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基于話務負荷的自適應綠色基站
基于話務負荷的自適應綠色基站
中興通訊技術——2010年
萬科 何義 范培全
摘要: 構筑環境友好的生產模式,高效使用有限的能源,是運營商現階段的研究重點。文章探討了一種基于話務承載情況自適應調整能源消耗的模式,能在不損失業務承載能力和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電力消耗,并針對現網的話務模型進行算法優化。應用結果顯示該模式切實可行,利于推廣,能在通信系統性能與節能目標間實現有效平衡。
Abstract:
Key words :

摘要:關鍵字:英文摘要: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oduction and efficient energy use are key areas of study for telecom operators. An adaptive energy consumption module based on traffic load can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without loss of service capacity or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algorithm optimization for current network traffic is also proposed. Results show the adaptive module is easy to apply and promote, and balances performance and energy saving requirements of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英文關鍵字: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peration; energy efficiency base station; carrier; traffic re-assignment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呼聲越來越強烈。中國也正從粗放型能源消耗模式向精細型經濟模式轉型。與此同時,3G牌照的發放加劇了中國電信市場的競爭局面。在此背景條件下,如何在確保網絡服務質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實現節能減排,綠色運營,對于中國的移動運營商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移動運營商的能源消耗按空間劃分,可分為核心網機房耗能和基站機房耗能。核心網機房由于總數較少且集成化程度高,電能使用效率較高,能耗降低的余地較小。基站機房數量眾多且地點分散,對電能的需求總量較大,能耗占據通信設備能耗的絕大部分。基站機房的電能消耗中,電源與散熱約占57%,傳輸設備和主設備基帶處理單元約占20%,功放耗能約占23%[1-3]。由于功放用于射頻信號發射,而射頻信號發射量與基站話務負荷密切相關,相關研究表明控制功放能耗是基站節能的重要環節。本文重點研究如何降低載波功放模塊的能耗,使其與話務負荷相匹配,從而實現設備高能效運行與節約能源。

1 基站能耗與話務量的關系

受用戶行為影響,電信網絡承載話音和數據業務的負荷隨時間急劇變化的現象非常明顯。以年為單位的現象觀察,各重要節假日均出現話務高峰現象,數據業務月初的峰值現象也相當顯著;以月為單位觀察,周一話務明顯高于其他各日;以日為單位觀察,忙時的10點和18點與閑時凌晨3點的話務量相比高出數十倍。圖1、圖2所示為某運營商2007年、2008年無線話音業務、數據業務的負荷情況。

為驗證基站設備話務負荷與電能消耗的關系,本文通過功率計現場測量了某基站主設備(不含傳輸、動力環境監控等子系統)電能消耗與24小時話務量與的關系。如圖3所示。基站忙時話務量約為閑時的30倍,但電能消耗卻沒有明顯的變化,對于話務忙時和閑時,主設備電力消耗都在1.2 kW左右。

功放單元作為實現射頻功能的主要器件,僅在無線信號的發射時刻起作用。在閑時,大多數載波處于閑置狀態,不發射任何信號,其對應的功放完全可以關閉。為評估無信號發射條件下基站能耗,本文在話務閑時對現網運行的GSM基站進行了主設備模塊能耗實驗。

表1所示為主設備能耗記錄。表1中CU為基帶處理單元,PA為功放單元,單載波由CU+PA構成。

表1 主設備能耗能耗數據記錄

不難計算無話務負荷單載波CU+PA單元能耗為53.4×(66-57)÷12=40.05 W。可見以基站平均載波配置數為18計算,某地市上萬套無話務負荷的載頻單元總能耗相當可觀。如果能夠以話務量為參考,自適應地設置載頻單元進入低功耗狀態,能夠節約大量的能源消耗。

