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Redmi K50系列全球首發天璣8100,對標驍龍888 3月7日23點,小米集團中國區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換上Redmi K50系列新機,之前盧偉冰使用的是Redmi K50電競版。 發表于:3/9/2022 高通、英偉達、AMD對決元宇宙芯片市場 元宇宙獲得大量企業的關注以及布局,也將會帶動一系列的硬件設施以及相關的軟件發展。此前零壹財經發布了一篇《元宇宙的建設需要哪些硬件》,當中元素包括了芯片、通訊設施以及顯示設備,其中以芯片最為重要。芯片因為元宇宙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 發表于:3/8/2022 兩會「芯」提案:聚焦車規芯片,打通供應鏈,突破「卡脖子」 “政策扶持,產業規范,重視人才,人大代表‘芯’提案這樣說” 發表于:3/8/2022 模擬芯片巨頭的殊途同歸 在模擬芯片這個市場,市場格局相對較穩定,龍頭已經基本成型 發表于:3/8/2022 意法半導體先進的 MEMS 傳感器助您開啟Onlife 時代 2022年3月4日,中國–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 推出其第三代MEMS傳感器。新一代傳感器助力消費類移動產品、智能工業、智能醫療和智能零售產品實現性能和功能新飛躍。 發表于:3/8/2022 瀾起科技:PCIe5.0Retimer芯片的核心IP由公司自主研發 3月8日消息,日前瀾起科技發布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就公司的業績表現及產品研發等問題做出了回應,具體內容如下。 發表于:3/8/2022 APS的發展態勢分析 從過完春節到現在,真正工作的三個星期時間,平均每周至少3~4次的企業APS需求對接,涉及到:模具機械加工、復雜產品柔性裝配、脈動式生產裝配、制藥車間與供應鏈(兩類)、電子產品(組件類與芯片類)、煉鋼軋制、多分廠/車間的類似/替代MRP的能力協同、家居類垂直細分行業大規模定制、裝備維修、AGV路徑規劃、單元/產線柔性控制等不同行業和類型的APS需求,基本都已經在落實規劃和組織開發。也許是一年之計在于春,也也許是需求在爆發。 發表于:3/8/2022 聯發科“招兵買馬”,芯片相關畢業生年薪45W+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聯發科近日在臺大校園舉行招聘活動,今年聯發科將持續大規模征才,預計招募超過2000名研發人才,甚至出現了碩士畢業生年薪200萬元新臺幣(約45萬元人民幣)、博士250萬元新臺幣(約56.25萬元人民幣)的優渥條件。 發表于:3/8/2022 不黑不吹,折疊屏手機只是富人的玩具,市場太小,蘋果沒興趣 目前幾大安卓巨頭都有推出折疊屏手機,比如三星、華為、小米、OPPO、榮耀等,只有蘋果還不為所動。 發表于:3/7/2022 蘋果、英特爾、谷歌等斷供俄羅斯,會是中國品牌的機會么? nvidia也宣布正式斷供俄羅斯了,而截止至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美系科技巨頭,都斷供了俄羅斯,比如蘋果、intel、谷歌、AMD、Meta等等。 發表于:3/7/2022 22億顆,超過索尼、三星,中國CMOS芯片廠商銷量全球第一 近日,國產CMOS芯片巨頭格科微發布了一份2021年業績預告,報告中顯示2021年營收預計為70億元,同比增長8.44%。而利潤為12.59億元,同比增長63%。 發表于:3/7/2022 貿澤開售Analog Devices用于衛星通信的 ADMV4540 K波段正交解調器 2022年3月4日 – 提供超豐富半導體和電子元器件?的業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備貨Analog Devices ADMV4540 K波段正交解調器。ADMV454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正交解調器,帶有內置合成器,適用于需要全戶外裝置的新一代K波段高通量地面端衛星通信系統。 發表于:3/7/2022 SMPS電感的安裝方向會影響輻射嗎? 開關模式電源(SMPS)產生的EMI輻射頻譜是由許多參數組成的函數,包括熱回路大小、開關速度(壓擺率)和頻率、輸入和輸出濾波、屏蔽、布局和接地。一個潛在的輻射源是開關節點,在很多原理圖上稱為SW。SW節點銅可用作天線,發射快速高效的高功率開關事件產生的噪聲。這是大多數開關穩壓器的主要輻射源。 發表于:3/7/2022 躍昉科技推出首款12nm 64-bit RISC-V多核高端應用處理器 最近幾年,RISC-V生態日益成熟,朋友圈越來越廣,RISC-V應用也逐漸從入門級向中高端延伸。近日,廣東躍昉科技有限公司(“躍昉科技”)推出了最新的SoC芯片產品——NB2。NB2是一款定位高端工業級應用的64-bit RISC-V SoC產品,采用12nm先進工藝,面向邊緣計算、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及語音處理等多類應用,是目前業內第一款基于RISC-V架構的邊緣智能高端處理器。 發表于:3/7/2022 芯片廠:客戶已經無法承受漲價 半導體產業今年可望持續成長,晶圓代工產能供應仍將吃緊,晶片產品在去年價格高漲后,今年要進一步漲價難度升高,IC設計廠毛利率面臨的壓力恐將因而增加。 發表于:3/7/2022 ?…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