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ASCI圓滿落幕,AI助力心血管疾病診斷30秒實現智能結構化報告輸出 獲悉,亞洲心血管影像學會(ASCI)第十二屆年會于8月18日圓滿落幕,這是ASCI第二次在北京舉辦學術年會。 發表于:8/26/2018 麻省理工研發可定位人體細胞助力醫療的GPS定位系統 如果你想要找到自己附近的餐廳或者酒店,使用手機上的地圖 APP 就可以實現,不管是谷歌,高德還是百度地圖,通過使用地球附近的全球定位衛星系統,這些 APP 都可以讓你快速找到心儀的餐廳位置,并告訴你距離有多遠,步行或者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時間要多久,你需要的交通信息在其中都可以找到。 發表于:8/26/2018 用于生物計量可穿戴設備的光學心率傳感器 本文是主題為“用于生物計量可穿戴設備的光學心率傳感器”三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本篇著重介紹這些傳感器系統的工作原理和通過它們可以測量什么。 發表于:8/26/2018 再出手!3分鐘看懂阿里醫療帝國 昨日,阿里健康首次對外披露其在杭州試水30分鐘達、24小時藥房“網訂店送”服務的訂單情況:目前由阿里健康發起的中國醫藥O2O先鋒聯盟,一天上線的全國藥房已超10萬單。 發表于:8/26/2018 日本研發出帶有傳感器的衣服應對中暑 據人民網24日報道,因為高溫而中暑的人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研發出帶有傳感器的服裝,可以測量自己對炎熱是如何感知的。 發表于:8/26/2018 30歲就成為了億萬富豪,接下來投資幫助研究人腦 盛大投資集團創始人陳天橋將投資10億美元幫助研究人類大腦。他表示,這可能推動科學家在人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發表于:8/25/2018 VR/AR可以為醫療行業提供哪些便利?帶來哪些改變? AR/VR是最近一直比較熱門的話題,它除了應用在虛擬現實等娛樂方面的應用,在醫療上的應用也獲得很大的關注。 發表于:8/25/2018 助殘疾人行走?我國研發出助行外骨骼機器人 這款最新版本的個人助行外骨骼機器人,由電子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程洪領銜的跨學科團隊研制而成。這套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裝備的“魔力”在于將人類的“智力”和智能機電系統的“體力”相結合,可根據人的行為意圖來控制機器人系統,具有實現助行、康復訓練和助力功能。 發表于:8/25/2018 Facebook嘗試用機器學習將MRI檢查速度提高10倍 Facebook的人工智能(AI)實驗室正與紐約大學醫學院合作,嘗試將核磁共振成像(MRI)的檢查速度提高10倍,假如成功的話,未來放射科醫生將在幾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檢測。 發表于:8/25/2018 前景可期!未來4年智能家居健康市場將達220億美元 據國外一份題為:Vision 2025-Healthcare in the Smarthome的報告顯示,隨著醫療保健從被動醫療轉向主動醫療,一個巨大的市場正在對那些可以通過智能家居提供健康和保健服務的自動化產品打開大門。 發表于:8/25/2018 眼疾患者或能重見光明!超薄石墨烯制成“人造視網膜” 研究人員稱石墨烯是“超級材料”的原因是,盡管它只有一層碳原子厚度,但是它強度很大,超級柔韌,而且非常輕。同時,石墨烯還能導電,可生物降解。現在一支國際研究小組已找到一種使用超級材料的新方法——制造人造視網膜。 發表于:8/25/2018 冠心病影像AI解決方案亮相ASCI2018,精準識別度令人關注! 獲悉,亞洲心血管影像學會(ASCI)第十二屆年會于8月18日圓滿落幕,這是ASCI第二次在北京舉辦學術年會。 發表于:8/24/2018 IBM的Watson遭遇重大挫折,Amazon、Microsoft、Google恐步后塵 前文《IBM人工智能系統Watson遭遇歷史最大挫折》有報道:已有超過12家IBM合作伙伴和客戶停止或縮減了Watson的腫瘤相關項目。 發表于:8/24/2018 美國CMS提出新方案,遠程醫療面臨重大利好 就在兩周前,CMS(Centers for Medicare and Medicaid Services)提出方案,希望將遠程醫療正式納入醫保體系。 發表于:8/24/2018 區域自識別醫用觀片燈控制系統設計 基于嵌入式控制技術,提出一種具有區域自識別功能的新型醫用觀片燈系統結構。該系統以超高亮白光LED構成分布均勻的LED陣列,通過嵌入式控制器識別X光片的規格及覆蓋區域,并控制該區域的LED燈陣列發光。本系統所采用的分區LED燈光控制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節約電能,大幅延長觀片燈壽命,而且還能改善醫務工作者觀察的舒適度。 發表于:8/24/2018 ?…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