2 基于話務負荷的自適應綠色基站設計

為不影響網絡運行質量,關閉載波單元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1)基于用戶隨機化分配原則,即使在話務量很小的時刻,用戶也被隨機化地近似均勻地分配在不同的載波上。在GSM系統中,每個載波能夠最多承載8個用戶;在TD-SCDMA系統中,根據上行配置不同每個載波最多承載7~25個話音用戶;直接關閉載波單元必然導致該載波承載的所有用戶掉話。

(2)需要確定載頻進入低功耗模式和恢復正常工作模式的原則。不同設備的工作機制不同,載波進入低功耗模式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時間,如何根據話務水平設置基站中關閉載波的比例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為實現閑時關閉載波我們采取以下解決辦法:對于用戶隨機化分配在不同載波的問題,首先通過設定最優載波,然后通過話務歸集算法處理,將分散在不同載波的用戶業務歸集到最優載波,從而實現部分載波的空載,為下電準備條件。空閑載波下電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對空閑載波的下電流程

對載波進入低功耗模式和恢復正常工作模式的原則,圖4 對空閑載波的下電流程本文提出如下載波遷移算法:

假設C為基站原有載波數,R為下電載波比例,E為小區等效話務量,Ed、Eu分別為載波下電、上電門限,則:

可用載波數Ca=通過愛爾蘭公式不難得到話音信道擁塞率Pb(Ca×H,E )[4],其中H為單載波業務信道數。

3 載波遷移算法的應用

本文以某一中等城市24小時小區平均話務分布為測算模型(如表2所示),在可用業務信道Ca×H為10、20、40固定不變的情況下計算呼損。

表2  典型小區話務模型

圖5所示為采用固定業務信道配置條件下的呼損。由圖5不難發現,不使用空載載波節電技術,即采用固定業務信道配置時,話務閑時呼損值低至10-10以下,對于移動通信客戶感知無價值,同時對于運營商而言是資源的浪費。

圖5 采用固定業務信道配置條件下的呼損 

本文提出基于話務的自適應載波遷移算法的3種門限設定方案:

方案A:Ed=C×H×0.1,Eu=C×H×0.2,下電載頻比例66%;
  方案B:Ed=C×H×0.1,Eu=C×H×0.4,下電載頻比例66%;
  方案C:Ed=C×H×0.2,Eu=C×H×0.4,下電載頻比例66%。

其中方案A較為為保守,方案B較為激進,方案C則相對中庸。方案C在忙時早8點前由于載頻上電啟動門限偏高,造成該時段呼損較高,影響業務質量;方案C由于在閑時,啟動載頻下電較困難,對電能的節約較有限;方案A在節約能源的同時,具有較低的話務呼損概率,對承載業務的影響較小,確保了可客戶感知不下降。將方案A應用于現網運行的設備,即測試基站選用較保守的門限設定方案。與基站常規能耗進行對比,實測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現網測試實測結果

載波遷移算法啟用后,測試基站24小時話務擁塞為零。不使用半速率,基站主設備日均節能5.16 kW/h,節能比例約16.8%。成功地實現了電能消耗隨話務負荷自適應調整的方式,高效利用了資源,降低了能源浪費,實踐了綠色運營的理念。

4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以話務負荷為基準,自適應地設置載波單元進入低功耗狀態,降低基站主設備能耗的方法。本文研究了載波由工作狀態轉入低功耗狀態轉換條件的設定方法,降低了載波遷移算法對現網承載業務的影響,并將算法予以實踐?,F網應用結果顯示載波遷移算法能夠在保證業務質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基站主設備電力消耗,為綠色運營構建低成本的網絡,促進中國無線信息化建設提供有效方法。

隨著下一階段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的大建設,新型基站設備和大規模載波池將規模應用。載波將在多個基站間共享,話務閑時將有更多的載波具備降低功耗節能工作的條件。基于話務負荷的載波節能技術將能節約更多電力,使未來基站在更節能環保的模式下運作。與此同時將基于話務負荷的思路應用于基帶處理單元以及核心網設備將能夠降低更多能耗,向著環境更友好,綠色更環保,運營更高效的目標發展。

