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訊,圍繞在安世半導體控制權上的斗爭仍未結束,歐洲汽車制造商和其他工業企業警告仍面臨芯片短缺的困境,全球生產線可能在數周內停擺。
博世公司周二透露,由于安世之爭,德國汽車供應鏈仍在努力應對全球芯片供應短缺問題,該公司位于德國和葡萄牙的三個工廠正面臨生產中斷的困境,將影響到數千名工人。
汽車業內人士近日透露,雖然中國已經放寬了出口禁令,且安世的部分芯片出貨已經恢復,但安世荷蘭一直沒有向安世中國恢復供貨。
歐洲汽車業高管此前稱,如果其無法在德國和歐盟地區獲得芯片供應,那么其歐洲工廠的庫存將很快耗盡,目前只剩下幾周的芯片供應量。他敦促安世中國與安世荷蘭攜手合作,盡快恢復正常運營,否則將對歐盟數百個行業造成嚴重打擊。
各方表態
盡管中國已經取消了芯片出口管制的決定,但博世、Aumovio和采埃孚等歐洲汽車零部件主要供應商仍在四處尋找替代供應商,并作出停工安排。
博世發言人指出,該公司正在對德國薩爾茨吉特工廠的300至400名工人(約占總人數的23%至30%)以及安斯巴赫工廠的2500名工人中約650名工人,使用德國政府支持的臨時停工措施。
采埃孚則回應稱,其芯片供應安全目前仍有保障,但只能支撐到下周中期,之后不能排除采取臨時解雇工人的可能性。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也警告,局勢仍然緊張。該協會總經理Marcus Bollig表示,現在還無法宣布一切恢復如常,未來幾周供應鏈仍有可能受到進一步影響。
與此同時,消息人士透露,芯片短缺正在沖擊全球供應鏈,日本日產汽車下周將在其九州工廠再減產1400輛汽車。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上周五強調,這場半導體供應鏈危機帶給全世界的深刻教訓是,不能強行用行政手段不當干預企業經營。
新聞發言人指出,在荷蘭政府9月30日發布行政令以及10月8日荷企業法庭作出錯誤判決之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是穩定和安全的。但荷方強行不當干預,并托管一個100%控股的私營企業99%的股份,這種違背契約精神、不明智沖動的行徑一石激起千層浪,才是造成全球半導體產供鏈動蕩和混亂的惡源。
綜合央視報道,荷蘭的這一武斷干預同時也讓荷蘭的國際聲譽蒙塵。荷蘭知名政治學者奧弗貝克對媒體表示,此舉與荷蘭一直推崇的自由貿易政策不符,使荷蘭的國際形象受損。他稱自己聽到這件事情的第一反應是,荷蘭政府的做法非常愚蠢。
奧弗貝克表示,目前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歐洲汽車制造商和其他工業公司仍繼續面臨芯片短缺,這可能會在數周內導致生產線停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