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印度醫院利用3D打印技術成功實施脊柱側彎矯正手術 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雖然普通情況下不會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但是一旦嚴重,就會對患者的行走甚至呼吸都造成障礙。在過去的傳統治療方法中,通常是使用矯正器,但是不僅不美觀也很不方便。而現在,在3D打印技術的幫助下,技術人員開發出了3D打印矯正器。相對傳統的矯正器來說,3D打印的矯正器能夠實現定制,能完全貼合患者的身體,使其感到更加的舒適。并且,3D打印矯正器能夠做到更輕、更薄、更時尚。 發表于:11/7/2016 Molex 完成對Phillips-Medisize公司的收購 (新加坡 – 2016 年11月3日) 全球整體互連解決方案供應商Molex已完成較早前宣布對Phillips-Medisize公司的收購。Phillips-Medisize公司是美國加州舊金山私募投資公司金門資本旗下的投資組合公司,被收購后將成為 Molex 公司屬下的間接子公司。此次交易的融資條件并未披露。 發表于:11/5/2016 Stryker已完成對3D打印椎間融合器的臨床試驗 我們知道,當涉及到利用3D打印技術來生產醫療設備和工具的時候,通常需要經過一個全面的試驗,才能夠正式應用。事實上,這些臨床研究有助于挖掘出醫療解決方案的提出,比較他們與其他生物材料的相容性。近日,Stryker醫療技術公司就采用3D打印技術來進行醫療器械和植入物的生產。 發表于:11/4/2016 精準醫療還能火多久 行業仍處于教育市場階段 但近日,腫瘤精準醫療被發表在《自然》和《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兩篇文章推上了審判臺,被指“精準策略沒有給大多數腫瘤病人帶來好處,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待證明的假說?!边@一觀點在國內醫療界引起極大爭論,有贊同者也有反駁者。 發表于:11/4/2016 2016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發展分析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但行業內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尚未改變,低、小、散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征之一,行業的發展還需依仗于生產技術的繼續創新和發展。 發表于:11/4/2016 醫療儀器檢驗責任重大 事關人命不容有失 醫療儀器的檢驗是大事,十幾年沒爭個明白,當地相關部門及各自的上級部門好意思說自己都沒有責任嗎?如果沒有巨額罰單的事,如果雙方只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事情興許會有不同的結局。 發表于:11/3/2016 互聯網巨頭在移動醫療界為何舉步維艱 在整個互聯網行業,開放平臺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早在2007年,Facebook便宣布開放平臺。繼其開放API接口后,谷歌、微軟等國外的巨頭,以及新浪微博、百度、騰訊等國內的大咖也紛紛啟動開放平臺計劃。開放平臺形勢大好。然而國內企業的開放都較為初級,醫療行業亦是如此。 發表于:11/3/2016 互聯網醫療的監管不該過分依賴于技術 互聯網醫療需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技術,一條是監管。監管過于滯后于技術,看似政策對這個新興業態寬松,實質上并不利于互聯網醫療更快更好發展。 發表于:11/3/2016 預測未來醫療機器人五大發展趨勢 華永道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管理咨詢人邢立萍在世界醫療機器人大會上,用數據向我們展示了全球醫療機器人的市場價值趨勢:2014年是26億美金,到2020年會達到76億美金。還有更激進的估值說可以到100億的市場需求。根據CFDA的報告,醫用機器人手術數量從2005年25000例達到65萬例。值得一提的是,80%的前列腺切除手術是由機器人完成的。 發表于:11/2/2016 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醫療市場 本次論壇在國內首次發布《醫療健康物聯網白皮書(2016)》,填補了國內空白。該白皮書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和無錫醫療物聯網研究院聯手完成,凝聚了國內數十位醫療物聯網頂尖專家有關醫療健康物聯網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了物聯網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融合應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存在問題以及對未來的思考和建議,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信息參考,為醫院和社區開展物聯網應用提供向導,與業界同仁分享關于醫療健康物聯網的研究與思考。 發表于:11/2/2016 互聯網發展促使更多人海外醫療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當下很多互聯網醫療企業正在向跨境醫療服務領域滲透,其中規模較大的為春雨國際、年初上線國際醫療業務的就醫160,以及正在試水的微醫集團等。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將海外醫療的產品變得更加多樣化,貼合受眾實際需求。而在業界看來,互聯網醫療公司從事海外就醫盈利模式較為清晰,并能直接變現產生營收,海外醫療互聯網服務第一平臺春雨國際在成立一年多就獲得了三輪融資即是最好的佐證。 發表于:11/2/2016 德國慕尼黑大學生改造Ultimaker醫療3D打印人體組織 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的學生日前改造Ultimaker 2+型3D打印機,并開發了專門用于3D打印的生物墨水稱為“biotINK”,參加本年度的生物學競賽——iGEM挑戰大賽。 發表于:11/1/2016 青島尤尼科技攜3D打印假肢亮相愛丁堡康復國際世界大會 據2008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統計,中國目前共有視力殘疾1691萬人,因角膜病致盲患者約400萬人,其中7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復明,但每年只能進行不到5000例的移植手術。據了解,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中國角膜捐獻率過低,角膜資源極其稀缺。 發表于:11/1/2016 3D打印技術使削骨適金轉變為私人訂制 “平時喝酒厲害嗎?酒精可是引起股骨頭壞死的一大‘元兇’,千萬要注意?!?0月24日,鄭州大雨,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主任醫師鄭稼的門診室外圍滿了患者。診室內,鄭稼一次次彎腰,抬起患者的腿仔細詢問病情。 發表于:11/1/2016 精尖醫療儀器國際共享 出國體檢未必是最佳選擇 近日,網上關于日本體檢的介紹非常多,基本上都會提到一個關鍵詞—查癌。看看文章標題便可知赴日查癌的受追捧程度:“去日本體檢、癌癥篩查走俏之謎”、“出國體檢為何更易發現癌”、“赴日醫療,阻擊癌癥,就現在!”、“日本防癌體檢:富人階層的健康主張”…… 發表于:11/1/2016 ?…285286287288289290291292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