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5G已成業界熱議話題,5G將加速網絡云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在近日召開的“5G和未來網絡戰略研討會”上,中國聯通集團網建部處長王常玲表示,網絡云化有三個關鍵要素:一是解耦,即軟硬解耦、軟軟解耦;二是網絡編排;三是網絡的實力化。基于這三個要素,中國聯通在2015年推出了CUBE-Net2.0,在這個架構上進行網絡統一的協同編排和統一的云服務,進行網絡云化、泛在化的演進。
中國聯通集團網建部處長 王常玲
不僅需要網絡重構還需要業務流程重構
傳統網元硬件形態各異,軟件平臺由廠商定制開發。而新網絡采用通用硬件,硬件實現標準化,軟件平臺需要虛擬化、云化、統一化。而2017-2018年成為運營商云化轉型的關鍵點。
中國聯通在2018年推出了基于網絡智能化的“云網一體化”的產品,實現“云網一體、網隨云動”,利用運營商的優勢為用戶提供多云的接入。除此之外,中國聯通還利用現有網絡云化的API架構對產業賦能,打造開放的平臺,通過平臺打造產業生態,孵化業務應用,并且把這種業務真正賦能產業轉型。
在王常玲看來:“運營商不僅需要網絡重構,還需要業務流程的重構。在整個網絡敏捷化的過程中,中國聯通也在不斷進行流程自動化的重構,通過零接觸進行網絡的自動化開通。2019年我們將逐步實現對用戶的可視化和一站式運維。”
當前AI已成業界熱議話題,運營商需要通過AI技術實現賦能,打造智慧高效的網絡,實現網絡智能化、服務智能化和產品智能化。中國聯通在CUBE-Net2.0的基礎上,提出了CUBE-Net2.0+的概念,在AI促進網絡智能化的基礎上,進一步使能新一代智能網絡,在產品編排方面加入智能,實現網絡的自治和自愈,在網絡邊緣加入智能,實現對網絡能力的賦能。
應對5G云化,中國聯通搭建二級架構
5G不是簡單的空口、網絡速率等突破天花板,而是伴隨著網絡云化、大數據、人工智能而生。5G面向垂直行業,面向更多更靈活的豐富應用,需要進行革命化的變革,5G的整個架構構建和運營還需要面向互聯網化。
王常玲透露,為應對5G云化,中國聯通的思路是搭建兩級架構,第一級架構是搭建一個統一的云管平臺,通過集中云管平臺,便于集中處理。第二級架構是本地層,在邊緣、本地和區域三級部署。近期,中國聯通正在推進管控分離和多業務共平臺的嘗試,在不遠的將來,將針對5G的最終規劃,形成一個面向服務的、靈活部署的云架構。
消費互聯網以及產業互聯網也會隨著5G的發展而發展。隨著快手、抖音等短視頻的應用,4G的速率天花板已經顯現,隨著新媒體、新娛樂等多種方式應運而生,預計在2020年以前,消費互聯網會迎來爆發式增長。這就需要業界借助產業變革的紅利,孵化整個行業生態,推動促進整個行業的變革。預計到2022年左右,包括車聯網、智慧醫療、教育等產業互聯網會迎來爆發式增長。而預計到2025年左右,整個切片技術成熟,隨著個人業務、企業的應用更豐富,將迎來萬物互聯、萬物智聯的階段。中國聯通也將積極與行業合作伙伴合作,積極在孵化階段推動整個開放生態的構建,推動整個產業的升級變革,形成繁榮的產業生態圈。
在推動5G商用的規劃方面,“2018-2019年初,中國聯通將進行實驗室和外場組網驗證,面向R15版本的基站設備功能和性能、典型場景組網解決方案驗證;并進行視頻、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無人機、AR/VR等典型業務示范。2019年到2020年初,中國聯通將進行5G網絡規劃、試商用建設和行業應用推廣,滲透智慧奧運、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水務、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等多個領域。”王常玲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