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我國自主研發耐輻射聲發射傳感器通過驗收 核電站傳感器是核電運行在線監測系統的核心關鍵元件之一。中物院總體所所長邱勇研究員說,核電站傳感器使用環境惡劣,需要長期在高溫高輻照環境中可靠工作,市場上通用的傳感器及其制備工藝根本無法滿足。 發表于:8/31/2018 長期健康檢測不用愁:自驅動智能貼片問世 隨著柔性可穿戴電子的快速發展,能夠準確快速響應身體健康信號變化的便攜式傳感器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受到了國內外科研學者的廣泛關注。然而,現有的單一傳感器受限于能量供給問題,限制了其在電子皮膚等領域的應用。 發表于:8/29/2018 博格華納為蔚來提供駕駛艙加熱技術 可迅速加熱駕駛艙給車窗除霜 據外媒報道,博格華納(BorgWarner)是內燃車、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清潔高效技術的全球領導者。該公司正向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蔚來(NIO)提供先進的高壓正溫度系數(PTC)駕駛艙加熱技術,用于蔚來最新純電動ES8 SUV車型。該先進的加熱解決方案可快速加熱駕駛艙,并對車窗除霜,使乘客獲得最大的舒適度和駕駛能見度。 發表于:8/29/2018 檢測和防治PM2.5等顆粒的來源和擴散用傳感器 空氣質量下降,大氣污染引發人們深思,你知道嗎?PM2.5等顆粒物進入人體后到了哪里?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顆粒物有四種,分別是PM50、PM10、PM2.5和PM0.1,這四種顆粒物都會分別可以到達人體的什么部位,會給人體帶來怎樣的傷害呢? 發表于:8/28/2018 關于河流水質污染環境檢測及應對方式 隨著政府與公眾對環境保護越來越注重,各地方政府也加大對環境的監管力度,水處理設備作為重要的環境保護設備,面臨著新時代的機會與挑戰。越來越多的水處理設備廠家希望通過物聯網技術,一方面監控所售設備的運行情況,另一方面也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好地水處理監控服務。 發表于:8/28/2018 微型傳感器發展趨勢分析 由于汽車傳感器在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和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世界各國對其理論研究、新材料應用和新產品開發都都非常重視。未來的汽車用傳感器技術,總的發展趨勢是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發表于:8/27/2018 基于STM32和反射式PPG技術的新型可穿戴式心率計的設計方案 心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嚴重疾病,且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自我保健的需求不斷增長,醫院中精度高但使用不便的心電圖儀已不能滿足人們對心臟進行日常監護的需求。因此基于光電容積脈搏波(Photo-Plethysmography,簡稱PPG)技術的可穿戴式心率測量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心率監測領域。 發表于:8/27/2018 柔性混合電子元件,解鎖下一代醫療傳感 柔性可穿戴醫療傳感器,可以幫助醫生輕松、無痛地收集患者數據,從而實現更精準的診斷和有效治療。 發表于:8/27/2018 利用超薄石墨烯制造人工視網膜,眼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據了解,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型超薄“超級材料”用來制造人工視網膜,用來幫助眼疾患者恢復視力,重見光明。 發表于:8/26/2018 麻省理工研發可定位人體細胞助力醫療的GPS定位系統 如果你想要找到自己附近的餐廳或者酒店,使用手機上的地圖 APP 就可以實現,不管是谷歌,高德還是百度地圖,通過使用地球附近的全球定位衛星系統,這些 APP 都可以讓你快速找到心儀的餐廳位置,并告訴你距離有多遠,步行或者乘坐各種交通工具的時間要多久,你需要的交通信息在其中都可以找到。 發表于:8/26/2018 用于生物計量可穿戴設備的光學心率傳感器 本文是主題為“用于生物計量可穿戴設備的光學心率傳感器”三篇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本篇著重介紹這些傳感器系統的工作原理和通過它們可以測量什么。 發表于:8/26/2018 日本研發出帶有傳感器的衣服應對中暑 據人民網24日報道,因為高溫而中暑的人不斷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研發出帶有傳感器的服裝,可以測量自己對炎熱是如何感知的。 發表于:8/26/2018 錦上添花,Mantis Vision完成對Alces 3D傳感的收購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作為全球領先的移動端3D傳感開發商,總部位于Petah Tikva(以色列,佩克提克瓦市)的Mantis Vision公司,可提供先進的3D場景捕獲及共享技術,日前宣布已完成對Alces Technology(以下簡稱Alces)的收 發表于:8/25/2018 漲價缺貨的野火擴散至CMOS傳感器 據臺灣媒體報道,漲價缺貨的野火如今已擴散到CMOS圖像感測元件上,今年電子關鍵零組件及半導體材料接二連三調漲售價,有錢也拿不到貨,前車之鑒,讓代理商及客戶端一聽到缺貨就害怕,而這一波CMOS供貨吃緊,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醞釀成形,且有跡可尋,早在今年第2季,中國大陸高端鏡頭馬達就已傳出供貨吃緊情況。 發表于:8/25/2018 松下這款傳感器性能太強大!可在黑暗中拍攝250米遠,10厘米物體的圖像 松下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該傳感器可補充現有傳感器的功能,因為新型傳感器(1)比激光雷達(LiDAR)有更長的探測距離(激光探測和測距系統),可獲得深度圖像;(2)與CMOS圖像傳感器不同,該傳感器可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拍攝圖像。 發表于:8/25/2018 ?…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