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430億歐元,能扶起歐洲芯片制造業嗎? 本周二,歐盟委員會醞釀已久的《歐洲芯片法案》(A Chips Act for Europe)終于正式出臺!這份從去年籌備至今的法案長達22頁,計劃投入超過430億歐元(折合3126億人民幣)資金,要提振歐洲芯片產業,降低歐洲對美國和亞洲企業的依賴。 發表于:2/9/2022 GPU進入新三國鼎立時代 近些年,GPU在業界的重要性愈加凸出,無論是在高性能計算,還是在消費級領域,其對用戶的粘性越來越強,英偉達的火爆就是得益于其核心的GPU技術和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巨頭英特爾坐不住了,原本只是在消費級市場生產集成GPU顯卡,市場需求的變化使得英特爾開始組建獨立GPU研發團隊,并投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以應對英偉達和AMD的競爭,特別是在高性能計算領域。 發表于:2/9/2022 意法半導體2021年第四季度汽車芯片紀要 本文來自2022年1月27日發布的報告《意法半導體2021Q4業績會議紀要》 發表于:2/8/2022 研發投入不代表技術實力強,芯片第一歸蘋果,其他芯片都是組裝 談到技術研發實力的時候一些人士總喜歡拿技術研發投入,然而近日分析機構給出的移動芯片CPU和GPU性能排名卻顯示第一毫無疑問是蘋果,其他眾多安卓芯片都已遠遠落后,而蘋果的研發投入僅位居第五名,比華為和三星都少。 發表于:2/8/2022 AI芯天下丨產業丨汽車半導體市場:芯慌擋不住增長,亞洲市場成重心 疫情以來,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的穩定性以及產量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芯片短缺幾乎已成為很多行業不可避免的難題,其中尤為值得注意就是汽車行業。 發表于:2/8/2022 2022年手機風向何處:平湖,驚雷與暗潮 2021年劃上了句號,這一年手機市場可以用“面如平湖,暗潮洶涌”來形容。 發表于:2/8/2022 半導體景氣度?(聯電) 本文來自2022年1月25日發布的報告《聯華電子FY2021Q4業績會議紀要》,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陳杭S1220519110008 發表于:2/8/2022 國產手機拿下83%+中國市場,63%+印度市場,40%+歐洲市場 中國品牌手機有多牛,相信都不用多說了,華為、小米、OPPO、VIVO、摩托羅拉、魅族、聯想、榮耀、傳音等這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品牌,在全球都是鼎鼎有名。 發表于:2/8/2022 營收暴跌近九成,華為海思不氣餒,誓要擺脫美國芯片 中國芯片企業近幾年一直都在積極推進自主研發以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那么如果中國芯片不用美國技術結果會如何?華為海思的業績變化似乎給了我們啟示。 發表于:2/8/2022 翱捷科技:公司5G芯片產品已經流片成功 2月7日,翱捷科技發布了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就公司蜂窩基帶芯片的市場情況等問題做出了回應。 發表于:2/8/2022 春天已至?2021國產半導體賺了多少? 近日,多家上市半導體公司2021年業績預告出爐,ICViews對業績已出的半導體公司的公告進行了匯總盤點。多家上市半導體公司在2021業績都創下新高。 發表于:2/8/2022 【洞察】憶阻器行業處于發展初期 材料與工藝研究還需深入 從制造工藝來看,憶阻器制造技術主要有納米壓印、溶液制備、電子束光刻等,但這些制備工藝或技術不成熟,或效果較差,無法制造出理想的憶阻器產品。 發表于:2/8/2022 外媒:英偉達收購Arm,正式告吹 據金融時報報道,三名直接了解該交易的人士稱,軟銀( SoftBank )周一以 660 億美元將英國芯片企業 ARM ( Arm )出售給英偉達( Nvidia )的交易告吹,原因是美國、英國和歐盟的監管機構對其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競爭的影響表示嚴重擔憂。 發表于:2/8/2022 上海微電子舉行首臺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發運儀式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興彩)2月7日,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MEE)舉行首臺2.5D/3D先進封裝光刻機發運儀式,向客戶正式交付先進封裝光刻機。 發表于:2/7/2022 CPU高端其它配置普通的手機,會成爆款嗎?moto S30已給出答案 很多人都有一個想法,就是想用中端機的價格,來購買一款高配處理器的手機,實現性價比的最大化。簡單說,就是屏幕普通一些,充電普通一些,拍照普通一些,但把CPU配到最好,價格有優勢,大體這樣的一種手機。 發表于:2/7/2022 ?…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