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誘惑不足的《芯片法案》,必將崛起的中國半導體 北京時間3月1日,《芯片法案》細則在美國商務部官網正式發布。上述細則對此前《芯片法案》涉及的超500億美元的補貼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說明,補貼的申請條件,比此前預計的更為苛刻。 發表于:3/3/2023 美國打壓中國芯背后:一年間,全球10大芯片公司損失7萬億 近日,知名分析機構德勤發布了一份報告,數據顯示,受全球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2022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受到重擊。 發表于:3/3/2023 半導體概念股爆發,這個關鍵領域格局已變,國產替代要高速放量? 3月3日,半導體設備概念股強勢大漲,長川科技、中微公司、北方華創、芯源微、華峰測控、華亞智能、通富微電、安集科技、圣邦股份等表現亮眼。 發表于:3/3/2023 適用于機器人/工業縫紉上的電機驅動芯片SS8844T 由工采網代理提供的SS8844T是一款雙通道H橋電流控制電機驅動器;是一個可用于雙極步進電機或有刷直流電機的集成電機驅動方案;內包含有欠壓保護電路,過流保護電路和過溫保護電路。 發表于:3/3/2023 芯動科技國內首款 USB 3.0 HUB 芯片進入商用 IT之家 3 月 3 日消息,芯動科技今日宣布已商用國內首款 4 口 USB3.0 HUB 芯片 C188。 發表于:3/3/2023 無光罩光刻,靠譜嗎? 眾所周知,ASML的光刻機獨步天下,無論是精度和分辨率,還是產出率和穩定性,都是其他廠商望塵莫及的。但是回望光刻機超過半個世紀的歷史,無論是接觸式光刻機還是步進掃描式光刻機,無一不需要用到光罩。 發表于:3/3/2023 TVS瞬態抑制二極管有哪幾種類型? 瞬態抑制二極管(TVS管)類型并不是單一一種,而是有很多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或者根據被保護電子產品電壓電流而制造的,型號豐富多樣,足以滿足用戶需求。 發表于:3/2/2023 SNE:2022 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全球第一,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IT之家 3 月 2 日消息,根據韓國市場調研機構 SNE Research 2 日公布的數據,在 2022 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和儲能系統(ESS)市場上,寧德時代排名第一,并進一步拉大與第二名韓國 LG 新能源的差距。 發表于:3/2/2023 雙面散熱汽車IGBT器件熱測試評估方式創新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是由(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雙極型三極管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MOS)組成的復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 兼有(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MOSFET)金氧半場效晶體管的高輸入阻抗和電力晶體管(Giant Transistor,GTR)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 發表于:3/2/2023 城市超級“充電寶”,全球最大容量鐵-鉻液流電池成功試運行 IT之家 3 月 2 日消息,IT之家從國家電投官方獲悉,我國首個兆瓦級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示范項目于 2 月 28 日在內蒙古成功試運行,即將投入商用。這個項目也刷新了該技術全球最大容量紀錄。 發表于:3/2/2023 詳解國產存儲芯片 - HS-SSD-E3000 存儲芯片是用來存儲數據和指令等的記憶部件,它與中央處理器,邏輯芯片,模擬芯片稱為四類通用芯片,是應用面較廣、市場比例較高的集成電路基礎性產品之一。 發表于:3/2/2023 八通道電容式觸摸傳感芯片GTC08L可替代啟攀微CP2528、CP2682 由工采網代理提供的八通道電容式觸摸傳感芯片—GTC08L可完美替代啟攀微CP2528、CP2682、CP2688等多款八按鍵觸摸芯片。 發表于:3/2/2023 東芝新款車載直流無刷電機柵極驅動IC有助于提升車輛電氣元件的安全性 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車載直流無刷電機柵極驅動IC[1]---“TB9083FTG”,該IC適用于電動轉向助力系統(EPS)、電動制動系統和線控換檔系統等應用。產品于今日開始批量出貨。 發表于:3/1/2023 從測試角度看800V超充技術下的電驅變革 市場調研數據顯示,超過80%的用戶對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和續航里程表示不滿,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在近幾年飛速變化,但距離滿足消費者心理預期的更高使用需求,尚有較大提升空間。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800V SiC的市場占比將達到15%左右;不過在電動汽車全球發展提速的大趨勢下,這一預測節點也許會提前到來。 發表于:3/1/2023 目標6G!世界首款緊湊型放大器 IC 帶寬突破100GHz 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相互關聯,對更快、更高效的通信網絡的需求不斷增長。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研究人員正在開發5G和6G,以提高數據傳輸的速度和可靠性。 發表于:3/1/2023 ?…606162636465666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