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醫療智能化趨勢下 手術機器人先行 “手術時間一長,醫生難免會手抖。手術機器人能夠過濾抖動,避免給患者帶來的威脅。”北京和睦家醫院醫生朱剛坐在電腦邊,回放自己操作達芬奇機器人完成的手術:兩只微型機械臂從腹部小孔進入患者腹腔內,切除腫瘤。 發表于:10/18/2016 3D打印醫療技術日益成熟 已成未來重點產業 3D打印技術漸臻成熟,已是全球未來重要的產業之一,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14日在亞洲大學聯合舉辦「2016 3D打印創新醫療應用及臨床實證國際研討會」,吸引國內外上百位從事3D打印產學界、醫師參與交流。 發表于:10/17/2016 3D打印助高齡患者逃離“天下第一痛”的魔爪 三叉神經痛是典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小編從鼓樓醫院獲悉,該院鎮痛科利用3D打印技術,精確定位手術位置,化解了不少患者的疼痛。 發表于:10/17/2016 3D打印人類肝臟需要怎樣的洪荒之力 今年十月,生物3D打印公司Organovo宣布,已經開始發力人類直接移植3D打印人體肝臟組織。這項努力不應該被低估,因為這項工作使得病變的肝臟有了可以待移植的“補丁”,可以使得病人重獲健康,對于那些患有肝功能衰竭的人來說意味著重獲生命的希望。 發表于:10/17/2016 健康醫療與AI科技未來發展空間大 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在頒獎現場,筆者對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北極光創投創始人、董事總經理鄧鋒進行了專訪。在專訪中,鄧鋒認為目前最活躍的科技創新主要在四個領域:第一,人工智能加上大數據帶來IT的革命;第二,以基因組學,蛋白組學所帶來的醫療和生物技術的革命;第三,材料方面的革命,比如新材料,納米材料;第四,能源領域。他認為,人工智能帶來的IT革命,以及基因組學、蛋白組學帶來的對于健康醫療技術的進步是最大的。同時,他認為中國科技創新未來會取得更大的進步。 發表于:10/17/2016 3D打印進臨床 可直接打印人體器官 近年來,3D打印技術廣為人知,用途也越來越廣。特別是在醫療領域,3D打印技術正在走進臨床,比如打印器官模型。遇到難以解決的手術問題,醫生可先給患者做CT掃描,然后利用3D機器打印出病變器官模型,商討合適的手術方案。 發表于:10/17/2016 Xkelet公司使用3D打印模型來治愈骨折 五年前,RicardoVeiga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摔斷了脛骨。在康復的過程中,他深深體驗到了腿上打的厚厚的石膏所帶來的弊端。于是,他下決心要找到一種更好的方法來幫助人們進行骨科恢復。 發表于:10/14/2016 百度推出醫療大腦 對標Google IBM 推出醫療大腦,正式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醫療健康行業。百度醫療事業部總經理李政表示,百度醫療大腦的對標產品是Google和IBM的同類產品。 發表于:10/13/2016 心臟醫療設備電池也曝光有問題 美股周二下跌,道指盤中下跌超過250點。油價從高位回落,美元走強,民主黨獲選人在民調中領先(其主張降低藥價)使得醫療健康股及原材料股承壓領跌。 發表于:10/13/2016 Oncomfort虛擬現實技術可用在醫療領域減輕患者焦慮 Oncomfort日前在C3 Prize大賽中贏得了5萬美元的大獎,其虛擬現實應用可幫助減輕癌癥患者的焦慮情緒。 發表于:10/13/2016 黑客組織開發3D打印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 去年,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EpiPen的價格一張再漲,由原來的100美元漲到了600美元。這一昂貴的價格使得許多患者無力承擔,因而病重甚至死去。然而,社會公眾、組織和政府在譴責制造商Mylan的同時,卻沒有采取任何實際行動,來降低價格。 發表于:10/12/2016 瑞薩電子推出了新的RL78/L1A系列微控制器 2016年10月5日,日本東京訊——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株式會社(TSE:6723)今日宣布推出RL78/L1A系列低功耗16位微控制器(MCU),該產品配備液晶顯示器(LCD)驅動器,非常適合醫療應用中使用的電池供電型感應設備,如血糖監測儀、乳酸鹽分析儀、膽固醇分析儀和其它配備生物化學傳感器的設備。RL78/L1A內置模擬前端(AFE,注1)生物感應電路,通過一臺監測設備即可測量血糖和血紅蛋白。 發表于:10/12/2016 國內醫療器械巨頭核心技術缺失 難走高端路線 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市場進入發展期,但核心技術與服務依然是企業的發展痛點。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包括東軟醫療、賽諾威盛、廣藥白云山在內的企業加速進入高端醫療設備市場。長期以來,高端醫療設備市場超過80%的份額由跨國公司壟斷。盡管擁有自主研發實力的國內高端醫械廠商崛起,但不可避免的是仍處于在國外購買核心零部件,國內組裝的狀況。 發表于:10/12/2016 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3D打印團隊風采 第一次見到ZCreator團隊,是在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青島賽區的比賽現場,團隊的聯合創始人孫曉鐘在臺上介紹一種更新的3D打印技術。那是團隊成立三個月以來第一次參加比賽,卻一舉殺進全國總決賽。 發表于:10/11/2016 一款能用普通桌面3D打印機打印的軟體機器人裝置 一直以來,人們總認為桌面機只能打印玩具,實用性極其有限。然而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幾名專家,向人們證明了桌面機的實用能力。他們來自生物醫療工程學院,使用普通的桌面級3D打印機,以低廉的成本,打印出了許多軟體氣壓傳動裝置。據了解,這種軟體機器人裝置,具備極強的醫療應用價值。 發表于:10/11/2016 ?…28828929029129229329429529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