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作為國之重器,半導體受此次疫情的影響也引發關注。短期半導體行業受疫情影響有限。由于行業特殊,晶圓制造廠采用無塵潔凈室,而且全年無休,大部分處于正常運轉,芯片設計企業基本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封測業或是產業鏈中受影響較大的一環。
晶圓大廠正常運轉
芯片制造業是資本和技術都高度密集的產業之一。疫情對制造業的影響也備受關注,特別是國家存儲器基地正處于此次疫情的風暴中心——武漢。
由于行業特殊性,晶圓廠采用無塵潔凈室。冠狀病毒的直徑在 80 到 120nm,加上灰塵或者液滴載體就已經到微米級別,信達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方競指出,晶圓廠一般采用 FFP2 過濾級別,可以過濾 300nm 的顆粒。此外,晶圓廠基本全年無休,一般在出貨淡季維修與更新機臺設備,且自動化程度較高,相對而言人力缺口不大。
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2 月 3 日表示,生產運營正常,員工零感染,“作為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芯國際需要確保全年 365 天、24 小時工廠生產正常進行,以滿足客戶的產品代工需求。”
臺積電南京工廠員工表示,目前工廠沒有停工,“廠里說不定比外面安全,進出都量體溫,每天量三次還要匯報,全程戴口罩(公司有提供),還配給每個人消毒水。” 他表示,晶圓廠自動化程度很高,真正的線上工人很少,“人力和物料或多或少有不小的影響。不過,我們備料目前沒聽說有問題,時間拖長了就不一定了,只能且戰且走。”
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存儲器,而被寄予厚望打破國際巨頭壟斷的長江存儲正處于產能爬坡期。
長江存儲市場與銷售資深副總裁龔翊介紹,目前長江存儲有一座 12 英寸晶圓廠,規劃滿產的產能為 10 萬片 / 月,預計 2020 年底前產能將達 5 萬~10 萬片 / 月,后續將根據市場情況進一步擴大。據第一財經了解,目前產能約為 2 萬片 / 月。
長江存儲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積極應對,延緩外地員工的返崗時間,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遠程辦公,對在崗員工做好防疫宣傳,發放口罩,體溫檢測,加強消毒等工作。
與此同時,公司方面也表示,正在積極協調原材料供應和物流以保障生產線運轉正常。“目前長江存儲生產經營正常有序,駐守員工無感染病例,并采用分區隔離管控措施,避免外界病毒的帶入。”
封測廠影響較大
受疫情影響,大部分芯片設計企業于 2 月 10 日正式復工,部分企業在 2 月 3 日就開啟了遠程辦公模式。
從紫光展銳處獲悉,公司核心管理人員于 10 日回辦公室,落實各項防護工作和遠程辦公管理,11 日公司正式復工,“我們現在是必須來的(人)來,不必需的(人)減少聚集”。
一 AI 芯片企業表示,公司的研發人員也都居家通過 VPN 連公司內網辦公。不過,需要在公司內網運行的版圖設計、測試驗證等諸多環節對網絡環境有一定要求,因此在家辦公的效率不高,而且有些場景必須在實驗室完成。一家本土 EDA 廠商表示,網絡速度對開發工作也是一大挑戰,目前還不能復工。
對封測行業而言,此次疫情或許影響更明顯。與晶圓廠不同,一般而言,封測廠春節期間會休息幾天做設備維護。封測企業一位從業人員表示,目前開工率很低,“回來的都要居家觀察 14 天,沒回來的就回不來。”
“疫情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是缺乏可用勞動力。由于交通限制,許多員工難以重返工作崗位,即使返回工廠,也必須經過健康檢查和隔離的過程。如今,針對可上崗的基礎員工的人才爭奪非常激烈。”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半導體在近日的財報會議上表示,即使采取延長工作時間等方式應對,仍不足以彌補勞動力短缺,日月光位于大陸工廠的開工率仍不理想。
作為半導體行業重地,長電科技、華虹集團、海力士等大廠都在無錫有重要布局。一封測企業人員表示,該公司也于 10 日復工,接到當地政府通知后,正重新調整復工人員,大致估算能復工的員工占三分之一,“現在只能是在無錫沒有出去過的人能回來上班,產線還是能開出來,大客戶的訂單還是能保證”。
此次疫情影響更多的還是下游企業。市場調研機構 IDC 預計,受疫情影響,一至二月的國內整體手機市場,將面臨同比約 40%的大幅下滑。而在三月內,如果疫情得到穩定控制,整體市場將會逐漸進入恢復期。
不過,這種被壓抑的需求不會消失,會在后面的二、三季度集中爆發出來。“我們尤其期待后續高通,MTK 等公司的低端 5G 基帶芯片推出之后,帶動 5G 手機的價格下沉,進而推動 5G 手機的銷量,短期的小波動不會影響長期邏輯。”
短期疫情不會改變中國半導體發展大勢,在 5G 創新、存儲周期反轉、國產替代等強邏輯推動之下,行業長期發展趨勢不減。2020 年 5G 將迎來大規模建設潮,將拉動 5G 相關芯片需求提升;貿易摩擦雖已緩解,但核心芯片自給率依然很低,國產替代任重而道遠。存儲器景氣度已經于 2019Q4 觸底回升,在云計算、智能汽車等多個下游市場需求拉動下,行業景氣度有望在 2020 年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