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與制造相關文章 Intel 18A更多細節曝光 4月21日消息,根據VLSI 2025最新曝光的資料中,英特爾披露了更多的關于其最新的 Intel 18A制程的細節。 根據英特爾官網的此前公布的資料顯示,Intel 18A采用了RibbonFET 環繞柵極晶體管(GAA) 技術,可實現電流的精確控制,同時還率先采用了業界首創的 PowerVia 背面供電技術,可將密度和單元利用率提高 5% 至 10%,并降低電阻供電下降,從而使 ISO 功率性能提高高達 4%,并且與正面功率設計相比,固有電阻 (IR) 下降大大降低。與Intel 3 工藝節點相比,Intel 18A的每瓦性能提高 15%,芯片密度提高 30% 。 最新資料顯示,Intel 18A提供了高性能(HP)和高密度(HD)庫,具有全功能的技術設計功能和增強的設計易用性。在 PPA 比較中,Intel 18A 在標準 Arm 內核子塊上設法在 1.1V 電壓下提供 25% 的速度提高和 36% 的功耗降低。除此之外,Intel 18A 實現了比 Intel 3 更好的面積利用率,這意味著該工藝可以實現更好的面積效率和更高密度設計的潛力。 發表于:4/21/2025 長電科技2024年營收創新高 穩居全球委外封測第三 4月20日傍晚,國產半導體封測大廠長電科技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報告,其營收再創歷史新高,繼續穩居全球球委外封測(OSAT)市場第三,凈利潤也保持了穩步的增長。 2024年營收達359.62億元,創歷史新高 根據報告顯示,長電科技2024年營業收入約359.62億元,同比增長21.24%,創下了歷史新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6.1億元,同比增長9.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人民幣15.5 億元,同比增長17.02%。基本每股收益0.9元,同比增長9.76%。 發表于:4/21/2025 中微董事長尹志堯放棄美籍,恢復中國籍! 4月17日晚間,中微公司發布了2024年度財報,顯示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志堯已放棄美籍,恢復了中國籍。 發表于:4/21/2025 先進技術毫無保留供給 臺積電美國工廠虧損持續擴大 4月21日消息,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1年虧損超過了32億元,但依然不改他們努力在這里建廠的目標。 臺積電公布最新2024年報,盡管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開始量產,不過,因量產到出貨認列營收有時間落差,子公司TSMC Arizona Corporation 去年虧損擴大,從2023 年的109.25 億元新臺幣,擴大至2024 年的142.98億元新臺幣(約合32億元+)。 發表于:4/21/2025 蘋果iPhone 16e自研芯片成本占比已提升至40% 4月19日消息,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蘋果公司最新推出的iPhone 16e來自公司內部的元器件在總成本當中占比已經達到了40%,遠高于此前iPhone 16的29%和2022款iPhone SE的31%。 發表于:4/21/2025 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外包設計占比升至44% 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布報告稱,自2017年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峰值以來,由ODM廠商進行的外包設計與制造的模式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長。 發表于:4/18/2025 Cadence宣布將收購Arm的Artisan基礎IP業務 4 月 17 日消息,EDA 和 IP 巨頭 Cadence 楷登電子當地時間 16 日宣布已同 Arm 達成一份協議,將收購后者的 Artisan 基礎 IP 業務,這將進一步豐富 Cadence 的半導體設計 IP 產品組合。 發表于:4/18/2025 據稱英特爾CEO陳立武已著手精簡管理架構 4 月 18 日消息,據路透社今日報道,英特爾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已著手精簡管理架構,重要芯片部門今后將直接向他本人匯報。 根據陳立武向員工發布的備忘錄,英特爾已提拔網絡芯片負責人 Sachin Katti,任命其為首席技術官,并兼任 AI 負責人。 這是陳立武上個月接任 CEO 以來推動的首輪重大人事調整。根據最新安排,英特爾的數據中心與 AI芯片部門,以及個人電腦芯片部門,今后將直接向陳立武匯報。 發表于:4/18/2025 臺積電再次否認入股英特爾晶圓廠 4月17日,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召開法說會,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財報。雖然營收和利潤環比均出現了小幅下滑,但同比均實現了大幅增長,也符合之前的業績指引。在法說會上,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還首次正面回應了“入股英特爾晶圓廠”的傳聞,以及美國特朗普關稅正的影響。 發表于:4/18/2025 群創發聲明否認面板級封裝技術能力不足 4月16日消息,顯示面板大廠群創針對日經亞洲(Nikkei Asia)15日涉及群創的技術能力的報道,發布了澄清聲明,否認相關不實報道。 發表于:4/18/2025 半導體制造AI大腦:從CIM1.0到CIM 3.0的中國式躍遷 作為中國本土唯一上線12吋量產產線的工程智能系統提供商,100%國產化多模態大模型智能制造應用領跑者,智現未來給出的“AgentNet驅動CIM 3.0”的技術破局路徑,正在重構產業范式。 發表于:4/17/2025 HBM4內存正式標準化 JEDEC發布JESD270-4規范 4 月 17 日消息,JEDEC 固態技術協會美國弗吉尼亞州當地時間 16 日宣布,正式推出 HBM4 內存規范 JESD270-4,該規范為 HBM 的最新版本設定了更高的帶寬性能標準。 發表于:4/17/2025 流片地即原產地 美國35座主要晶圓廠匯總 日前,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關于半導體產品“原產地”認定規則的通知》稱,根據關于非優惠原產地規則的相關規定,“集成電路”原產地按照四位稅則號改變原則認定,即流片地認定為原產地。對此,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建議,“集成電路”無論已封裝或未封裝,進口報關的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工廠”所在地為準進行申報。 發表于:4/16/2025 傳臺積電美國晶圓二廠將提前量產并引入扇出型面板級封裝技術 4月16日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為應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即將出臺的半導體關稅政策,美國芯片大廠紛紛擴大了本地化供應鏈需求,這也迫使臺積電加快“美國制造”腳步。最新傳聞顯示,臺積電亞利桑那州第二座晶圓廠量產時間將提前一年,并將在美國引入最新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以迎合客戶采購在美制造芯片,提高供應彈性的需求。 發表于:4/16/2025 美國晶圓廠訂單激增 臺積電將漲價30% 4月16日消息,據臺媒Digitimes報道,受美國特朗普政府關稅戰的影響,眾多蘋果、AMD、英偉達美系科技大廠為規避接下來的半導體關稅,開始紛紛擴大在臺積電美國晶圓廠的投片,臺積電為應對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或將漲價30%。報道稱,由于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一廠的4nm產能有限,隨著客戶訂單涌入,已經開始出現排隊爭奪產能的情況。臺積電為了轉嫁美國生產的高昂成本,傳聞計劃對代工報價調漲30%,此舉有望將其美國晶圓廠虧損風險進一步縮小。 發表于:4/16/2025 ?…353637383940414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