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中國移動全球首發6G小規模試驗網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數驅新質?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 AI、5G-A / 6G、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今日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稱今年中國移動研發經費達 391 億元。 最新資訊 基于LSTM模型的智能服務治理方案研究與實踐 為解決航空公司網站在訪問量大幅波動時容易導致系統異常、難以快速進行治理的問題,以Spring Cloud微服務治理框架為基礎,融入長短期記憶(LSTM)模型對系統指標進行分析與預測,結合云原生架構,提出了一種基于LSTM模型的智能服務治理方案。利用LSTM對歷史指標數據進行訓練并輸出預測模型,實現對于指標的趨勢預測;結合云原生基礎設施,生成基于預測結果的主動式水平容器組自動伸縮器,實現資源預伸縮;根據指標預測結果與變化趨勢自動下發與回收治理策略,實現智能化的流量治理。實踐表明,該方案能根據模型預測結果提前做好資源擴縮容與服務治理,有效規避系統風險。 發表于:9/17/2025 中國移動發布無極一號離子阱量子計算裝置 9月16日,中國移動召開主題為“融合量通智 共啟新未來”的量子科技前沿創新論壇,發布了“無極一號”離子阱量子計算裝置等系列成果,并在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的指導下發起成立“量智融合”創新聯合體,助力北京建設量子計算創新高地。 發表于:9/17/2025 亞馬遜柯伊伯與SpaceX星鏈差異全解析 9月16日 近日,亞馬遜 “柯伊伯計劃”(Project Kuiper)迎來關鍵節點 —— 公司高管在巴黎世界航天商業周明確披露,這一旨在挑戰SpaceX星鏈(Starlink)的衛星互聯網項目,將在 2026 年第一季度末率先為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和英國提供服務。 從一度受困于火箭延誤與衛星產能瓶頸,到如今明確分階段全球覆蓋路線圖,柯伊伯計劃的加速推進,標志著全球低軌衛星互聯網賽道的競爭正式進入 “雙巨頭對峙” 時代。本文將從柯伊伯計劃的商用進程、技術布局切入,與星鏈展開多維度對比,解析二者的戰略差異與市場影響。 發表于:9/17/2025 中國首家量子計算公司本源量子啟動IPO 9月16日消息,昨日,中國證監會官網公告,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本源量子已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并在安徽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中信建投證券。 發表于:9/17/2025 我國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9月16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日09時0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遠征一號S上面級將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發射的衛星由商業航天企業銀河航天研制,標志著我國在低軌衛星互聯網建設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為6G時代“空天地海泛在互聯”的愿景提供技術支撐。 發表于:9/17/2025 淺談Wi-Fi 6E與Wi-Fi 7的關鍵器件——BAW濾波器新技術 2020年4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投票通過將6GHz頻譜劃為免許可頻段供Wi-Fi使用,這標志著Wi-Fi正式進入“三頻”時代 發表于:9/16/2025 面向5G演進的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研究 通感一體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為5.5G/6G通信系統的核心技術,通過深度融合通信與感知功能,突破傳統系統的功能邊界,實現頻譜、硬件資源的共享與協同,推動通信網絡向多維感知能力演進。系統探討了ISAC的核心原理、技術挑戰及未來方向。技術層面,ISAC利用無線信號傳輸與反射特性,通過聯合波形設計、多站協同感知架構及自干擾消除技術,實現環境感知與數據傳輸的高效融合,但其發展面臨通感波形聯合優化、網絡資源動態調度、多站同步與標準化等關鍵挑戰。典型應用場景涵蓋智能交通、工業互聯網及空天海地協同網絡,需滿足亞米級感知精度、毫秒級時延及高可靠性等指標需求。未來技術演進聚焦四大方向:太赫茲頻段器件與智能超表面優化、AI驅動的通信-感知聯合框架、意圖驅動的云-邊-端動態架構以及輕量化安全機制構建。通過攻克通感聯合信息論、能效模型等基礎理論,并推動產學研協同驗證,ISAC將加速物理世界與數字空間的深度融合,成為全域智能網絡的核心使能技術。 發表于:9/16/2025 一種基于數據匹配的COM惡意調用溯源研究 針對高級持續性威脅(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APT)利用組件對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COM)接口進行行為混淆,導致傳統溯源方法難以有效追蹤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數據匹配的實時溯源系統COMLink。該系統利用COM調用中客戶端與服務器進程間數據交換的數據關聯特性,通過前綴相似度算法實現對敏感行為的線程級精確溯源。COMLink能夠跨進程追蹤COM調用鏈,即使在惡意軟件利用受信任進程執行惡意行為時也能有效溯源。實驗結果表明,COMLink在包含6個已知可利用COM接口的測試環境中,能夠以82%的準確率追蹤基于COM的攻擊行為,COMLink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可忽略不計,性能損失小于2%,顯著提升了APT檢測和歸因能力。 發表于:9/16/2025 Gartner發布2025中國信息與通信技術成熟度曲線 商業與技術洞察公司Gartner最新發布的2025中國信息與通信技術成熟度曲線評估并詳細分析了當前中國CIO群體備受關注的26項關鍵創新,幫助CIO更好地利用這些技術為同時實現IT與業務成果找到更為平衡的方法。 在2025中國信息與通信技術成熟度曲線中,我們首次引入了“平衡游戲”的理念和對應框架,并將創新技術嵌入其中,揭示了CIO工作需更注重投入和產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新技術。 發表于:9/16/2025 豪擲170億美元 星鏈開始顛覆運營商 9月16日消息,喊了這么多年,狼終于來了! 近日,SpaceX宣布將以170億美元收購EchoStar的無線頻譜,包括AWS-4(2GHz)與H頻段,計劃將其用于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馬斯克在采訪中毫不諱言,要把Starlink打造成全球移動運營商。 馬斯克暗示,用戶將來可以不再依賴傳統運營商,而是通過Starlink終端和賬號實現網絡接入,而且是真正的“全球漫游”。星鏈此舉的目是什么,他的底氣來自哪,對于衛星互聯網產業發展有何影響?當然,我們更關注的是,同樣的故事會在國內重演嗎? 發表于:9/16/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