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首款元宇宙手表!Meta的元宇宙是從手腕上開始! 自從元宇宙爆火之后,各大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力求爭奪硬科技時代的下一張門票。為了向目標靠攏,去年開始,谷歌、騰訊等巨頭都已開始行動,各類相關虛擬現實設備在秘密籌備中。 發表于:2/27/2022 網傳三星新一代旗艦手機三星S22系列不再出廠貼膜,比蘋果更狠? 三星新一代的旗艦手機S22 Ultra正式發布,時尚的外觀設計,精湛的屏幕顯示和創新的S-Pen手寫筆的操作體驗,雖然說發布之后也傳來各色的否定和不認可的聲音,但筆歌科技評價還是很高的,至少在外觀設計上一如既往地發揮了三星的優勢,設計獨樹一幟,唯一的點就是售價還是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發表于:2/27/2022 AMD解禁了銳龍6000移動版處理器評測:首發支持USB4接口 日前AMD解禁了銳龍6000移動版處理器的評測,各大廠商的新一代輕薄本、游戲本馬上就要上市了,這一次AMD不僅帶來了更強的CPU、GPU性能,同時在IO技術上也補全了,更重要的是首發支持了USB4接口。 發表于:2/27/2022 最新的Intel投資者會議:為解決GPU短缺問題,英特爾承諾年內出貨400萬張顯卡 據 PCgamer消息,英特爾將于今天舉辦投資者會議,目前已公開部分資料。CEOPat承諾將會在活動中為游戲玩家提供一些消息。 發表于:2/27/2022 被遺忘的龍芯和中國CPU|巨潮 如果不是沖刺科創板上市,“中國第一芯”恐怕已經被人們遺忘。喊著“拳打微軟,腳踢AMD”的愿望,龍芯在21世紀初的群情激昂中,被推上了“民族英雄”的位置。 發表于:2/26/2022 Intel 15代酷睿爆發!上臺積電3nm工藝、目標直指蘋果 Intel日前一口氣官宣了未來四代酷睿處理器,包括Raptor Lake 13代、Meteor Lake 14代、Arrow Lake 15代、Lunar Lake 16代,據說后邊是Nova Lake 17代。 發表于:2/26/2022 華亞智能:半導體設備結構件 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2022年2月12日發布的報告《華亞智能:聚焦半導體設備結構件,受益晶圓廠擴產迎高速成長》,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陳杭S1220519110008 發表于:2/26/2022 高效數字音頻功率放大器NTP8928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優勢的體現,很多尚未數字化的領域正在逐步加入到數字化的行列中來。數字化處理后的語音信號在到達模擬功率放大器之前,必須進行D/ A 轉換,以便被功率放大器放大,因此從完全數字化的進程看,功率放大器數字化模式勢在必行。 發表于:2/25/2022 天璣9000跑分超驍龍8G1,能擺脫一核有難多核圍觀么? 此前搭載高通驍龍8G1的多款安卓旗艦手機陸續上市,如今搭載天璣9000芯片的安卓旗艦也將上市,兩款芯片將正式展開對決,在跑分方面天璣9000稍勝一籌,但是能擺脫一核有難多核圍觀的詬病么? 發表于:2/25/2022 傳蘋果委托韓國廠商開發全自動駕駛芯片 傳蘋果委托韓 OSAT 廠商開發全自動駕駛芯片,宏景智駕完成新一輪超億元融資,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于 2022 年底終止。 發表于:2/25/2022 中國移動PC集采結果出爐:國產芯片占比27%,華為是大贏家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這幾年,國產芯片高速發展,在越來越多的場合替代了國外芯片,減少了對國外芯片的依賴。 發表于:2/25/2022 攻進三星、美光、SK海力士腹地?國產DDR5內存芯片要來了 按照機構的數據,目前在DRAM領域,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內存領域,有三大巨頭,分別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這三大巨頭占了全球DRAM內存芯片95%左右的份額。 發表于:2/25/2022 華為自研服務器芯片再下一城,從中國移動招標中獲取近兩成份額 中國移動近日公布的服務器招標中,華為自研的鯤鵬服務器芯片取得了16.55%的市場份額,顯示出它的自研服務器芯片獲得越來越多國內客戶的認可。 發表于:2/25/2022 東芝推出超低電容TVS二極管,可保護物聯網設備高頻天線免受ESD侵擾 中國上海,2022年2月24日——東芝電子元件及存儲裝置株式會社(“東芝”)今日宣布,推出一款用于高頻天線的超低電容TVS二極管---“DF2B6M4BSL”。該二極管能夠保護半導體和其他電子元件免受靜電與噪聲的影響,同時抑制信號劣化。該產品于今日開始支持批量出貨。 發表于:2/25/2022 三環集團、法拉電子、順絡電子……誰是盈利能力最強的被動元件企業? 本文為企業價值系列之二【盈利能力】篇,共選取11家被動元件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發表于:2/25/2022 ?…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