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科學家開發可貼在皮膚上的傳感器 通過佩戴者的汗水追蹤血糖水平[模擬設計][消費電子] 據外媒New Atlas報道,目前,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必須通過手指采集血樣,或通過皮下植入的傳感器來檢查他們的血糖水平。然而,一種實驗性的新設備有朝一日可以簡單地貼在使用者的皮膚表面完成這項工作。 發表于:10/18/2021 金士頓推出KC3000 PCIe 4.0 SSD:群聯E18主控方案 讀速7GB/s[模擬設計][消費電子] 金士頓(Kingston)剛剛推出了 KC3000 系列 PCIe 4.0 SSD,可知其采用了與希捷(Seagate)FireCuda 530 系列 M.2 游戲固態硬盤相同的群聯 E18 主控 + 3D TLC NAND 閃存方案,全系讀速可達 7000 MB/s 。寫入速度方面,512GB / 1TB 版本較更大容量的 2TB / 4TB 要低一些,分別為 3900 MB/s 和 6000 MB/s 。 發表于:10/18/2021 閃迪至尊超極速SDXC UHS-II存儲卡記錄鏡頭前的萬物之美[模擬設計][消費電子] 作為生活的記錄者、風光的追逐者、光影的創造者,攝影師不但是美的捕捉者,也是美學創造者。通過鏡頭,他們捕捉與創造美,快門按下后捕捉的一幅幅畫面于他們而言,如同蝴蝶之于孩童一般喜不勝收。而想要捕捉到一只美麗的“蝴蝶”,耐心、技術、設備,缺一不可。 發表于:10/18/2021 特種技術——芯片改變我們的生活[嵌入式技術][消費電子] 材料創新驅動了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作為一名材料工程師,我對這一點感到非常自豪。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都是人類發展至今的重要階段。 發表于:10/18/2021 Digital Electricity? 加速當前智能世界技術的數字化轉型[電源技術][消費電子] VoltServer 使用標準數據線和端點轉換器,高效安全地遠距離傳輸大電源 發表于:10/17/2021 ADALM2000實驗:穩定電流源[電源技術][工業自動化] 本文將重點討論使用雙極性結型晶體管(BJT)和NMOS晶體管的穩定電流源。 發表于:10/17/2021 儲能技術實現廣泛供電[電源技術][工業自動化] 如果我們不僅能為全球最亟需的地方提供能源,而且是提供經濟高效的能源,會怎么樣?這是談到發展中國家時經常會提出的問題,這些國家的電網往往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由于無法儲存能源,并在需求高峰時段調節能源的使用,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停電、限電甚至導致能源短缺問題。目前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能源存儲:市面上沒有經濟高效的電池可用來補充現有的電網基礎設施。 發表于:10/15/2021 是德科技網絡應用與安全總裁探討如何通過防范盲區來提高安全性和性能[通信與網絡][信息安全] 網絡數據飛速增長,海量應用需要維護,技術飛速發展;這些都在促使網絡的復雜性節節攀升。與此同時,網絡犯罪分子也在不斷升級他們的技術,從而抓住網絡漏洞肆意妄為。了解網絡流量的全部情況是確保高安全性和高性能的最佳方法。只有部分可視性的話,遠遠達不到足夠的效果。加密、丟失或損壞的數據可能會導致盲區,以至于讓性能問題和安全風險乘虛而入。我們邀請了是德科技網絡應用與安全總裁 Mark Pierpoint,來向我們介紹為什么實施網絡可視性體系結構對于發現和防范可能的危險盲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即便是非常成熟的企業,盲區也會對他們造成嚴重破壞。 發表于:10/14/2021 用毫米波雷達實現功能安全性[微波|射頻][汽車電子] 本文將探討工業環境對功能安全的需求,給出一些示例應用。我們還將介紹一些術語,并解釋安全完整性等級 (SIL) 的概念以及它如何會影響嵌入式工業控制系統設計。 發表于:10/14/2021 通過分布式架構驅動下一代電動汽車系統[電子元件][汽車電子] 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正在不斷演進,其中的電子設備同樣也在發生變化。在這些車輛的整體構造和功能方面,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司機并沒有改變。他們仍然希望自己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夠順利地行駛更遠,變得更經濟實惠,充電速度更快,并確保他們的安全。那么設計人員如何才能以更低的成本為他們提供更多服務? 發表于:10/13/2021 半導體存儲器的發展歷程與當前挑戰[嵌入式技術][工業自動化] 利用SEMulator3D虛擬工藝建模平臺應對存儲器制造挑戰 發表于:10/13/2021 如何利用現場總線提升速度,擴大覆蓋范圍[通信與網絡][工業自動化] PROCENTEC等行業專家的數據顯示,采用基于RS-485現場總線技術(PROFIBUS?)的應用在持續增長,工業以太網(PROFINET)應用也在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共安裝6100萬個PROFIBUS現場總線節點,PROFIBUS過程自動化(PA)設備同比增長7%。PROFINET安裝基數為2600萬個節點,僅2018年安裝的器件數量就達到5100萬。 發表于:10/11/2021 技術干貨 | 通過分布式架構驅動下一代電動汽車系統[模擬設計][汽車電子] 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HEV)正在不斷演進,其中的電子設備同樣也在發生變化。在這些車輛的整體構造和功能方面,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司機并沒有改變。他們仍然希望自己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能夠順利地行駛更遠,變得更經濟實惠,充電速度更快,并確保他們的安全。那么設計人員如何才能以更低的成本為他們提供更多服務? 發表于:10/11/2021 思銳智能攜旗下Beneq品牌亮相CIOE2021,探索從微觀到宏觀層面的ALD光學應用創新[顯示光電][消費電子] 光學薄膜的應用十分廣泛,從精密的光學儀器到光纖通訊、顯示器、數碼相機,乃至鈔票上的防偽技術,均不乏其身影。一般而言,光學薄膜是指在光學玻璃、光纖、晶體等各種材料的表面上鍍制一層或多層薄膜,并利用薄膜內光的干涉效應來改變透射光或反射光的強度、偏振狀態和相位變化的光學元件;而制備的過程則稱為“光學鍍膜”,且工藝眾多,例如物理氣相沉積(PVD)、離子束輔助沉積法、溶膠-凝膠法等。不過,隨著光電系統微縮化、基底材料多元化以及各類行業應用的創新迭代,以PVD為代表的傳統薄膜制備方法在膜層厚度控制、致密性、保形性等方面逐漸顯現其不足,而原子層沉積技術(ALD)無論對于納米結構的微觀層面或任意形態光學器件的宏觀層面,均可以原子級精度調整光學材料的特性,成為了當下光學鍍膜解決方案的“香餑餑”。 發表于:10/11/2021 Virtual Antenna技術改變物聯網設備的研發與制造[EDA與制造][物聯網] 設備制造商不再需要成為天線專家,或需要巨額預算來應對蓬勃發展的物聯網市場。 Ignion使物聯網設備制造商的工作變得更加輕松。其開創性的Virtual Antenna?系統將天線產品的開發時間從數月縮短到數周,同時仍能確保其滿足運營商的要求,特別是在多頻段射頻設備的天線處理上。 發表于:10/8/2021 ?…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