸對于特高壓變壓器應用的限制。

  對于1500MVA特高壓變壓器,單柱線圈容量達到500MVA,須對線圈主空道、油箱、夾件、拉板等部位磁感應強度分布進行逐一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漏磁屏蔽措施,降低雜散損耗,防止局部過熱。圖4和圖5分別給出了變壓器主空道磁感應強度分布云圖和夾件磁感應強度分布云圖。

2016082512280388.jpg

2016082512281313.jpg

  計算線圈主空道磁感應強度分布所得最大磁感應強度出現在高、中壓線圈主空道處,最大磁感應強度值為0.3555T。計算油箱、夾件、拉板磁感應強度分布所得:油箱上最大磁感應強度為0.92637T,夾件最大磁感應強度為0.87459T,拉板最大磁感應強度為0.091689T。針對漏磁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1)器身端部磁屏蔽:在器身上下端設置磁屏蔽,形成有效的磁分路,以改善漏磁分布,將進入其附近金屬結構件的漏磁通分流,使繞組在端部的漏磁通經過磁分路自成回路,吸引磁力線進入鐵芯,不僅可以減少進入夾件的漏磁通,從而減小夾件中的雜散損耗,還會減少橫向漏磁通分量,從而使繞組導線中的附加損耗相應減少。

  (2)油箱電屏蔽:在油箱側蓋內壁以及下節油箱內壁設置銅屏蔽,使漏磁通進入銅屏蔽后在其中產生渦流,從而產生去磁作用,從而減少進入油箱壁的漏磁通,減少油箱中的雜散損耗,避免了油箱壁中可能的局部過熱,同時將銅屏蔽壓彎進入箱沿間,防止箱沿過熱。

  (3)油箱磁屏蔽:在油箱內壁上鋪設磁屏蔽,使得漏磁通大部分進入到磁屏蔽中,減少進入油箱壁中的漏磁通,相應減少油箱中的雜散損耗,防止局部過熱。

  (4)不導磁鋼板:在上下節油箱有大電流經過的地方采用不導磁鋼板,阻止大電流產生的漏磁通進入油箱,防止局部過熱。表3中給出了各結構件對油的熱點溫升,并與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ODFPS?1000000/1000荊門站變壓器的最大漏磁強度、各結構件的溫升進行了對比。從表3可以看到,1500MVA/1000kV變壓器的最大漏磁強度比1000MVA/1000kV變壓器約大1.17倍,從計算結果看500MVA變壓器的油箱、夾件和拉板的溫升略高于1000MVA變壓器,說明該變壓器上采取的防漏磁措施是有效的,將漏磁和局部過熱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充分保證變壓器的安全可靠運行。

2016082512283057.jpg

  依托特高壓工程實踐,在特高壓交流變壓器方面,我國已具備了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自主設計制造能力,研制出特高壓大容量變壓器系列產品,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隨著特高壓工程規模化建設,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潛在需求,我國特高壓變壓器未來將在進一步提高設備經濟性利用,實時監測在運特高壓變壓器狀態,適合運輸和運行環境的解體式變壓器,提高輸電可靠性等方面進一步發展,如研發自適應可調參數的特高壓變壓器、具備關鍵性能參數全監測的特高壓變壓器等。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色777777在线观看影院| 久久免费国产| 亚洲综合欧美日韩| 亚洲图片欧美一区| 在线视频你懂得一区| 9i看片成人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久久成人综合网| 亚洲天堂激情| 亚洲一区日本|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小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制服中文字幕| 欧美制服丝袜| 亚洲高清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午夜| 亚洲欧洲日夜超级视频| 亚洲国产美女| 亚洲靠逼com|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aaa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中国女人久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红粉影视| 欧美一区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蜜桃av噜噜一区| 欧美欧美天天天天操| 欧美视频第二页| 国产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黄色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制服丝袜 | 欧美色精品天天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91在线| 亚洲人体影院| 正在播放欧美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777|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9re6热只有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福利| 欧美一区高清| 亚洲美女精品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天堂| 欧美区日韩区| 国产精品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传媒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福利精品| 亚洲综合首页| 欧美99久久|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久久久久|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小说|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gif|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2019|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精品999| 国产私拍一区| 99国产精品自拍|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av一区二区| 久久欧美肥婆一二区| 欧美视频不卡|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小说| 国产免费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av一区二区|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小视频| 最新日韩av|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久香蕉| 亚洲女人av| 欧美巨乳在线| 亚洲大胆人体视频| 欧美在线视频全部完| 午夜久久久久| 欧美午夜宅男影院在线观看| 91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欧美一级淫片aaaaaaa视频| 欧美三级资源在线| 亚洲精品日日夜夜|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日日 | 欧美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无遮挡| 999亚洲国产精| 日韩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亚洲片| 黄色成人精品网站| 欧美在线1区| 久久成人综合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女爱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77777|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福利|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日韩一级黄色片| 一区二区三区偷拍| 欧美日韩黄色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 亚洲午夜91|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看| 亚洲日本黄色|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 欧美三区不卡| 亚洲一区中文| 欧美在线free| 国语精品一区| 91久久国产精品91久久性色|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激情久久久久久| 亚洲激情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粗暴jizz性欧美20|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日韩亚洲精品在线|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成人|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国产二区| 美女脱光内衣内裤视频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不卡| 中文日韩在线|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麻豆| 欧美一区二区性| 欧美大片免费观看在线观看网站推荐 | 亚洲精品1区2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他趣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亚久久调教视频| 免费人成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免费高清视频| 新67194成人永久网站| 韩国女主播一区| 亚洲免费av观看|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电影| 久久影音先锋|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网页| 欧美中日韩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亚洲美女色禁图|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老女人精品毛片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系列| 国产精品伦子伦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系列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完整版|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 亚洲激情网址|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夜夜狂射影院欧美极品| 国产一二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狠狠| 亚洲东热激情| 久久成人羞羞网站| 亚洲精品中文在线| 美国成人直播|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884|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在线|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99人久久精品视频最新地址| 韩国三级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