5 參考文獻
[1] 易序馥. 基站降耗與通信電源休眠節能技術 [J]. 中國電源博覽, 2008(10):16-17.
[2] 張小剛. GSM基站主設備軟件節能措施 [J]. 現代電信科技, 2009(1):30-34.
[3] 文鐸. 基站節能解決方案 [C]//2008年“ICT助力兩型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8.
[4] RAPPAPORT T S. 無線通信原理與應用 [M]. 2版. 周文安, 付秀花, 王志輝, 等譯.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6.

萬科,西南交通大學信息與通信系統專業博士畢業;中國移動安徽公司網絡部高級工程師,IEEE通信分會南京分部委員;主要從事無線網絡優化研究;已發表論文9篇,獲得專利2項。

何義,安徽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中國移動集團安徽分公司網絡部網優科長;主要從事無線網絡優化、網絡質量分析評估方法的研究。

范培全,安徽大學無線電專業畢業;中國移動集團安徽分公司網絡部總經理、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網絡質量評估、客戶感知的研究。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亚洲丝袜一区_99re亚洲国产精品_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看片你懂得| 亚洲少妇中出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国产免费成人av|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国色天香|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馆在线真实露脸 | 亚洲激情成人网| 激情自拍一区| 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午夜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欧美一区在线| 欧美另类综合| 欧美在线免费| 夜夜精品视频| 性欧美videos另类喷潮| 亚洲激情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男女羞羞无遮挡 | 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国产馆|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 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欧美成人亚洲| 久久久久.com|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精品在线|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福利视频二区|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很黄很黄激情成人|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人人| 亚洲第一区色|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美女美女秀|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一级| 黄色成人av网| 亚洲免费电影在线| 香蕉av福利精品导航| 亚洲精品1区2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影视 |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娇妻被交换粗又大又硬视频欧美| 最新亚洲激情| 黄色成人精品网站| 91久久久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黄色网页| aa级大片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999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99| 免费亚洲一区二区| 噜噜噜躁狠狠躁狠狠精品视频 | 亚洲福利视频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麻豆 | 欧美14一18处毛片|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另类| 亚洲美女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午夜宅男欧美|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 红桃视频亚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中文|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综合图片|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亚洲| 宅男噜噜噜66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专区校园欧美| 欧美一级播放| 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福利 | 日韩天堂av| 亚洲精品1区| 久久人人97超碰精品888| 国产精品日韩专区| aaa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v|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不卡免费|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狂野欧美一区| 黄色综合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72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高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区|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人成毛片在线播放| 另类图片国产| 在线欧美福利|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另类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一区| 欧美激情在线| 日韩视频第一页|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欧美一区午夜精品|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国内久久精品| 91久久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综合欧美| 欧美在线视频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国产| 久久久综合网站| 影音先锋成人资源站| 亚洲人成人77777线观看| 欧美激情亚洲国产|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欧美一区2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日韩粉嫩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免费| aa级大片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app| 香蕉亚洲视频| 欧美成人午夜| 一本色道久久加勒比88综合| 欧美一区二区国产|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老牛| 亚洲精品孕妇| 国产精品海角社区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96在线丨欧| 一区二区三区精密机械公司| 性色av一区二区怡红| 一色屋精品亚洲香蕉网站| 中日韩高清电影网| 国产啪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欧美在线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欲香欲色天天天综合和网| 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欧美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1区| 午夜精品美女自拍福到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91av| 欧美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www| 欧美猛交免费看| 欧美在线视频全部完| 欧美性生交xxxxx久久久| 亚洲电影下载| 国产精品男人爽免费视频1|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激情在线视频|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推荐色| 中国av一区|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久91精品国产| 亚洲视频www| 欧美极品影院| 久久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内| 亚洲深夜福利在线| 亚洲高清资源| 久久免费黄色| 午夜精品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